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

1.个性化治疗在肿瘤领域,个性化治疗通常指的是通过某些个体化检测指导的先进的癌症治疗,包括癌症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化疗。

(1)癌症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有时指的是所有个性化治疗,但是真正的癌症靶向治疗是与身体内特定的分子学层面相互作用的治疗。

例如某些抗体和特殊小分子物质,能够促进和抑制某些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活动。

尽管靶向治疗听起来比标准治疗更加安全,患者也更容易耐受,但不全是这样。

和化疗一样,靶向治疗一样有严重的副作用,例如毒性反应。

对肿瘤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你的主治医生为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基因检测可以确定你的癌症基因图谱,然后通过循证医学把你的基因图谱和已经发表的癌症研究匹配。

世界各国权威肿瘤学家已经进行了大量和基因检测相关的癌症治疗研究,积累了大量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案。

美国Foundation基因检测公司是在癌症个体化治疗领先的公司之一,基因检测就是通过这些询证医学证据指导癌症治疗。

这种循证医学支持的癌症个性化治疗能够帮助那些罹患各种癌症的患者,包括癌症进展期患者、罕见肿瘤患者和其他治疗选择很少的患者。

另外,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你的医生更加准确的选择治疗方案。

2.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包括免疫细胞的治疗和药物的治疗,免疫细胞的治疗是指把病人的细胞从血里面分离出来,在体外用一些细胞因子,使它变成一种杀伤细胞,再回输到血液中去,这种杀伤细胞可以识别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还有一种给病人直接用一些免疫制剂,像干扰素还有白介素Ⅱ等等,都叫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指的是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抵抗癌症的治疗方法。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自身的防卫系统。

免疫疗法也叫做生物反应修正剂(biologic response modifiers)或生物疗法。

(1)简介一些肿瘤学家把免疫疗法作为治疗癌症的第四种方法,其它三种是手术疗法、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

免疫疗法有时单独使用,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作主要治疗方法的辅助治疗。

自80年代初,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癌症的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

(2)免疫治疗可按三种方式分类:a.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免疫增强疗法,免疫抑制疗法。

前者主要用于治疗感染、肿瘤、免疫缺陷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后者主要用于治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等免疫功能亢进性疾病。

b.治疗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治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前者主要有三种方式:接种疫苗、输注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利用抗体特异性剔除免疫细胞亚群或进行导向治疗,具有抗原特异性;后者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没有抗原特异性。

c.治疗所用制剂: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前者前者人为提供免疫原性的制剂,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后者人为提供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直接发挥免疫效应。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认可免疫疗法可以治疗某些癌症。

得到认可的免疫疗法包括:卡介苗(BCG)、细胞因子α型干扰素和2型白细胞间介素,以及针对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和针对晚期或转移性乳癌的单克隆抗体。

许多其它的免疫疗法的结果也不错,现正在进行第Ⅰ阶段、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的临床试验。

3.抗体偶联药物ADC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将抗体和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偶联子连接起来,抗体的靶向作用将细胞毒药物靶向肿瘤,从而降低化疗中常见的药物非特异性的全身毒性。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 因其良好的靶向性及抗癌活性目前已成为抗肿瘤抗体药物研发的新热点和重要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ADC 药物由单克隆抗体、高效应的细胞毒性物质以及连接臂三部分组成,它将抗体的靶向性与细胞毒性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相结合,可以降低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治疗的选择性,还能更好地应对靶向单抗的耐药性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1)靶标与抗体的选择2)接头与偶联技术3)负载药物4)ADC药物的质量属性分析重点说一下偶联技术:非特定位点:通常药物与抗体的偶联是通过抗体上赖氨酸残基或链间二硫键还原产生的半胱氨酸残基实现的。

这两种方式所获得的抗体药物偶联物中单个抗体上偶联的药物个数为0个到8 个不等,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这对抗体偶联药物的批间一致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位点特异性偶联的方法还包括使用非天然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和酶解偶联法。

简单介绍一下一个在研的ADC项目:构成:Herceptin+linker+MMAF/MMAE,通过在Herceptin碳端(重链或轻链)引入额外序列CAAX,进而采用特定的酶反应使linker+drug部分能偶联在特定位点。

采用在血浆中稳定的而在靶向部位易裂解的linker,保证了ADC药物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临床前数据表明,此药物与Herceptin具有相同的体外结合亲和力以及相同的PK特性;在HER2阳性细胞株上,展现出良好的体外细胞毒性;在体内异种乳腺癌细胞株BT-474以及胃癌细胞株NCI-N87试验中,表现出强的抑制肿瘤效果。

4.精准医疗“精准医学”就是指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人特征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它是由“个性化医疗”联合最新的遗传检测技术发展而来。

遗传检测并不仅仅只是基因检测,其范围更广,是对受检者与相关微生物(如感染因子、共生微生物等)的遗传物质(包括DNA、RNA、染色体)及其产物(如蛋白质、代谢物及小分子)进行检测,为疾病诊疗、健康管理提供信息与线索。

目前已有的一些新型基因组学指标物,包括全基因组DNA序列、全外显子组DNA序列、表达谱、小RNA、表观遗传修饰、蛋白质组、代谢组检测等,这些标志物涉及多个层面的组学信息,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准确的反映疾病的本质特征,帮助找到疾病主因的精确缺陷,进而精准用药。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肿瘤治疗被选择成为精准医疗的短期目标。

“精准医疗”在癌症治疗上的大胆尝试效果非常明显。

Dr Javadi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已经被知名癌症中心,例如MD Anderson(安德森癌症中心),甚至Cedars-Sina(西达-赛奈医疗中心)都放弃治疗的四期(晚期)癌症患者(2014年他接受了25个这样的个例),在采用了精准医学的治疗方式仅三个月之后,所有的患者都比预期的生存时间加长了,大部分患者的癌细胞消失40%到60%,个别患者的癌细胞消失了90%。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即便精准医疗无法治愈癌症,但却通过延长生存周期给予他们新的希望,因为很可能就是这延长的生命时间,让他们等到了新药的出现和更新的癌症疗法。

5.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际社会上,截至2010年,美国的小麦主粮的商业化尚未推开,日本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大米,印度停止转基因茄子商业化。

根据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源为标准可分为如下三种不同类型:( 1)食品本身不含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是指食品尽管来源于转基因生物,但其产品本身并不会有任何转移来的基因。

( 2)转基因食品中确实含有转基因成分,但在加工过程中其特性已发生了改变,转移来的活性的基因不复存在于转基因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

( 3)转基因食品中确实带有活性的基因成分,人们食用这种转基因生物或食品后,转移来的基因和生物本身固有的基因均会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不同类型:( 1)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所谓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植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

( 2)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所谓动物性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动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

动物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养生长速率快、抗病能力强、( 3)微生物转基因食品。

所谓微生物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微生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微生物食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培养一系列对人类有利的新物种。

根据食品中转基因的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以下6 种类型:( 1)增产型的转基因食品( 2)控熟型的转基因食品( 3)保健型的转基因食品( 4)加工型的转基因食品( 5)高营养型的转基因食品( 6)新品种型的转基因食品优点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

例如:转基因食品——土豆;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缺点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在栽培过程中,可能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等。

主要功能(1)增产农作物增产与其生长分化、肥料、抗逆、抗虫害等因素密切相关,故可转移或修饰相关的基因达到增产效果。

(2)控熟通过转移或修饰与控制成熟期有关的基因可以使转基因生物成熟期延迟或提前,以适应市场需求。

最典型的例子是延熟速度慢,不易腐烂,好贮存。

(3)提高营养许多粮食作物缺少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改造种子贮藏蛋白质基因入手,使其表达的蛋白质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

已培育成功的有转基因玉米、土豆和菜豆等。

(4)保健通过转移病原体抗原基因或毒素基因至粮食作物或果树中,人们吃了这些粮食和水果,相当于在补充营养的同时服用了疫苗,起到预防疫病的作用。

(5)增加新品种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可形成新品种,由其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可能在品质、口味和色香方面具有新的特点。

安全隐患(1)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2)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