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文件联合国第三委员会——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委员会议题: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背景文件一、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介绍联合国大会分配给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委员会,通常被称为“第三委员会”的议程项目,与影响世界各地的一系列社会、人道主义事务和人权问题有关。
与前几届会议一样,委员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重点审查人权问题,包括对人权理事会成立于2006年的特别程序的报告。
委员会还将讨论提高妇女地位、保护儿童、土著问题、难民待遇问题、通过消除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促进基本自由、和自决权利。
该委员会还讨论重要的社会发展问题如青年、家庭、老龄化、残疾人、预防犯罪、刑事司法和国际药物管制。
二、议题介绍本会场的议题为“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随着冲突和战争数量的减少、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日益健全,以及在其他众多助推因素的影响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了众多国家政府所关注的问题。
其中,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地区国家对此关注最早。
而日本等国民平均寿命较长寿的国家政府也早已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帮助国民和社会组织尽早适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
在背景文件中,我们也将重点呈现日本收到老龄化的影响表现以及此后日本政府所作出的相应对策,以供其他国家代表参考和讨论。
其中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社会情况,或是部分国家的国内情况,因此,代表们必须带着批判的验光进行借鉴和学习。
本次大会,各国代表们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与其说是一次会议,不如说是一次研讨,同时也是对未来的预判。
若干年后,当老龄化席卷全球之时,我们唯有做好应对才不会手足无措。
定义与历史一、人口老龄化及相关定义定义人口老龄化指某地某时期内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的动态过程。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百分之七时,称为“老龄化社会”(Ageing society),达到百分之十四时称为“老龄社会”(Aged society),如果老年人口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时,则称为“超老龄社会”(Hyper-aged society)。
历史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过程。
人口年龄类型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类型。
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提出了划分人口年龄类型的标准,如表1-1所示。
在表1-1所列的四种划分标准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是划分人口年龄类型最常用的一个指标。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及以上的人口,属于老年型人口;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和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
为适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要,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把60岁也作为老年人口起点年龄。
因此,在划分人口类型时,也可使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作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及以上的人口,也属于老年型人口。
这种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称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
由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增多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人们又将老年人口划分为低龄老年人口(65-69岁或60-69岁)、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和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
用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所占比重来表明人口高龄化的程度。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部人口司1999年发表人口老龄化资料,对世界人口进行预测(UN Releases 1998 World Population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部人口司统计老年人的年龄以60岁及以上者作为老年人标准。
当时,1999年世界人口预期将达60亿,另统计全球老年人已达5.93亿人,每10个人有1个老年人。
预计到2050年,每5个人有1个老年人。
目前每年人口增长约1.33%(7800万)。
至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可能达73亿至107亿。
2050 年很可能达89亿,老年人可将达20亿。
全球老年人居住在亚洲及欧洲较多,亚洲占总数53% ,属首位。
欧洲其次占25%。
联合国人口司统计了184个国家和地区老年人占总人数百分比(%),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是意大利和希腊占24%,老龄化程度最低国家是科威特、赞比亚、乌干达占3%。
在对未来的预测中,较发达地区的变化相对平稳,从1998年2.26亿到2050年3.76亿,增加2/3;较不发达地区增加明显,从1998年1.71亿增加到2050年15.4亿,增加9倍。
二、案例研究——日本(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历程与趋势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迈入了老龄化社会,是亚洲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
截止2011年9月,日本总务省推算日本6 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达到2 9 8 0万人,比前年增加了2 4万人,占总人口的23.3%,同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
老龄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同时刷新了历史最高值。
分析日本老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
1950年,65岁以上人口总数为411.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只为4.94%。
伴随着经济起飞,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也随之激增,只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197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为733万人,1980年为1071.9万人,1990年为1522.1万人,2000年达2204.1万人,2005年进一步增至2539.2万人。
35年内老龄人口数量翻了近两翻。
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50年以前一直在5%左右浮动,但1950年以后迅速提升,1970年为7.1%,1990年上升到12.08%,2005年更是高达19.9%。
(见表1-2)表1-2 1950-2050年日本老龄人口数量统计与预测2006年3月。
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于2006年3月发表的报告,日本总人口数量在2006年达到峰值的1亿2774万人以后,将进入一个长期减少的过程,预计2013年将大致回落到2000年的人口水平,2050年将减少至1亿50万人左右。
然而,总人口中的老龄人口今后还会继续增加,预计2013年将突破3000万人,2018年将达到3417万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1947-1949年生育高峰期诞生的人口将全部进入老龄期所致。
而后,老龄人口数量还将缓慢上升,预计2050年将达到3586万人。
届时,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5.7%,即平均2.8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
(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特征1.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从人口老龄化的直接表现来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少年儿童的数量和比重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相对增加;二是人口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加速了人口老龄化。
日本人口出生率是从1920年前后开始下降,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下降速度比较缓慢,战后才开始加快。
1947年至1949年出现了连续三年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率由1945年的23.2‰迅速提高到1947年的34.2‰。
如今,这个时期出生的人年过60岁,形成庞大的老年集团。
生育高潮过后,日本人口出生率急速下降,每年新出生婴儿的数量约为160万人,比战前减少40多万。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20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口出生率一直维持在较为合适的人口替代水平上,这20年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明显提高的时期。
这种稳定的人口动态在70年代后期开始发生变化。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人口动态统计”的资料显示,日本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1975年首次低于2,为1.91,此后一路下滑,1990年降到1.54,1995年降到1.42,1997年降到1.39,1999年又降到1.34。
这一下降趋势在2000年后缓慢加剧,直到2012年该数据(1.35人)有所回升, 比推算的1.26人升高了0.09点。
但是这0.09点是受过去5年内30岁以上的女性生育有所增加的影响。
在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的同时,日本人口的平均寿命却大大延长了。
1947年,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仅为50岁,女性仅为54岁。
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伴之而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完善,日本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
1985年日本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4.8岁,女性为80.4岁,1995年分别提高到76.4岁和82.8岁,2005年又分别提高到78.56岁和85.52岁。
据日本人口研究所统计报告的预测,日本人口平均寿命将进一步延长,2050年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将达到80.95岁,女性将达到89.22岁①。
2.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特征(1)老龄化速度快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
1960年,日本总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仅为5.7%,远低于美国的9.2%、法国的11.6%、英国的11.7%和瑞典的12.0%。
1980年,上述老龄人口比例日本迅速上升为9.1%,而美国、法国、英国和瑞典的比例只分别上升为11.2%、14.0%、15.1%和16.3%;1990年,日本为12.1%,美国为12.4%,法国、英国和瑞典分别为14.0%、15.7%和17.8%。
在30年内,日本的老龄人口比例提高6.4个百分点,美国、法国、英国和瑞典分别只提高3.2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4.0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
日本老龄人口比重提高的幅度大体是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提高幅度的一倍以上。
2000年,日本的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为17.36%,超过美国的13.0%、法国的16.2%、英国的15.8%和瑞典的16.7%;预计到2020年,日本的老龄人口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为27.8%,将高于美国的16.3%、法国的20.8%、英国的19.1%和瑞典的21.0%。
从1990年到2020年的30年间,日本的老龄人口比重将提高15.7个百分点,而美国、法国、英国和瑞典分别提高3.9个百分点、6.8个百分点、3.4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
日本老龄人口的增加速度不仅遥遥领先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也超过了前30年增加速度的一倍以上。
(2)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日本国民的健康水平较高,平均寿命也居世界前列。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达84.19岁,已连续17年在全球名列榜首,男性平均寿命为78.11岁,也连续2年保持世界第一。
目前,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75岁以上中高龄人口所占比重为世界最高,并且还在不断上升。
从绝对数量来看,1990年,日本75岁以上中高龄人口为597.3万人,2004年增加到1106.7万人,14年间增长了1.8倍多,年平均增长率达 6.58%,分别是同期总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0.19%和3.33%)的34倍和1.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