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镁合金腐蚀机制

镁合金腐蚀机制


• 2)电偶腐蚀 • 镁具有低的标准电极电位(-2.34V),当与阴极相 接触时,易发生电偶腐蚀。通常情况下,镁合金 内部析出的第二相会充当阴极角色,与合金中的 Mg 基相构成合金内部的微电池,使镁合金发生 电偶腐蚀,降低了镁合金的耐蚀性。因此通过控 制合金内部较高活性阴极相的产生,可以有效提 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
• 如果加工工艺适宜,例如采用快速冷凝工艺, 将使β相连续和密集分布在腐蚀过程中,当表 面基体相腐蚀后,由于分布密集连续的β相构 成腐蚀阻拦网,α相颗粒被隔离,使腐蚀不能 从一个α相品粒扩展到下一个α相晶粒,腐蚀 过程减慢。
镁及镁合金的主要腐蚀类型
• 1) 点腐蚀
• 点蚀破坏主要集中在镁合金表面的某些活性点上并向合金内部发展, 镁合金在含氯离子的溶液中的腐蚀以点蚀为主。氯离子半径较小,可 以穿透合金表面的钝化膜,氯离子吸附到钝化膜上与 Mg2+结合成可 溶性的氯化镁,使钝化膜遭到破坏。钝化膜受破坏的地方构成原电池 的阳极,其它未被介质中氯离子含量越高,合金的 点蚀越严重M.Scepanovi 等研究了大量镁合金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 中的腐蚀行为后发现,氯离子诱发镁合金发生点蚀的临界浓度范围为 0.002-0.02mol/L。而在血液和人体体液中均含有对镁合金腐蚀产生重 要影响的 Cl,镁合金产生的氧化膜会被氯离子侵蚀而发生如下反应:
PMC AZ91D合金的腐蚀过程
• Song在对 PMC AZ91D合金的腐蚀过程进 行详细研究后,提出以下腐蚀模型(图5-1、52),用来解释AZ91D镁合金腐蚀行为细节。
• AZ91D镁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腐蚀,本质上 是微电偶腐蚀,被腐蚀相为α相和共晶α相,β相表面 发生析氢反应(图5-1)α相较少且不连续时,β相主要 起阴极电偶加速作用,β相分布连续和密集时,β相 的作用由阴极加速腐蚀的作用转为对腐蚀的阻挡 作用,由于Al是影响β相构成的决定性因素,故 AZ91D镁合金中的Al含量接近10%时,能够满足形 成连续分布的β相条件。
镁及镁合金在腐蚀时,1#、4#腐蚀形式为点蚀,2#、3 #腐蚀形式以均匀腐蚀为主,有少量点蚀发生.
铸态Mg-Y合金
Mg-Y合金相组成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