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图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成立,另外三个是长城站(62°12′S,58°57′W)、中山站(69°22′S,76°22′E)、昆仑站(80°25′S,77°06′E)。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泰山站到昆仑站的距离大约是A.700千米 B.70千米C.7000千米 D.无法计算3.若泰山站的物资主要靠长城站供给,今有一架飞机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航线供给泰山站物资,则其飞行方向是A.东北→东南 B.西南→西北C.东南→东北 D.西北→西南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4.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日出总是早于B地B.A地昼长总是大于B地C.A地地方时总是早于B地D.A地正午太阳高度总是大于B地5.关于A、B之间的河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流速较快水能丰富B.流量较大,侵蚀为主C.由东北流向西南D.由西南流向东北6.上图所示区域内最大高差最接近A.400米B.450米C.500米D.520米下图为福建省某无人海岛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图中四地最早能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8.若某人于北京时间17:30在①处拍摄日落照片,此时太阳方位应为A.东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正西方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
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D.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10.若b为12°C等温线,则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A.8 B.9C.11 D.13图甲和图乙是南半球同一时刻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m、n为纬线,a、b为经线,两图图幅面积相同,但比例尺不同,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 B.a和b构成一个经线圈C.F点位于E点的东北方 D.F点昼长等于E点昼长12.若该日晨昏线与赤道平面夹角为70°,则图示季节在我国能欣赏到的景观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某次地理夏令营活动的主办者策划了一次“寻宝”活动。
在活动前,每位营员均会获得一张地图(左图)和一张瀑布照片(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左图中藏宝地及其相对于营地的方位是A.甲,西北方 B.乙,东北方 C.丙,西南方 D.丁,东南方14.为更好地欣赏瀑布美景,拟修建一处观瀑台,最佳选址是A.①B.②C.③D.④当地时间 2014年6月12日17:00(西三区),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在南美足球王国巴西举行。
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开幕式开始时的晨昏线,另一条为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图中黑点处的经线为A.60°W B.60°E C.30°W D.150°E16.甲地的时间为A.6月12日17:00 B. 6月12日8:00C.6月13日20:00 D.6月13日8:00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17.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B.客机上乘客感觉昼夜交替周期变长C.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18.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1/3 C.1/2 D.3/4用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
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
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
读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9.10孔的孔深可能是A. 245米 B.300米 C.345米 D.355米20.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A.12—11—6 B.10—9—7C.12—10—9 D.11—9—7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22.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A.4 440千米 B.3 330千米 C.2 220千米 D.1 820千米2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6月22日,甲、乙两地处在北半球同一经线上,当甲、乙两地日影最短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
不考虑地形因素,完成下列小题。
24.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甲、乙两地当天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C.甲、乙两地一定使用相同的区时 D.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25.该地图比例尺为A.六十万分之一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C.1:24000000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岛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 D.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27.该岛的面积约为A.0.43平方千米 B.4.3平方千米C.14.3平方千米 D.143平方千米28.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 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29.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落的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0.若此刻丙地地方时是17:30,同时正好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2小时3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B.飞机先向西南后向西北飞C.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20D.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20时第II卷(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凸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 图中a、b、c、d、e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
(2) 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
(3) 地形剖面图是沿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进行绘制的。
(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近年来该地攀岩运动发展迅速,说明该地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32.下图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有一条等高线和一条等温线在部分地方重合,意思是这两条线的海拔相同,气温也相同。
读后回答问题。
(12分)(1)C点温度是,D点海拔是,C、D间的相对高度是;C、D两地的温差是。
AB间的水平距离约是千米,如果在它们之间修一索道,其长度比水平距离。
(2)若站在C点,能否直接看到D点?因为。
(3)图示范围内是否可能有永久性冰川?因为;B点南侧山坡的坡度比北侧山坡,判断依据是。
33.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信息,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6分)(2)根据材料,描述H河的水系特征及其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9分)参考答案BACCC CABBA CBDCD DCDBD BCBBD CBBCC31.(1)b、d(2)自西向东 80(3)MP(4)乙河段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区域广流量较大,地势平坦,水流平稳,(5)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于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地处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观赏;攀岩岩壁距离城区较近,消费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安全防范设施齐全等。
32.(1)6.6℃ 900米 300米 1.8℃ 4(3.5~4.5都算对)长(2)否 C、D连线通过一道山脊,阻挡了视线(3)否根据推算,最高点气温在0℃以上;陡因南侧等高线分布密集,北侧等高线分布稀疏33.(1)①西部、东部为山地高原(西部山地、东部高原),中部平原;②西部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东南部次之,(东部西部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中部地势低平、整体向东北方向倾斜;③海岸线曲折(每点2分,6分)(2)水系特征:流程长;总体上从西南流向东北;支流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大;上游落差较大,中下游落差较小、河道较宽(任答4点,每点1分,共4分)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明显夏汛;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缓。
(每点1分,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