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海啸灾害 PPT
4、海啸的类型(p113)
(1)近海海啸:本地海啸,海底地震发生在离海岸 几十千米或一二百千米以内,海啸波达到沿岸的时间 很短,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很难防御,灾害极大。
(2)远洋海啸:从远洋甚至横越大洋传播过来的海 啸波,波长可达几百千米,周期为几小时,在传播过 程中能量衰减很少,因而能传播到几千千米以外仍能 造成很大的灾害。
第二节 海啸的特点(p115)
一.海啸的特点 1、海啸波的波长非常长
2、能量大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海啸能量: 震中区100km长、10km宽、2km厚的水体抬高了5米 E=mgh=1024(erg) 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 1025(erg) 海啸的能量相当地震波能量的1/10
相当于3座 100×104kw 的发电厂一 年的发电量
震级
断层运动方向
➢只有7级以上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灾害,小地震 产生的海啸形不成灾害。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海 底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km,同时地震的震级大于 7.8级。
➢只有那些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位移的地震才产 生海啸
• (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啸要在陆地海岸带造成灾害,该海岸 必须开阔,具备逐渐变浅的条件。
3. 传播的速度快
海啸是海洋中的浅水波,波长>>海水深度。
特点:(1)没有色散,不同频率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2)传播速度只与海水深度有关
v gh
海水深5000m,海啸波的速度为232m/s;835km/h;喷气式飞机 若近岸海水深100m,海啸波的速度为31.3m/s;112.7km/h;高速 公路汽车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深海 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 水体的波动能量。 (2)大地震
海啸的等级:海啸浪高的对数。 如果用H(单位为米) 代表海啸的浪高,则海啸的等级m为
m = log2H
海啸的最高等级为5级。目前知道的海啸的最高浪高为30 m
什么样的地震才能产生海啸呢?
中国海域大部分是浅 水大陆架地带,向外 延伸远,海底地形平 缓开阔,不像印度尼 西亚等地震海啸影响 程度较大的地区,海 底逐渐由浅变深,中 间没有一个平缓的缓 冲带。
中国近海最有可能发生海啸的地区在哪里?
• 台湾
➢我国台湾东部海域陡峭的海岸地形, 不利于远震海啸波浪的堆积。但是台湾 东部的堆积物形成不稳定的斜坡,一旦 发生大规模的海底山崩,很有可能引发 致灾的海啸。 ➢台湾北部和西部如果在海底浅处发生 近源大地震则可能造成海啸灾害,如 1867年在基隆北部的海中发生7级地震 引起海啸,有数百人死亡或受伤。
第三节 海啸灾害 1、历史上的海啸
海啸最容易发生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历史上的海啸灾害
• 太平洋。 • 原因:地球上2/3的面积是海洋,海洋中,最大的
是太平洋,几乎占地球面积的1/3。太平洋的周围 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带,其孕育着大量的 地震、火山。
对海啸的研究、海啸灾害的预警系统都集中在太 平洋。
➢地震发生后,海啸波又以每小时 700公里的速度,横扫了西 太平洋岛屿。仅仅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 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 9-10米。
➢不到1天的时间,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公里的路程,到达 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 6-8米,最大波高达 8.1米。翻滚着的激浪肆虐着日本诸岛的海 滨城市。
1755年里斯本地震和海啸
地震震级8.4~8.7之间,非洲板 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产生
➢首先袭击近 的地方,然后 向外袭击较远 的地方;
➢海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夏威夷海啸
➢在智利近海发生了大地震,震级9.5。
➢大震过后,接踵引发了大海啸。海啸波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 速度横扫了太平洋沿岸,速度达750km/时,波高最高达25米, 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尔卡瓦诺、奇廉等城市摧毁殆尽,造 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1)地震引起大范围海底地壳急剧上 升,海水也随着抬升,在重力作用下, 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2)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 骤增,可达20-30m,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在深海,海啸的波长很长,速度快。当海啸波传播到近岸浅水水 域,波长变短,但进入浅海后,因海水深度急剧变浅,前面的海 水波速减慢,后面的高速海水向前涌,就象无数汽车发生不断的 追尾一样,结果波高急剧增加,最大波高可达几十m,这种几层 甚至十几层楼高的“水墙”冲向海岸。
下降型地震海啸机理
1)地震引起大范围海底地壳急剧下 降,海水首先向下陷空间涌去; 2)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 即在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大浪,并 向四周传播与扩散。
这种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 退潮现象。
国际上通用的表示海啸的图标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海啸预报标志
3. 海啸产生所需具备的条件(p111)
第三章 海啸灾害 PPT
海啸过后
第3章 海啸灾害
2004年印度洋海啸班达亚齐前后照片,
➢ 海啸的物理 ➢ 海啸的特点 ➢ 海啸灾害 ➢ 减轻海啸灾害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第3章 海啸灾害
重点内容
➢ 什么是海啸 ➢ 海啸是如何产生的?(成因和条件) ➢ 海啸的特点
第一节 海啸的物理
假如你是一名船长,正带领船员在海上工 作,这时有警告说海啸将要袭击海岸,请 问:你该如何审时度势将海啸带来的风险 减少到最低?
• 待在深海区,等海啸过后再返航。
海啸在中国发生的可能性?p137
中国的海啸
亚洲东部有一系列岛 弧,从北往南有勘察 加半岛、千岛群岛、 日本群岛、琉球群岛、 菲律宾群岛,这一系 列岛弧屏蔽了中国的 大部分海岸线
✓海啸的定义 ✓海啸的发生过程 ✓海啸发生需具备的条件
如 何 定 义 海 啸
一、什么是海啸 (p105) 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
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
2. 海啸的产生过程 (p107, p111)-掌握
隆起型地震海啸机理 下降型地震海啸机理
隆起型地震海啸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