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静三轴压缩实验报告_secret

[课程]静三轴压缩实验报告_secret

指导老师:班级:岩土工程2007级小组:第一小组时间:2008.5~2008.6 小组成员:一 实验目的1.通过静三轴压缩实验了解实验过程及方法; 2.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掌握用EXCEL 处理实验数据; 3.通过实验加深对土的本构关系的理解; 4.掌握邓肯—张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 实验原理Duncan —Chang 模型是与时间无关的试验本构模型,其本质是依据Kondner 提出的用双曲线拟合应力应变关系,即a13aa b εσσε-=+ (1)其中a 、b 为试验常数。

1.切线变形模量E t对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εa =ε1,将(1)式改写为1113a b εεσσ+=- (2)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按113εσσ-~1ε的关系进行整理,则二者近似成线性关系。

其中,a 为直线截距;b 为直线斜率。

参看图1。

图1 土的应力应变的双曲线关系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由于d σ2=d σ3=0,所以切线模量为13t 211d()d ()aE a b σσεε-==+ (3) 在试样的起始点,ε1=0,E t =E i ,则i 1E a=(4) 这表明a 代表的是在这个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E i 的倒数。

在(1)式中,如果1ε→∞,则13ult 1()bσσ-=(5)或者13ult1()b σσ=- (6)由此可看出b 代表的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所对应得极限偏差应力(σ1-σ3)ult 的倒数。

在土的试样中,如果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于双曲线关系,则往往是根据一定应变值(如ε1=15%)来确定土的强度(σ1-σ3)f ,而不可能在试验中使ε1无限大,求取(σ1-σ3)ult ;对于有峰值点的情况,取(σ1-σ3)f =(σ1-σ3)峰,这样(σ1-σ3)f <(σ1-σ3)ult 。

定义破坏比R f 为13ff 13ult()()R σσσσ-=- (7)f 13ult 13f1()()R b σσσσ==-- (8)将式(8)、(4)代入式(3)中,得2t fi 1i 13f 111()E R E E εσσ⎛⎫⎪⎪= ⎪+ ⎪-⎝⎭(9) 式(9)中E t 表示为应变ε1的函数,使用时不够方便,可将E t 表示为应力的函数形式。

从式(2)可以得到13113()1()a b σσεσσ-=-- (10)将式(10)代入式(3),得t 222131********1()()111()1()1()aE ab b a a a b b b σσσσσσσσσσ===⎡⎤⎡⎤⎡⎤--++⎢⎥⎢⎥⎢⎥------⎣⎦⎣⎦⎣⎦(11)将式(8)、(4)代入式(11),得213t i f 13f 1()E E R σσσσ⎡⎤-=-⎢⎥-⎣⎦ (12)根据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有313f 2cos 2sin ()1sin c ϕσϕσσϕ+-=- (13)如果绘出lg (E i /p a )与lg (σ3/p a )的关系图,则可以发现二者近似呈直线关系,见图2。

所以可得3i a a nE Kp p σ⎛⎫= ⎪⎝⎭(14)其中,p a 为大气压(p a =101.4kPa ),量纲与σ3相同;K 、n 为试验常数,分别代表lg (E i /p a )与lg (σ3/p a )直线的截距和斜率。

将式(13)和式(14)代人式(12)则得到2313t a fa 3()(1sin )12cos 2sin nE Kp R p c σσσϕϕσϕ⎛⎫⎡⎤--=- ⎪⎢⎥+⎝⎭⎣⎦(15) 可见切线变形模量的公式中共包括5个材料常数K 、n 、φ、c 、R f 。

2.切线泊松比邓肯等人根据一些试验资料,假定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轴向应变ε1与侧向应变-ε3之间也存在双曲线关系(见图3)。

313()f D εεε-=+- (16)或者 3133/()f D f D εεεε-=+-=- (17)图3 切线泊松比有关参数从式(17)可以看出,试验得到的-ε3/ε1与-ε3的关系近似为直线关系,从而 可确定截距f 与斜率D 。

从式(17)可见,当30ε-→时,3310i (/)f εεεν-→-==。

i ν即为初始泊松比,D 为-ε3/ε1~-ε3关系渐近线的倒数(见图3(b ))。

试验表明土的初始泊松比i ν与试验的围压3σ有关,将它们画在单对数坐标中,可假设是一条直线,见图3(c ),这样i 3a lg(/)f G F p νσ==- (18)G 、F 为试验常数,其确定见图3(c )。

将式(16)微分311it 22111d (1)d (1)(1)D f D f D D εεεννεεε--+===-- (19) 将式(4)、式(8)、式(10)和式(18)代入式(19),则得到3a t 213313a f a 3lg(/)()1()(1sin )12cos 2sin nG F p D Kp R p c σνσσσσσϕϕσϕ-=⎧⎫⎪⎪-⎪⎪-⎨⎬⎛⎫⎡⎤--⎪⎪- ⎪⎢⎥⎪⎪+⎝⎭⎣⎦⎩⎭ (20)这样在切线泊松比t ν的计算式中又引入了G 、F 、D 等3个材料常数,加上tE 中的5个常数,共有8个常数。

其中D 可取若干不同围压的三轴试验的平均值。

根据弹性理论,0<t ν<0.5。

三 实验步骤1.试样制备1)试验尺寸Φ3.91×8cm 圆柱体。

2)配制一定含水率的土样。

本次实验加水制成含水率约18.26%的湿试样;饱湿20小时以上,使含水率均匀,测其含水率。

3)根据所需的干密度,计算每个试件所需的土料,Q =96×ρd ×(1+ω%) (21) 并把土样分成5等份,称量每份的质量Qi =Q / 5 (22)4)用击掌器把土样分成5等份,击实成型;每层击实后,用小钢钎刮毛,然后再加第二层土样;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最后一层,每个试样的平行误差<0.028/cm 3。

5)试样饱和将装有试样的饱和器置于无水的抽气缸内,进行抽气,当真空度接近一个大气压时,继续抽20~40min ;注入蒸馏水,试件在水中静置的时间>24h 。

2.试样安装1)压力室底座充水(使整个管路充实),在底座上放置滤纸、透水石;2)将乳胶膜套在承膜筒上,两端翻出筒外,使乳胶膜贴紧承膜筒内壁(可加少量滑石粉以减少摩擦),然后套在试样上,翻起乳胶膜两端,用橡皮圈扎紧下端,再从试样底部注水,用毛刷轻轻刷乳胶膜外壁,把试样中气泡赶至试样上端,再套上对开模,把试样上端的气泡赶出,再扎紧试样上部;降低排水管的水位,取走对开模;3)装上压力室(一定要将活塞杆提升,以免碰到试样!)拧紧螺栓,再将量力环对准活塞杆。

4)向压力室注水;拧紧注水孔螺栓。

3.试样固结1)将液压稳压装置调至所需的压力。

施加的围压为100、200、300、400;2)读取排水管初读数。

打开压力室的阀门,对土样加压;3)按照实验规定每隔一定的时间读一次排水管读数,直至固结稳定;4)固结稳定标准:<0.05cm3/h。

固结大约需要4~7h。

4.试样剪切1)试样剪切应变速率为0.012~0.003%/min;本次实验采用的速率是0.096 mm/min2)用手轮调整压力室的高度,使之与试样接触完好;3)推上离合器,使试样底座上升,试样发生压缩变形;4)变形百分表开始转动,当百分表读数为25、50、75、100、125、150、175、200、250、300、…、1200时止,读取量力环及排水管的读数;5)试样剪切完毕,关闭围压及排水管的阀门,降低压力室底座,卸除围压;6)再装上新的试样施加另外一种围压进行固结剪切。

四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1.应力-应变关系及轴向应变-侧向应变关系2. a,b值的确定(即(σ1-σ3)ult和Ei的确定)根据以上图形和数据计算结果如下:故可得 R f =0.8203.确定K 和 n根据以上lg(E i /Pa)和lg(σ3/Pa)计算的数据绘两者关系图如下:由以上关系图可算得K=0.6253, n=0.81324. 确定D 和цi绘制轴向应变与侧向应变的线性关系曲线如下:由以上关系图可得:因此, i ν=0.327,D=1.556 5. 确定F 和G绘制初始泊松比i ν与lg (σ3/p a )的关系曲线i 3a lg(/)G F p νσ=-由上表求出的цi 和lg(σ3/Pa)的数值画出两者关系图如下:由图表关系可得:F=0.162 G=0.3396. 强度线的绘制(c,φ值的确定)故可得c=25.473 kPa φ=240五 实验结论2313t a fa 3()(1sin )12cos 2sin nE Kp R p c σσσϕϕσϕ⎛⎫⎡⎤--=- ⎪⎢⎥+⎝⎭⎣⎦3a t 213313a f a 3lg(/)()1()(1sin )12cos 2sin nG F p D Kp R p c σνσσσσσϕϕσϕ-=⎧⎫⎪⎪-⎪⎪-⎨⎬⎛⎫⎡⎤--⎪⎪- ⎪⎢⎥⎪⎪+⎝⎭⎣⎦⎩⎭实验求得的各参数为:C=25.473 kPa, φ=240, G=0.339, D=1.556, F=0.162 K=0.6253, n=0.8132, R f =0.820六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练掌握了静三轴压缩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加深了对土的本构关系的理解,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基本掌握了邓肯—张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此外,,本实验中还遇到了许多问题,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待日后不断学习改进.最后,对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尤其是彭老师的耐心指导,表示由衷的谢意.在各位老师不辞辛劳的指导下,本次实验才得以顺利完成.2008.5.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