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土地改造整治综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土地改造整治综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土地改造整治综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六月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目录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过程 (1)1.1 法律与法规 (1)1.2 沟道土地整治有关政策与文件 (1)1.3 土地整治标准和规范 (2)1.4 地方性文件 (3)1.5 项目区有关资料 (3)2 项目简介 (4)2.1 项目背景 (4)2.2 项目类型、范围、规模 (5)2.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计划建设工期及投资估算 (6)2.4 项目建设目标 (7)3 项目区概况 (9)3.1 基本概况 (9)3.2 自然条件 (9)3.3 自然资源 (11)3.4 社会经济状况 (13)3.5土地利用现状 (14)3.6 土地利用潜力状况 (15)3.7 基础设施条件 (15)4 项目分析 (19)4.1 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土地开发潜力分析 (19)4.2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19)4.3 环境影响评价 (20)4.4 公众意见 (20)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22)5.1 项目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2)5.2 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臵说明 (23)5.3 项目规划建设内容 (25)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3)6.1 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43)6.2 估算定额与费用构成 (43)6.3 费用计算标准 (44)6.4 估算结果及经济指标分析 (46)6.5 资金筹措与分年度计划 (48)7 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49)7.1 土地权属现状与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情况 (49)7.2 项目实施后,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49)7.3 权属调整方案 (50)8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措施 (52)8.1组织领导机构 (52)8.2工程建设管理 (52)8.3 资金使用管理 (52)8.4 工程施工管理 (53)9 效益分析 (54)9.1 社会效益分析 (54)9.2 经济效益分析 (54)9.3 生态效益分析 (54)9.4 综合效益评价 (55)10 结论与建议 (56)附表:1总估算及分年度估算表 (58)2估算总表 (59)3工程施工费估算汇总表 (60)3—1工程施工费估算表 (61)3—2工程施工费单价汇总表 (63)4设备购臵费估算表 (65)5其他费用估算表 (66)5—1拆迁补偿费估算表 (67)6不可预见费估算表 (68)7季度分月用款计划表 (69)8人工及主重要材料用量汇总表 (70)9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71)附表1人工估算单价计算表 (72)附表2主要材料估算价格计算表 (73)附表2—1主要材料运杂费计算表 (74)附表3次要材料估算价格表 (75)附表4机械台班估算单价计算表 (76)附表5混凝土、砂浆材料单价计算表 (77)附表6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 (78)附件:1 符合有关规划的审核意见2 县级评估论证意见3 项目土地登记情况一览表附图:1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2 1:5000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3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平面图4土地平整典型田块设计图5溢洪道标准断面设计图6排洪渠标准断面设计图7田间道、生产路断面设计图8淤地坝标准断面设计图乡村土地改造整治综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过程为了认真落实中、省领导批示和全省沟道土地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利用**县丰富的沟道资源开展沟道土地整治工作,既可以大量增加高质量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又可促进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推动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村土地改造整治综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环保局、**镇政府等部门,以及陕西国土测绘工程院多次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勘察论证的前提下,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报告编制依据主要有:1.1 法律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1.2 土地整治有关政策与文件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管理工作的通知》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39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3)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0]282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4)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3]287号《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5)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6)国土资耕发[2000]007号《关于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7)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3‟122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8)陕国土资耕发[2011]25号《关于做好沟道土地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9)榆政国土资发[2012]26号《关于尽快上报沟道土地整治项目的有关通知》1.3 土地整治标准和规范1)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1013—2000)》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6)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2011)128号文件颁发使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7)陕国土资耕发[2012]12号《关于印发陕西省治沟造地工程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1.4 地方性文件1)省政府批复的《陕西省榆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县人民政府批复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榆有林地区《治沟骨干工程及淤地坝扩大初步设计编制提纲和编制依据》4)**县水利及水资源现状资料5)**县林业现状资料5)**县2010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6)《榆有林地区实用水文手册》1.5 项目区有关资料1)项目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2)项目区1:1000土地利用现状图3)项目区实地调查勘测资料2 项目简介2.1 项目背景**县是典型的贫困山区,海拔高度在675—1339.5m之间,由北至南呈现出支离破碎、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

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95mm;年平均气温为10℃,无霜期199天。

自然资源贫乏,立地条件差,全县可分为北部丘陵片沙区(约30%)、西南丘陵沟壑区(约占52%)、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约占18%)三种地貌类型。

项目区位于**县正西方向的**河流域,距**县城约35Km,涉及**镇白家渠村、棒棒山村等27个行政村、42条主要沟道、61条分支沟道土地面积183.65hm2。

这些沟道土地不仅土壤贫瘠、陡坡地多、平川地少,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溢洪排洪设施不健全、淤地坝毁坏严重、耕作田快地面高低不平、长期荒芜无人愿意继续耕种。

实施**县**镇沟道土地整治项目,是促进**镇农村快速发展,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兼顾生态”的根本途径。

通过本次沟道土地田、渠、路、坝、林综合治理后,可新增耕地面积27.63hm2。

不仅可以使现有沟道旱地变为上好的基本农田地,扩大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农作物旱涝保收;还可以促进**河流域全面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对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详见《乡村土地改造整治综合项目工程现状照片》(01—10)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将会不断增加;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日趋突出。

因此,实施土地开发战略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以地为本,解决吃饭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县是榆林市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实施沟道土地整治,提高沟道土地质量和等级,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确保农产品供应,对于稳定社会,促进县域域经济发展同样有重要意义。

目前,**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尽管占用的大部分是天然牧草地,但红线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仍然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优质耕地。

虽然我们通过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开发整理,保证了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可是,补充耕地的综合质量不高,耕地保护的压力十分沉重。

实施沟道土地整治既可以有效保护生态,有能增加耕地,对于缓解用地紧张,增加粮食总产,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强县富民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实施该项目,也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工程。

该项目的实施,可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对实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

2.2 项目类型、范围、规模2.2.1 项目建设类型该项目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工程类型区,建设类型是省级重点项目,建设性质为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工程项目。

2.2.2 项目建设范围项目区位于**县正西方向的**河流域,距**县城约35Km,地处东径110°14′10″—110°22′25″、北纬37°59′30″—38°06′10″之间。

东面是佳芦镇,西面是管庄乡,北以五女川河与朱官寨乡界,南与刘家山乡为邻。

项目区主要包括**镇白家渠村、棒棒山村、菜地村、地窖村、高家沟村、高阳湾村、贺黄沟村、季家沟村、李柏亮村、刘家峁村、猛山村、米蜂塔村、乔家圪崂村、秦马硷村、申家湾村、王连沟村、尉家山村、魏家畔村、武家峁村、油房崖村、元团峁村、张家湾村、张家崖窑丶张家墕村、周家沟村、耙谷峁村、刘双沟村等27个行政村。

涉及42条主要沟道、61条分支沟道。

详见《乡村土地改造整治综合项目工程分区一览表》2.2.3 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沟道土地总面积为183.65hm2,按照行政管理和沟道分布情况划分为35个片区。

经土地整治后,可新增耕地(旱地)面积27.63 hm2,新增耕地面积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15%。

2.2.4 项目地貌类型项目区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峁高梁长,沟道窄深。

地面坡度5—45°,海拔高度在675—1339.5m之间。

2.2.5 项目土地权属项目区土地权属于**镇白家渠村、棒棒山村、菜地村、地窖村、高家沟村、高阳湾村、贺黄沟村、季家沟村、李柏亮村、刘家峁村、猛山村、米蜂塔村、乔家圪崂村、秦马硷村、申家湾村、王连沟村、尉家山村、魏家畔村、武家峁村、油房崖村、元团峁村、张家湾村、张家崖窑丶张家墕村周家沟村、耙谷峁村、刘双沟村等27个行政村集体所有,权属清楚,无土地纠纷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