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勇于担当谋发展 改革创新谱华章

勇于担当谋发展 改革创新谱华章

勇于担当谋发展改革创新谱华章——汉中市宁强县铁锁关中学发展侧记一所农村教育传统名校,55年建校史,十余任校长,上百位名师,数以万计精英学子从这里走出,学校以“自强不息、臻于至善”的精神开拓发展,赢得了数十项荣誉“奖牌”和无数社会良好“口碑”,缔造了全县独一无二的铁锁教育品牌现象;一所农村全寄宿制初级中学,聚焦了县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目光,连续十一年荣获市县“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成就了全市唯一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农村典范;一所宁强教育窗口学校,各级各界“凡迎验必选、凡督导必到、凡参观必荐”的“放心”学校,以精细的管理和优异的质量造就了县城学生向农村“倒流”的独特景观,荣幸地列为铁锁关镇党建、城建、教育“三面旗帜”之一。

翻开铁锁关中学的发展史册,一串串响亮的名字,一个个闪耀的数字,一张张经典的照片,清晰地呈现出五十余年来铁锁教育人披风沐栉、开拓进取的的动人画面,记载着这所学校的发展变迁与兴衰荣辱。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不断变革,今日的铁锁关中学学区覆盖铁锁关镇、二郎坝镇计约22000人,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02人(外学区转入学生160余名),住校生690余名,教职工62人。

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谋求发展,审时度势继承创新,认真落实“不出事,多出人”的总纲领,以做有教无类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有生长力的教育为思想先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为保障,致力于质量铁中、人文铁中、品牌铁中建设,重点实施了“五大教育行动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业绩,社会关注度和家长信赖度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学区学生转入我校就读。

定方向:构建教育管理目标体系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先导。

为此,学校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念,稳步推进“精品战略”,广泛汲取现代教育思想和名校办学经验,进一步修订与落实校发展五年规划,确定了“立德行、强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和发展”的育人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寄宿制管理特色,创建现代化精品名校”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教、文化育人”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坚持“科学、精细、人文、民主”的管理理念,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铁锁教育。

求真务实,建强管理团队。

强抓学校管理伍建设。

建立学习型、思想型、实干型管理团队,不断加强管理者的督导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专业水平,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形成联动机制和管理合力。

定期召开行政例会和专题联席会议,确定行动纲领,会商重大事宜,进行信息反馈。

学校校长坚持每学期对全体教职工、全校学生、全体学生家长分别作1次学术或述职报告,学校领导班子检查带主课、带头听课、参加教研活动、承担课题研究、兼任年级管理,管理者做到公正严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创新力和战斗力。

分层管理,落实岗位责任。

学校实行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部门处室具体负责的管理路径。

强化年级管理职能,实行各处室统筹指导下的年级负责制,处室主要负责各项工作统筹安排、督促指导和考核评价,年级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过程落实、督促监管与信息反馈。

每位管理者独立行使管理职权,全面、深入、彻底负责工作安排、过程督导、反馈整改、考核评价全过程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检查考核到人,对履职不到位、工作不过硬的管理者要追究其管理责任。

完善制度,建立正确导向。

学校建立健全了《铁锁关中学教职工综合考评办法》及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规程和评价导向,每学期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考核,考核成绩与绩效工资发放、评选优秀、晋聘职称等挂钩,保证了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财务公开制度,每学年定期召开教代会,不定期开展教师恳谈会、交流会,修订、审议学校工作的落实,聆听教师心声,征询学校管理与发展意见建议,渗透教师民主管理,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担当意识。

做保障: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近年来,学校抢抓灾后重建、双高双普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验收及薄弱学校改造等机遇,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后勤服务水平,让学校变成了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服务优良的家园和乐园。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两年来,学校先后翻新了两栋教学楼,改建了厕所,修建了停车场,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铺设了塑胶操场,添臵了师生休闲桌椅及健身器材,今年暑假又争取资金130余万元翻新了学生宿舍楼,更换了双层架子床,维修了餐厅棚顶,增加了热水洗碗设备和运动场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但也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改善办公和教学条件,先后完成了学校教工之家建设、学校播音室及校园电视台建设、学生亲情聊天室建设、校园文化长廊建设,新增了两面电子显示屏,更新了校徽、校训文化牌,制作了荣誉墙和理念墙,增设了文化长廊,更换了食堂锅炉及师生餐桌椅,安装了覆盖全校园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多一半教室配臵了电子白板,为方便老师们进行网络培训与学习,本学期又将原来的10兆光纤更换成100兆,保证了全校师生在校舒心生活、开心学习、安心工作。

目前,学校办学条件在全县乃至全市同等层次学校里都处于一流水平。

大力加强食宿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让师生住的舒适、吃的安全,是我校后勤管理的基本底线。

学校健全完善后勤保障机制,充实了后勤管理力量,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加大了对后勤工作平时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坚持每周一召开后勤工作例会。

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校财局管制度和食堂“保本经营”制度,做到了“每一分钱都要发挥最大效益”。

扎实做好师生食、宿精细化管理,坚持进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和内务整理专门训练和专项评比,始终坚持“8条线”、“8个无”、“8个好”的标准,班级管理教师、值周教师、宿舍管理员每天查宿、每月评选表彰文明宿舍。

师生食堂3名管理员分工负责,严格按照食堂管理操作流程,做好食品加工和安全监管,实行教师和学生同餐制度,每周膳食委员会做好饭菜谱审定和用餐价格核查。

近期,学校又实行了学生就餐管理区位制度,采取学生列队进入餐厅,人人固定专座用餐,学生的用餐习惯大为好转。

为保证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每天4元的学生营养改善补助资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府助困保学资金等均能按要求及时发放给留守学生。

学校宿舍、食堂被评为市级标准化食堂、宿舍,分别被县教体局评为四星级宿舍和食堂,同时被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评为A级食堂和餐饮管理“优秀”单位。

强动力:打造专业优质教师团队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是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校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校长的“一把手”工程来抓,致力于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践型教师团队,优秀教师不断涌现,骨干教师体系逐渐形成。

师德建设净化思想灵魂。

学校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师德师风整顿紧密结合起来,纳入教师工作年度考核。

全体教师能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意见自觉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与“四风”问题查找和师德教育有机结合,加强教师日常考勤管理和师德考核,组织全体教师观看《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听取名家名师教育讲座、撰写“身边的感动”师德主题征文、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评比奖励,2014年还举行了全镇教师“身边的感动”师德演讲比赛活动,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亲自做了师德报告,从教育大视野的高度引领教师成长。

此外,每年利用全镇教育工作会、教师节庆祝活动、三八妇女节等契机开展评优树模、表彰先进,弘扬美好师德,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营造融洽、和乐、求实的人文氛围,踏实勤恳、敬业乐业的铁锁教师形象和善于学习、充满活力的教师风采在全县有口皆碑。

校本研训促进教艺提升。

学校大力实施教师培养“三大工程”:一是“充电工程”。

积极组织教师广泛开展听评课活动、参加继续教育、阳光师训、网络研修,坚持开展师生共读共写活动(读专著、写博文、写反思),教师优秀博文“每日推荐”活动,为全教职工订阅报刊杂志给予一定的补助,鼓励教师加强学习提升。

铁锁关中学教师写博现象受到全县的广泛关注,2011年被宁强电视台“文教十分钟”栏目专题报道。

学校先后有近百篇篇教学论文或随笔各级正规刊物发表。

二是“青蓝工程”。

按照学校制定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为青年教师成长铺路搭桥,开展“师徒结对”、“一人一课”、“全员赛教”等活动,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迅速,高文东老师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另有9名教师获得县级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三是名师工程。

采取“请进走出”,组织骨干教师赴陕北宜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汉中龙岗中学等名校参观学习,邀请省市县校本研修专家、省市教学能手上示范课、指导教研活动,组织校内县级以上教学能手(新秀)上示范课等,逐步培养出一支善于思考、勇于改革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努力实现“成长一批教师,激活一个学科,带动一所学校”的滚动式发展。

近五年来,先后培养出了市、县级名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县级以上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近30人,有20余名优秀教师被县直中小学选聘,学校也被评为汉中市校本研修先进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2014年学科教师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学校。

育英才:实现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质量立校,文化育人,是铁锁关中学永恒的品牌追求。

学校将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作为重大使命,既注重学生学业水平的持续提高,更重视德行修养的同步提升,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德育为首,身心素质同发展。

一是强化日常教育。

学校全体教师真正做到“以校为家”、“视生如子”,从周日到周五24小时全程陪伴学生,以“严格要求+全心关爱”为工作准则,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定期进行文明礼仪及仪容仪表检查,大力实施现代班级建设和学生自主管理,改革升旗仪式,值周班级学生和全体教师轮流进行国旗下演讲,增设了学生操后展示,及时进行各类先进表彰,为学生搭建自主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

二是重视活动育人。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每周二定时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每学年举行春季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每天下午保证50分钟体育大课间活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师生野炊、越野赛、书画艺术作品展、重大节庆活动等,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同时,学校高度关注师生心理健康,针对学生坠楼事件为师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先后两次请心理专家侯汗擎教授分别对学生、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师生的心理阴影。

三是重视文化育人。

学校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增设了学生午读及晚读,开设了阅读课,大力倡导师生共读共写,坚持每学年举办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积极营造温馨、奋进的宿舍及教室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电子屏、校园橱窗、楼层走廊宣传身边的先进,每天下午定时开通校园广播,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