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实验报告

摄影实验报告

在为期短短八周的课程中,我从对摄影寥寥无几的认识,到能够熟练的放大照片,经历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触。

摄影家们常说这样的一句话:“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相机这个工具,而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

”事实的确如此。

我们所有的人之所以踏上摄影之路,几乎都是被相机及其附件的魅力所吸引。

它完美神奇,使我们如获至宝,珍爱之际。

摄影课开始之际,老师便强调着一张好照片的三条基本原则: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

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环节。

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有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

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

从而用全新的方式捕捉画面。

你会开始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去观察世界!在按下快门之前,问自己3个问题:第一、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第二、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第三、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内
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最基础的胶片学习起来。

将胶片装入相机,再从相机中拿出,通过这样简简单单的小步骤一步一步的学起。

同时,我们学习了在暗袋中将胶卷卷入显影罐中。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出现卷不进去的状况,从最初的束手无策,我们也在不断的尝试之中找到了我们的问题所在。

自己也在失败之中总结几个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一是因为胶卷头的部分不平整,导致卷不进去。

这种情况只需要将片头减去。

二是因为显影罐没有完全风干,导致不能顺利的卷进去。

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将显影罐擦干,重新尝试。

当然还有其他的问题,但只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做下去,总会成功。

在冲洗胶片时,我们使用定稳定时法。

1、将显影液注入罐内。

显影液的温度按生产厂家的规定,一般保持在68~70℉。

2、按规定时间让胶片在此药液中进行显影根据厂家指定的时间通常为5~12分钟。

3、倒出显影液。

4、注入停显液。

5、30分钟后倒出停显液。

6、注入按厂家规定温度的定影液。

7、按厂家规定的时间进行定影后,倒出定影液。

8、洗净胶片。

9、晾干。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张加工完毕的负像底片。

溶液的配置的最为重要的就是显影液的配置,它必须控制在20度,多一度少一度都会影响胶片的冲洗,根据药水瓶的参数调配水,其次再是停显液和定影液,最后有条件的话可以配置水洗促进液和水滴斑溶液避免胶片上的水渍影响放大之后照片。

在没有水洗促进液时,可以水洗40分钟后用海绵擦干,晾干后剪成6片一条,装袋。

在保
存胶片时,不能放置过于潮湿地方,会让胶片潮湿生水后黏住,在最后放大过程中导致照片上有斑点污迹。

当得到了底片,我们就要将底片放大成照片。

在放大照片之前,我们先会做一张完整的接触影像。

接触影像的制作,首先要讲已经干燥的胶片,将正面(较光滑的一面)朝上放置,在胶片下面放上放大纸,并将两者用玻璃板压住,在没有任何经验可谈之时,我们先要完成一个“时间试条”凭着自己的感觉先估计曝光时间,例如设为30秒第一次,为了不浪费照相纸,可以把一张较大的照相纸撕成条状后使用。

然后抬高放大机,保证放大纸和胶片都能被光照射到,然后开始曝光30秒,到这里仅仅是完成了一半,然后开始“时间试条”用一块黑色卡纸,将玻璃板下的6块胶片中的5块遮住,然后再设置曝光时间为10秒一次后开始曝光。

然后将黑色卡纸移动至4块遮住,再开始10秒一次的曝光,以此类推直至卡纸遮住最后一块胶片后,完成曝光。

特别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在任何一次曝光过程中,机器与放大纸不能有任何位移甚至抖动,这将都会造成,显影后照片有叠影或模糊的情况。

随后将完成试条的放入药水中冲洗(补充:放大的药水配比和冲洗胶片时药水的配比方法类似,除了显影药水要换成专门放大用的显影液外其余都相同,根据包装上的配比完成药水与水的比例)。

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放大显影液只需要2分钟一次,停显液是20秒,定影液是2分钟。

然后水洗20分钟。

将试条完成这样步骤(除水洗外,因为是试条,不需要完成水洗全过程)。

将试条拿出暗房后进行
观察:按照往常情况,试条上会出现胶片的影像由深到浅一次展现在放大纸上,这时候就可以在这一色阶中找到适合做接触印象的曝光时间。

如果出现的试条基本都很黑,那就是起始曝光时间就已经过长,(可以由刚刚的30秒减少到10秒)。

如果出现的试条几乎都肯不清的灰白色,那就将起始曝光再加长(由刚刚的30秒增加到40秒)。

不管如何,必须要在试条测试中找到接近正常的曝光时间,将接触印象尽可能的通过正常曝光来展现照片便于进行后面放大工作的准备。

接触影像作为选取照片的重要助手,通过接触影响可以选出你需要放大的照片。

同时做接触影像时用的曝光秒数,也可以成为后面放大照片秒数的参考之一。

当在接触影像上挑选出了自己想要的照片之后,我们就可以找到原来的底片,进行放大照片。

放大照片首先要将放大机中的夹片器取出,它都是可以通过左右上下的活动板来调节大小的,将选出的胶片正面朝上放入夹片器中,通过调整来获得最佳的位置。

然后将夹片器插回放大机,用压板压住以免抖动。

通过放大机两侧按钮来调准焦距,先用肉眼看,大致对焦准了后,再用对焦仪仔细确认,一般要从画面正中间或前景位子观察是否对焦清晰,清晰后开始曝光。

同做接触影像时一样,要做一张试条,方法和做接触影像的一样。

选择最佳的曝光时间,放大照片。

放大照片是必须注意显影液的温度,显影液温度过低,对比度会过低,显影液温度过高,对比度会过高。

20度是一个适宜的温度。

在夏天需要用冰块将它降温,冬天需要用温水一直保持液体的温度。

在放大机下曝光是,一定要压住尺板,不然很有可能发生照片边缘过虚的情况。

当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开始。

同时,在放纸张的时候也不能放歪,这样照片就会歪。

然而在放大照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天空过白,或者某个地方过白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局部在加曝。

在我放大的照片之中有一张逆光拍摄的飞机。

飞机上方是空白的天空。

我从最初的20秒加曝,一直尝试到99秒。

然而在99秒天空加曝成功之后,除了天空的其他部分却因为加曝时间过久,过于黑,不透气,使得我必须从新放大这张照片。

这次我选择在天空之外的地方先用纸挡住,当然只能遮住一大部分,不然会使边缘区别过大,导致照片不和谐。

然后曝光时用黑卡纸挡住其余部分,这个时候黑卡纸应该尽量拿的高一些,这样不会留下痕迹。

也将曝光时间相对减少,然后得到了一张成功放大的照片。

在放大展览照片的时候,用了和之前不一样的纸。

这种纸浸在药水里是很软,一碰就会破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浸药水时都选择用手,而不是用夹子去夹,以免弄坏。

而因为纸张的不同,定影需要10分钟,水洗需要一个小时。

水洗之后要让它自然风干。

风干之后纸张会完全褶皱起来,然后要用机器将他压平。

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使用了135相机,也接触了120相机,4乘5相机。

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在洗胶卷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冲4乘5的底片,需要将所有的灯关闭,冲洗8分钟。

在这黑暗的8分钟里,你在与其他人交流打发时间的同时,也不能搞错手里的动作。

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渐渐了解了摄影这门艺术,同时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也将继续努力的学习,学习更多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