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研究》教案
意义:
本课所涉及的是环境保护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严重与紧迫性。
希望通过这次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教学,使学生亲身了解到垃圾分类真实的情况,意识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
在活动中更是对学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种考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文明礼貌的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指导》(上)《生活垃圾分类研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怎样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收集有哪些好处。
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
垃圾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践,小组合作,选择本小组喜欢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制定方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从自我做起,努力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并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4.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方法。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增强参与意识,学会总结与交流。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时间:4周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活动准备展示收集的资料
一、激趣导入, 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
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牙四小!
(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
师:说的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
(生看乱扔生活垃圾图片)谈此时的感受。
二、说一说,分一分
1、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 (指名答)
学生在说出有哪些垃圾时,可能会片面的从家庭里来说。
这时教师就要做适当的引导:想想在学习中、建筑上等还会产生哪些垃圾。
2、说说对这些垃圾的认识。
(指名答)
3、学生动手分垃圾
从学生对垃圾认识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的地方的原料。
根据这个标准,让学生动手把垃圾分类。
指名1人板演(用课件演示),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连线方法),(垃圾:废电池、易拉罐、废报纸、瓜果皮、变质食物、玻璃碎片、过期药品、饭、剩铁丝、杀虫剂罐子等)
通过讨论学生板演的结果,师生合作完成垃圾种类的划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读教材建设部20XX年发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小结: 我们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称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殊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
三、垃圾的种类(电脑出示,可指名阅读)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货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列举出可回收垃圾的一些常识,让学生了解到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
2、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果皮、蔬菜皮、剩饭、变质食物等。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
等。
四、垃圾的处理方法(课件出示)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一)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主要处理方法是把可回收垃圾集中起来,送到加工厂再加成新产品。
(二)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1、填埋法:
知道填埋垃圾的费用是很高昂的。
以下内容可组内交流,可简单计算。
(处理1吨垃圾的费用大约200元。
北京为例,日产垃圾12000吨,算一算每天的花费是多少?)
(讨论:花费的钱2400000元,是一天一个北京浪费的钱,而且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还会占用很多的土地,引出人们要寻求更好的处理垃圾方法。
)
2、焚烧法
焚烧是指把垃圾送到专门机构进行燃烧处理,把污染降到最低。
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是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的。
目前,正向焚烧法转化。
(三)有害垃圾的处理
主要是把垃圾送到指定机构无公害化处理后再填埋。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知道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好处(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节省资源),总结出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四)垃圾分类的可行性
1、在生活中实行垃圾分类可能吗?(小组讨论)
知道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后,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既然实行垃圾分类有必要,那知道就肯定能实行垃圾分类.另外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现在的生活中没有看到垃圾分类,就会认为垃圾分类不可能.从而因出争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容易;例举出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也就能得出实行垃圾分类是可行的,此时教师相机提出:我国目前有没有实现垃圾分类?有的地方还没有实现垃圾分类,说明实行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确立课题
一、生活中垃圾的分类处理
(一)处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分类堆放垃圾的?
(上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了垃圾的处理方法,此时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分类垃圾的?”,形成对比,便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分类垃圾方法。
)
2、可结合生活实际讨论,设计一种调查方法(如:模拟采访调查法)组内设计采访内容,制定调查方案。
(二)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要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哪些好处?
3、国内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国外又是怎样处理的?
4、生活垃圾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5、你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放置了吗?
6、对垃圾分类收集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三)各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开始研究
第三阶段调查及成果展示
一、以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为例进行调查及成果展示
1、小组合作完成对这种调查类型的设计,接触比较少,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作具体指导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成果后,让一个学生出演调查对象,回答其他小组设计的调查内容.也可以证实该小组设计的调查方法是否可行。
2、垃圾桶也要分类设置,这样才能方便垃圾的分类回收
第四阶段交流收获
一、谈谈收获,总结全课
1、师: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的保护者,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从自己开始,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提高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2、我们来看看国外对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的有关做法(同学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师也可出示课件)
3、交流有关宣传口号
二:对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评价
三、新的发现
1、认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2、有兴趣的同学,可向有关部门撰写建议书,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共同为绿色环保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