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缆火灾的成因电缆火灾事故的成因既有运行因素,又有设计、安装留下的隐患,如设计考虑不周,安装时没有按照防火规程要求,未采取足够的安全防火措施,工艺达不到要求等。
此外,职工安全防火教育不够,职工的安全防火意识不强,对安全防火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等,也是造成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说,电缆火灾事故的成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原因两大类。
1 外部因素有统计表明,由于外界火源引起的电缆火灾占总数的75.8%。
外部因素大致有: (1)汽轮机油系统漏油,喷到高温管道上起火,而将其附近的电缆引燃;(2) 制粉系统防爆门爆破,喷出火焰冲到附近的电缆通道上而将电缆引燃; (3) 锅炉房架空电缆上积聚煤粉,又靠近高温管道,引起煤粉自燃而将电缆引燃;(4)充油电气设备故障喷油起火,油流入电缆沟道
而将电缆引燃; (5) 电缆沟、竖井的沟盖板保护罩不严密,电焊渣火花落入而将电缆引燃;(6) 锅炉热灰渣喷出,将附近电缆引燃。
2内部原因由于电缆绝缘损坏引起的火灾占总数的24.2%,主要原因为:(1) 由于电缆过负荷及短路电流作用引起电缆着火; (2)电缆敷设得过于靠近高温管道,而又缺乏有效的隔热措施,使电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容易产生老化,破坏电缆的绝缘,使电缆短路而导致火灾;(3) 电缆隧道、沟道内积水严重,布置较低的电缆经常被水浸泡,容易使电缆绝缘老化引起短路,导致火灾; (4) 不注意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剥开的绝缘部分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太长,使绝缘受潮,致使运行中爆炸、着火。
虽然因电缆自身原因引起的火灾所占比例较小,但由于电力企业中,其动力、控制电缆常以电缆隧道(沟)、电缆夹层、竖井等
方式敷设,而电缆隧道多为地下建筑,初始火灾不易被人发现,因此在电缆隧道里电缆内部原因引起的火灾最具危险性。
2 传统电缆防火技术措施电缆防火阻火主要采取“封”、“堵”、“涂”、“隔”、“包”等传统技术措施。
(1)“封”就是采用防火(耐火)槽盒对电缆进行封闭保护。
槽盒由盒底、盒盖、卡条、密封条等组成。
槽盒的防火阻燃机理是:当电缆敷设于槽盒内时,由于盒体材料的难燃性或不燃性,盒外火焰不至于直接波及盒内电缆;由于盒体结构的封闭性,即使盒内电缆因某种原因着火,也会因氧气得不到补充而迅速自熄。
(2) “堵”就是采用防火堵料与阻火包等防火材料对贯穿墙、楼板孔洞进行封堵;在电缆隧道、电缆沟的适当位置设置阻火墙或阻火段。
(3) “隔”就是采用耐火隔板对电缆进行层间阻火分隔,用耐火隔板隔小防火分隔区间;或用槽
盒、涂料、包带设阻火段进行分隔处理。
(4)“涂”就是采用电缆防火涂料对电缆进行防火阻燃处理。
将防火涂料涂刷于电缆上,当涂料层遇火时会发生膨胀,生成一层均匀细致的蜂窝状隔热层,该层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效果,对防止初期电缆火灾和减缓火势蔓延扩大具有良好的效果。
(5) “包”就是采用防火包带对电缆作防火阻燃处理。
防火包带缠绕于电缆的外护套上后,形成一个密封套,当电缆起火或外部起火时,包带可形成隔热阻燃的碳化层,减缓火焰的传播速度,阻止其燃烧。
实践证明,这些防止电缆火灾的技术措施中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封”、“堵”、“隔”。
那些大量用“涂”、“包”的办法是不恰当的。
因为对电缆大量“涂”、“包”,一是不经济,费工费时成本高,二是对于紧排一起多根电缆很难保证涂刷的质量,而且用于“涂”、“包”的材料时间长了易失
效。
3现代化的防火措施由于传统防火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缆火灾蔓延,往往发现时已烧毁了大量的电缆。
而运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这样现代化的防火措施,可以将电缆火灾扑灭在萌芽阶段,能更有效地防止电缆火灾的发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显示控制器、传输线路及其它辅助设备。
电缆隧道火灾报警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关键在于探测器选型是否合理。
电缆火灾产生物质的量依次为烟、热量及火焰,因而应优先选用感烟探测器,但由于电缆隧道相对湿度大,有时粉尘严重,导致感烟探测器误报警较多而不适用。
感温探测器因其报警准确率高,近年来在电缆隧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尤以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和空气管线型差温探测器,更适合电缆隧道狭长、电缆分层敷设的特点,报警针对性强。
鉴于在电缆火灾原因中,由于电
缆接头爆炸引起的火灾占有一定比例,因而可以对电缆接头实行温度在线监测,以便更早期地报警。
同时电缆隧道内火灾不易人工扑灭,设置固定式自动灭火系统尤为必要。
气体灭火系统(卤代烷、CO2、N2)、水喷雾灭火系统、高倍泡沫灭火系统等在电缆隧道中都得到应用。
卤代烷灭火效率高,但是会造成环境污染,故卤代烷灭火系统不能作为首选方案。
CO2、N2等气体灭火剂主要依靠窒息、冷却等物理作用灭火,但由于CO2等气体灭火浓度大(CO2灭火浓度为30%~35%),使CO2用量大且灭火系统庞大,不适合在电缆隧道内大面积使用。
水喷雾灭火系统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一种,其喷头为旋转式叶片,水通过叶片时,使叶片旋转,形成雾状水喷向被保护区域。
雾状水喷射到火灾区域,受热汽化,产生比原体积大1 700倍的水蒸汽,致使火灾区氧气相
对浓度下降而灭火。
与气体灭火系统相比,水喷雾灭火系统设备简单,灭火介质价格低廉,目前广泛应用于扑灭油浸电力变压器、皮带输送机、电缆隧道等火灾。
高倍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多在600倍以上,可迅速充满防护空间,以全淹没或覆盖方式灭火,泡沫绝热性能好、无毒,可用于扑救电缆火灾。
总而言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减少电缆火灾事故必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狠抓防火措施落实和火灾隐患整改,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缆着火和延燃的可能性,这样电缆火灾事故才会得到有
效控制。
1 2
ﻪ
电力企业分包施工安全协议
乙方
为明确施工中甲乙双方的安全责任、权利、义务,经双方协商,签订本安全协议。
乙方自愿参加甲方的工民建工程施工,变电站的新建、扩建、改造工程的施工等。
一、甲方的安全责任、权利、义务
1、向工程派出甲方代表,在变电站内施工,即为工作负责人;
2、监督乙方进行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学习培训,并检查安全培训的结果;
3、工作前对乙方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4、在有危险的电力设施区域内作业,要求乙方制定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
5、在开工前要向乙方收取安全施工保证金,按工程规模的大小收三千至一万元。
6、有权制止任何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开展查禁违章工作,罚金从安全施工保证金中扣除;
7、有义务给乙方提供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工作环境。
8、做好安全措施,设监护人(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二、乙方的安全责任、权利、义务
1、认真学习、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必须组织严格的统一考试,考试内容须经甲方认可,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工作,并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相应的档案。
2、开工前必须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较底,让施工人员掌握工程特点及施工安全措施;
3、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建筑业安全规定》等的有关规定和甲方安全生产的规定;
4、自觉接受甲方单位的监督和指导,对甲方单位安监部门提出的意见,必须及时整改。
发生人身事故或危机生产运行的不安全情况,必须报告甲方单位。
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有权拒绝能对本人身心造成
严重伤害潜在危险的作业;
6、施工中要做到遵章守法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努力追求零伤害、零损失、零事故
7、有义务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确保甲方的安全生产;
8、自身的条件不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时,向甲方书面说明。
三、违约责任
1、执行合同中有关违约处理的规定;
2、拒绝无潜在危险作业的行为视为违约;
3、发生违章事件,执行甲方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4、对违章施工造成的各种事故负完全责任,并承担全部损失。
四、执行规程
1、双方在履行合同时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省集团公司、龙南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相关规定。
2、本安全协议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