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1前言 .......................................................................................................................1.1项目概述与需求 ...................................................................................................1.1.1 项目概述 .................................................................................................1.1.2 项目需求 .................................................................................................1.2设计原则 ...............................................................................................................1.3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3.1 系统组成 .................................................................................................1.3.2 系统结构图 .............................................................................................1.3.3 前端系统 .................................................................................................1.3.4 传输系统 .................................................................................................1.3.5 集中监控中心 .........................................................................................1.4管理平台介绍 .......................................................................................................1.4.1 软件概述 .................................................................................................1.4.2 软件特点 .................................................................................................1.4.3 系统组成 .................................................................................................1.4.4 平台功能 .................................................................................................1.1前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把人们提前带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
而利用高新技术预防、制止、打击犯罪,已逐渐在三大防范手段(即人防、制防、技防)中,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主导地位。
银行属于国家的重点安全防范单位。
它具有规模多样、重要设施繁多、出入人员复杂、管理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它作为当今社会货币的主要流通场所、国家经济运作的重要环节,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先进的技术广泛服务于国内各行各业,其业务涉及大量的现金、有价证券及贵重物品。
银行同时也一直是各种犯罪分子关注的焦点。
自现代银行诞生以来,盗窃与反盗窃、抢劫与反抢劫、诈骗与反诈骗、贪污与反贪污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也同步发展。
目前,国内针对银行的犯罪活动日趋上升,犯罪手段和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暴力化、智能化,全面加强和更新现行的银行安全防范系统,以适应银行机制转轨和业务发展已变得迫在眉睫。
1.1项目概述与需求1.1.1项目概述银行图像联网整合系统主要运用网络技术、数字图像解码显示技术、图像传输及流媒体转发技术、图像编码及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报警视频联动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实现全市各支行、柜台、ATM 自助银行等各营业网点的内控管理与外部安保防范的统一监控与综合管理应用。
该系统设计须依赖于网络平台,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带宽状况、网络类型及网络管理,同时还要考虑到系统内部组织机构特点。
分行、支行管理中心的设计强化“监管”,包括对人、物及信息流的统一管理,在设计上做到对异常事件处理过程的实时查看,并能做到如同亲临现场的指挥效果,有利于提高处理异常事件的效率,同时减少因沟通问题而带来的不必要失误。
各营业网点本地监控系统的设计强化“执行”,包括对视音频的采集、存储、发送,构建本地报警联动装置,以及对报警信息的上传,异常事件的现场处理,提供录像资料的网络访问等等。
本系统构建于现有网络平台,把网络连接看作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网络平台上,网点通过网络硬盘录像机接入了N 个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及控制,所有这些信息可以实时(视网络资源而定)地传输到信息管理中心或监控中心,通过网管、电视墙管理、流媒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一系列管理设备实施对全网的信息处理和远程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了一个典型的银行网络监控应用案例。
1.1.2项目需求通过建设市分行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对原先分散在各地管理的营业网点、自助银行、ATM 机和金库本地的数字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进行联网改造、实现分行监控中心对远程营业网点、自助银行、ATM 机的网络图像集中监控、接处、警管理、对讲通讯、广播、存储管理、流媒体转发、网络数字矩阵和金库异地守库管理等功能,同时实现对现场数字监控设备的远程配置和维护、远程访问权限认证管理等功能,将监控系统的管理职责从现场转移到监控中心,解放基层网点人员对安防系统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负荷,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建设全市系统营业网点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联网监控管理,实现各级分管的行领导、安全保卫部门、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等授权用户对远程分支机构的工作情况的随时监督抽查,对银行员工的工作状态、服务质量、办理业务等过程中的主、客户行为实施有效监督,扩大管理半径,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1.2设计原则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方面,遵循以下原则:先进性:选用设备注重其技术领先,采用实时性强、压缩比高的音视频服务器,彩色高清晰低照度摄像机,既可以保证网上传输占用较小的带宽,又可以保证较高的图像传输质量。
系统应是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要求前提下的最先进的系统。
系统应是一个符合集散系统发展趋势;特别是符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最新发展潮流并且应用成熟。
安全性:由于通过网络传输监控图像,因此其安全性也极为重要。
接收发送服务器要具有多级密码登陆功能,传输的图像格式通过通用软件来浏览,不能对其进行修改。
远程监控端具有权限设置功能和密码登陆功能,并能对各分支及中心的主机进行工作状态检测,这样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稳定性:应采用成熟稳定的产品,视频采集和编解码设备采用嵌入式产品,应能够保证系统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可靠性:具有设计独到的视频流量管理功能,保证网络通畅。
可实行多级操作权限管理,保证统一、规范管理。
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
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0000小时。
标准化:应遵循国内和国际的通用标准。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就是要实现在网络系统上的音视频传输和共享。
本系统采用的产品均遵循网络协议(TCP/IP)和传输标准的要求。
兼容性:因全区网络情况不尽相同,系统具备很好的兼容性,同时能与已建成的监控点监控系统很好的融合。
开放性:软件可以与第三方系统相融合,可以读取第三方系统的相关数据,也可以为第三方系统提供其需要的相关数据,提供SDK(二次开发包),具有开放式结构。
易用性:可远程调节视频图像质量与带宽占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帧数、分辨率、图像质量等,支持64K-8192Kbps的传输码率,支持多种图像浏览方式。
软件系统应基于B/S和C/S架构的组网技术,可以方便灵活的使用。
实时性:视频延时小于1S。
完善性:功能完善的录像管理体系。
系统可选用手动、移动侦测、报警、定时录像等多种录像方式;提供指定周期的滚动删除功能,有效防止存储空间耗尽。
可扩展性:采用实时监控调度网络架构,内部采用可配置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当增加分支点进行扩展系统时,只需要看作增加网络上的一个新的外部结点即可,即只要增加前端设备,不用添加其他附加设备,以保护用户的投资。
系统中控制部件(软、硬件)采用集中式结构、嵌入式等技术措施,可以方便灵活的进行扩充,充分保证系统在将来的适应性。
经济性:在确保完成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降低系统总体造价。
易维护性:由于各监控点作为网络上的一个外部结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当某一个分支出现系统故障时并不影响整个远程网络集中监控,增强了系统的易维护性。
1.3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3.1系统组成本系统是基于视音频压缩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集成控制技术的先进实用的远程联网集中监控系统。
系统采用分级结构,由前端系统、远程传输系统、中心控制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前端系统,包括数字硬盘录像机(NVR)、网络摄像机、拾音器及其他监控报警设备,其中数字硬盘录像机(NVR)是核心视频压缩设备。
远程传输系统是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各种信号和指令的上传下达,既可以通过现有以太局域网、宽带互联网完成数据传输,也可以借助数字光纤、数字微波、无线扩频、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即平时所说的专线上网方式)等多种远程数据传输媒介,主要负责将视音频进行压缩编码后的数字信号传送到集中监控中心控制端,同时将集中监控中心控制端发出的控制信号传回监控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