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郧西局纯邮政网点转型发展方案

郧西局纯邮政网点转型发展方案

非金融营业网点转型增效发展方案
根据省公司和市局关于加快非金融网点转型增效发展的实施方案,结合我局实情,城区和农村各有一个非金融营业网点属于转型增效发展范围,为了切实落实和做好网点转型发展,拟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由“业务办理”型向“商业经营”型转变,突出邮政的核心专长,整合邮政营业网点的人力、场地、网络、业务、品牌等资源,在兼顾普遍服务的基础上,提升非金融营业网点人力资源效能,充分叠加现有邮政业务,着力发展新业务,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努力提升邮政企业的运营效益。

二、工作目标
(一)收入目标
1、农村网点观音支局2013年业务收入同比增幅15%,收入达到20万元;
2、城区网点城南邮政营业班2013年业务收入同比增幅15%,收入达到28万元。

(二)收入结构目标
观音支局以函件、报刊、增值、分销、代理速递5项业务为发展重点,每项业务收入占比力争达到网点非金融收入的20%,其中分销业务收入占比应不低于当年总收入的30%。

城南营业班以函件、集邮、增值、分销、代理速递5项业务为发展重点,每项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网点收入的20%。

(三)职工待遇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非金融网点转型增效发展,确保网点职工待遇达到全局员工平均收入水平。

(四)能力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非金融网点转型增效,力争网点服务动能齐全;服务质量创优;职工小家建设达到市级标准。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县局成立非金融营业网点转型增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章永禄
副组长:陈薇、肖理林
成员:余洲、祁运福、王家奎、权琼、蒋金山、肖学平、程强、赵丽、王少坤。

非金融营业网点转型增效工作由市场部牵头,各部室及邮务类业务专业积极配合,分销业务局组织具体落实。

四、工作措施
(一)确定经营模式
1、店中店模式。

发挥邮政“三流合一”的优势,拓展邮乐网“线上网店+邮政网点线下展示销售实体店”的新型网购模式。

对城区非金融营业网点将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安排,由邮乐网专区提供专用柜台,免费提供展示商品,按照标准化摆放展示,同时摆放邮乐网产品目录(纸质或多媒体目录),开展目录营销。

设立集邮、分销产品营销展示专柜。

加大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力度,加载电信(移动、联通)放号、代收通信费和手机终端销售等代理业务,全方位代办电信业务,打造全功能的邮电“合作营业厅”。

2、综合服务站模式。

城区非金融营业网点以自邮一族业务为基础,建设“会员之家”,按月组织活动,并适时做好函件、报刊、分销、增值、金融等业务的推介;农村非金融营业网点以基本邮政服务、增值服务、分销业务为基础,整合农家书屋、村
级公共服务中心、邮政便民服务站等资源,建设邮政综合服务站。

(二)落实产品叠加
1、专业产品叠加。

函件、报刊、集邮、电子商务、分销等专业要制订下发业务发展计划和发展激励政策,并做好支撑服务,促进各专业产品在网点的日常化、规模化发展。

同时,专业局要设计推出适合营业网点“简易营销”的专业产品,实行“专业开发、网点经营”。

非金融营业网点要协助相关专业开展外拓营销,并参与提成(提成费用由相关专业或列收单位承担)。

2、便民业务叠加。

积极开展代收费业务,加大水电燃气费、税费、有线电视费等代收费业务的发展力度。

2013 年力争新开发2个代收费项目,并叠加到营业网点。

大力开展代售票业务,多方引进代售票的种类,加大对网点售票的宣传,潜移默化的让大众养成“买票到邮局”的习惯。

通过完善服务流程、优化旅途计划、大力发展协议大客户等手段,快速发展航空机票业务,积极开发市、县客运车票的代售业务,因地制宜代售旅游景点门票、演出票、体育赛事等票务,售票台可设在邮政营业台,提升网点邮政区域人气。

试点开展代售体彩业务,网点设置彩票销售区,做好业务宣传,以整洁良好的环境吸引彩民,加大网点的人流量,为理财业务推荐锁定人群。

农村非金融营业网点还要叠加助农取款业务。

(三)推进能力建设
1、提升网点形象。

按照省公司网点改造要求严格执行。

纳入2013年网点建设计划,对营业网点进行合理改造。

2、营业现场合理分区。

按照省公司《全省邮政网点邮务类区域功能建设标准(试行)》文件要求执行,合理做好非金融营业网点营业现场区域功能建设。

3、网点渠道互补共赢。

非金融网点的发展不能仅靠员工个
人打拼,要加快渠道建设,依托渠道优势,巩固网店发展基础。

一方面非金融营业网点要扎实做好便民服务站和三农服务站的服务和维护工作,要指导渠道做好函件封片卡、畅销报刊、地方特色邮品、彩票等业务的叠加和客户开发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渠道产品的批销工作,以“展示+外拓”模式,提升网点效益。

(四)提高人力资源效能
在基于邮政营业“双定”标准的基础上,推行梯形排班或半营半投方式,忙时营业、闲时外拓营销,提高营业人员工时利用率。

农村非金融营业网点可在乡镇集市时间营业,闲时入村入户发展分销业务。

按照“经营网点”的思路,明确网点经营的责任人,加强培训,提高待遇,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晋升机制,促进网点经营工作落到实处。

(五)强化督导激励推动转型发展
1、强化专业支撑帮扶。

县局机关各部室要参与到非金融营业网点的转型增效工作中去,将营业网点中各专业收入目标纳入专业的重点经营指标,年终进行评价考核。

2、强化干部包点督导。

包点干部驻点督导,要协助和指导网点开好综合业务推介会,将店面营销与外拓营销相结合;包点干部现场督办每月不少于5天,督导面达到100%。

3、强化激励推动发展。

一是完成年度收入计划,支局长待遇将比照三类综合网点负责人标准执行。

二是非金融网点员工发展业务的单项业务发展费标准较综合网点上浮3个百分点。

三是设立网点完成年度计划实行超产分成,即:超收入部分按20%核发网点超产分成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