银行股权质押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股权质押管理办法模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银行股权质押业务,保护银行质权人权益,推动有序发展银行股权质押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银行股权质押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的银行机构在办理股权质押业务时的相关管理事宜。
第三条银行股权质押业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银行内部规定。
银行应对股权质押业务进行审慎分析,依法规范操作,确保其安全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银行股权质押业务涉及的股权范围包括上市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等。
第五条银行应当加强风险管理,遵循审慎经营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对质押股权成立后的风险进行监管与控制。
第二章股权质押的准备工作
第六条质权人应当与被质押人合法、有效订立质押合同,并取得被质押人的股东大会、董事会或合伙企业股东会的决议,如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等的文件,并
且对质押标的的所有权和股权份额实行查询。
第七条质权人应当在质押登记机构进行股权质押登记,提交的相关证件应当真实、有效、合法。
第八条在股权质押登记前,质权人应对被质押人的资产、负债情况及个人信用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查,并独立核实相关资料的真实性。
第九条股权质押登记之前,质权人应当妥善保管被质押人的股权证书等相关证件。
质权人应制定股权质押业务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证件不被篡改、损毁或遗失。
第三章股权质押的登记
第十条银行应当根据信用等级和股票质押比例等要素,对股权质押质押率进行确定。
银行综合考虑担保措施的可行性、被质押人的交易记录等具体情况,审慎判断
股权质押质押率,并在股权质押登记前做出相关决策。
第十一条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股权登记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向股权质押登记机构进行股权登记。
第十二条银行应在合法、有效的股权质押合同签订后,向股权质押登记机构提交文件,办理股权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股权质押质押登记应当实名,股东身份证明等有关证件应当真实、有效和合法。
第十四条股权质押登记机构应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并及时通知股东或被质押人。
第十五条银行在办理股权质押业务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四章股权质押的管理
第十六条银行应当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每年进行定期审核和风险评估,通过内部审计、审计等手段,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第十七条银行应当建立健全股权质押业务授权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授权过程,防范授权过程中的人员内外勾结风险。
第十八条银行应当编制股权质押业务操作规程,严格控制质押股权流转的过程并实时监控,防止涉及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九条银行应建立第三方保管机构与股权保管公司合作,对股权进行监管。
第二十条被质押股权转让、股权变更、股权股票质押、公司增资扩股等情况发生时,银行应及时跟进。
第二十一条股权质押存续期限到期或质押标的发生重大变更的,银行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相关规定及时通知质押人变更或解除质押。
第二十二条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审核和风险控制制度,随时监测质押股份的价值变化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
第五章对违规行为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银行应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的股权质押业务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定违规责任人员,并进行相应的问责处理。
第二十四条银行应当定期对股权质押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控制,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违规行为,并报告有关监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银行未经合法、有效订立股权质押合同而进行行为,未经受托人授权挂失股权证等行为,构成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解释权属于银行。
第二十七条银行应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以上是银行股权质押管理办法模版,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