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之择校择专业问题解答2017考研择校择专业: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2017考研已经开始,考研择校择专业一直是考生要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鱼和熊掌到底能否兼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详细介绍!
2017考研择校择专业: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4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新增76个专业。
其中在一些名牌大学里,理工类院校新增了文学、艺术学专业;文科类高校也增加了理学专业。
这样的专业调整对于2017考研学子的专业选择带来了一些好机会,同时也对今后的学习与职业规划带来了挑战。
那么,2017考研如何面对高校调整考研专业呢?
把握机会,迎接挑战
好学校和好专业在考研中很难兼得,因为两者的结合会增加竞争的难度。
有很多考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想上某一所大学,却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如今新政策的实施为部分考生带去了福音。
这些新增的专业给考生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同时都教授还发现一些茶学、铁道工程、海洋技术等新兴专业的出现也为考研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一来新兴专业会增加就业率;二来新设专业在招考研究生中的门槛也会放低,因此2017考生要抓住机遇。
同时新鲜事物总是会备受瞩目,不要抱着侥幸心里去选择这样的新增专业,它们同样是有很大的竞争力。
因此,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面对调整要学会随机应变。
1、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
近年来关于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讨论已经成为考研的家常便饭了。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每一年对“热门专业”的排名都有变化。
而且一些爆冷的专业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接受。
因此,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专业。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你应该已经了解自己的对专业的喜好,如果你还是不确定的话可以找学校的心理中心测试一下你的性格适合做什么工作,然后决定是坚持本专业还是选择“跳槽”。
2、专业没有好坏之分
从热门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由于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境地可能挤破脑袋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冷门专业的学生对于那些稀缺此类资源的公司来说也许就是香饽饽。
所以,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一个全才,因此考研选专业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清楚自己的兴趣点,学一次就得把它学精,今后才能在这个越来越职业细分化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希望所有2017考生都能在起点中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跑道,奋力拼搏,奔向终点!
考研选方向是考研学子们极为关注的一件事情,面对高校调整考研专业,考研学子只有以积极心态了解自己与院校双方信息,才可以选择出最适合的方向,从而迈出人生选择的重要一步。
2017考研:专科生考研条件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根据历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专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需符合以下条件:
如报考2015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4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所以,专科生考研必须以同等学力人员的身份报考,并满足院校的其他具体要求。
这里的要求是专科生考研的基本要求,各大院校会在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前提下作出具体规定。
一般来说,院校同等学力的要求是:在普通高校或成人高考专升本、或自学考试本科段进修过或学习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6门(或8门,具体学校要求不同)以上合格成绩的有效书面证明(必须教务部门出具的)。
而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则各有侧重。
比如有的学校规定专科生大学学习期间各门课程成绩良好以上(或80分以上),毕业论文(或设计)成绩优秀,或者要有专利论文或者英语四级成绩,或者本科阶段成绩证明,还有的学校表明复试时须加试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也有学校不接收跨专业学生,或者跨专业考生须提交所报考专业主干课程的进修成绩等等。
比如厦门大学2014年招生简章对专科生考研的条件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2014 年9 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须同时符合我校规定的以下两项附加条件:①已修过 6 门及其以上的本科专业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 ②提供CET 、GMAT 、TOEFL 、GRE 、PETS 等相关的英语水平的证明。
而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简章对专科生考研的条件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要求2014年11月14日前达到)的人员:①进修过8门或8门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主干课程;②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获得厅局以上奖项。
具体条件请相关考生及时查看所报考院校最新招生简章,有不确定的内容须及时联系所报考院校招生办咨询,以免最后因种种原因被刷。
另外,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考研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附注:如何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决定了要考研,在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对于专科生来说,在了解报考专业的同时,还要具体问清楚报考院校对专科生考研的具体要求,不同的专业可能限制不同,需要提前确定清楚,获得这些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
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
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
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会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这些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于盲人摸象。
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本事了。
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大家可以自行上网查找。
3、导师。
如果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如虎添翼。
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
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暗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
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
因此,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不会后悔。
5、各种平面和数字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考研网站。
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比如有学校官网,能提供很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