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
非磺酰脲胰岛素促泌剂(x格列奈)
主要作用:智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空腹时对胰岛素和血 糖影响甚微。 不良反应: 1. 低血糖(很轻) 2.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痛、腹泻 3. 体重增加
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
噻唑烷二酮化合物(xx列酮)
主要作用: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骨骼肌、脂肪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TG、LDL,升高HDL
补充:不导致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xx列汀)
主要作用:抑制DPP-4水解GLP-1,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偶见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血管炎、血管性水肿、剥脱性
皮炎等)
补充:不导致低血糖,不增加体重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的分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大环内脂类 ➢林可酰胺类 ➢多肽类 ➢喹诺酮类 ➢抗真菌药 ➢抗结核药
抗菌药物的分类
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1-5代头孢(头孢xx)
主要作用: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不良反应: 1. 肾毒性:第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唑林)有潜在肾毒性 2. 双硫仑样反应 3. 大剂量应用时可发生中枢神经中毒症状(抽搐) 4. 过敏反应:与青霉素存在交叉过敏现象 5. 维生素k减少,凝血障碍。
主要作用:抑制细菌细胞壁糖肽链的合成。 不良反应: 1. 肾毒性、耳毒性 2. 静脉滴注过快可引起红人综合征 3. 血栓性静脉炎
抗菌药物的分类
多肽类(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F
主要作用:①: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②抑制细菌核糖体30s亚基合成 蛋白质。 不良反应: 1. 明显肾毒性 2. 周围神经炎、神经肌肉阻滞 3. 静脉炎 4. 过敏反应:皮疹
血液系统:①几乎所有的NSAIDS都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出血时间延长。 ②:保泰松、吲哚美辛还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呼吸系统:阿司匹林哮喘。
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
如何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 1、有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史的患者用选择性cox-2酶抑制剂(尼美舒利、塞 来昔布、依托考昔) 2、有心血管疾病(无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史)的患者用非选择性cox酶抑制 剂,洛索洛芬、布洛芬。
常用于青霉素过敏替代治疗
抗菌药物的分类
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主要作用: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2. 伪膜性肠炎(发生率较高,可能超过2%) 3.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呼吸抑制)
抗菌药物的分类
多肽类(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抗菌药物的分类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阿洛西 林等
主要作用: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以皮疹最为常见、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 毒性反应:青霉素肌注局部可发生周围神经炎(少见) 郝氏反应:用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梅毒、或其他感染时可由症状加 剧现象,称为“郝氏反应” 二重感染(所有抗菌药物都可引起二重感染)
调血脂药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 主要作用:降低总胆固醇、LDL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消化不良、腹痛、恶心 神经系统:头痛、失眠、抑郁
常见
转氨酶升高:0.5%-2%的患者
肌病:5%患者可发生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
调血脂药的不良反应
贝特类:非诺贝特、吉非贝特、苯扎贝特、 主要作用:降低TG和VLDL 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的分类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依替米星、卡那霉素、奈替米星、
异帕米星 主要作用: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不良反应: 1. 肾毒性 2. 耳毒性 3.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重症肌无力禁用) 4. 其他:血清转氨酶升高、周围神经炎、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
炎等
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见典型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非选择性cox酶抑制剂长期使用消化道溃疡及 出血发病率较高。
肝损伤:几乎所有的NSAIDS类药物都可以导致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和双氯芬酸 钠长期大量使用可致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
肾损伤:NSAIDS可致肾损害主要变现为急性肾衰、肾病综合征、肾乳头坏死。 (由以65岁以上老年人需注意)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xx普利:卡托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
常见:头痛、头晕、低血压、皮疹。 最典型:刺激性干咳(以卡托普利最常见) 长期应用可导致血钾升高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xx沙坦/x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
常见:头痛、头晕、低血压 长期应用可导致血钾升高 本类药物不引起刺激性干咳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利尿药: 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依普利酮) 不良反应: 1. 水电解质紊乱(高血钾) 2. 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困倦、精神紊乱 3. 性激素样副作用(男性乳房女性化、性功能障碍、女性体毛增多,
停药可消失;该不良反应依普利酮比螺内酯轻很多)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利尿药: 四、肾小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抑制剂(氨苯蝶啶) 不良反应: 1. 水电解质紊乱(高血钾) 2.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
不良反应: 1. 低血糖(与胰岛素促泌剂合用明显) 2.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痛、腹泻 3. 体重增重和水肿较常见
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
双胍类(二甲双胍)
主要作用:①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② 抑制肝糖原异生;③抑制胃肠道吸收葡萄糖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口腔金属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常见不良反应
①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不良反应:眩晕、疲倦、嗜睡、心动过缓、诱发哮喘发作(普萘洛尔)
② α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特拉唑嗪 不良反应:眩晕、疲倦、嗜睡、首剂现象直立性低血压(由以哌唑嗪最常 见) ③α、β受体阻断剂(拉贝洛尔、卡维地诺) 不良反应:眩晕、睡眠紊乱、心动过缓、直立性低血压
高。 3. 可能促进胆结石的发生
调血脂药的不良反应
烟酸类(阿昔莫司) 主要作用:降低LDL、VLDL、Lp(a)(目前唯一)、升高HDL (最强的降脂药)
1. 胃肠道:最常见,发生率为5%,恶心、呕吐、腹泻。 2. 转氨酶升高:较少见且轻微,但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时发生率和程度增
高。 3. 可能促进胆结石的发生
抗菌药物的分类
喹诺酮类:xx沙星
主要作用:作用于细菌的DNA旋转酶,影响细菌DNA的合成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2. 过敏反应:皮疹、光敏反应 3. 神经兴奋(癫痫患者禁用) 4. 跟腱炎、跟腱断裂 5. QT间期延长-莫西沙星 6. 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莫西沙星最为明显)
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排钾利尿药合用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主要成分: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硫酸双 肼屈嗪,利血平。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 不良反应: 1. 最常见为口干、便秘 2. 中枢神经:头晕、昏睡(驾驶员慎用) 、精神抑郁 3. 抑制胃酸分泌
不作为一线降压药,其他适应症为:高血压急症、偏头痛、痛 经、阿片戒毒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主要作用: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2. 影响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孕妇、哺乳期、8岁以下儿童禁用) 3. 胃中枢神经系统:偶可导致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表现为头痛、呕吐、
等症状。
抗菌药物的分类
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
主要作用: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不良反应: 1. 骨髓抑制,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 灰婴综合征 3. 肝毒性(原有肝病患者有引起黄疸、肝脂肪浸润、甚至急性肝坏死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讨论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均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Fra bibliotek 该如何选择?
①美托洛尔为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引起头晕、头 痛等症状;比索洛尔为水溶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引 起上述中枢症状。
②美托洛尔半衰期较短,需一日2-3次;比索洛尔半衰 期较长,一日一次即可。
③美托洛尔经肝代谢,肝功能不全应减量,肾功能不全 无需调整剂量; 比索洛尔50%经肝脏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物由肾脏排泄, 剩余的50%以原型经肾脏排泄。故肝、肾功能不全均应 减量。
1. 胃肠道:最常见,发生率为5%,恶心、呕吐、腹泻。 2. 转氨酶升高:较少见且轻微,但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时发生率和程度增
高。 3. 可能促进胆结石的发生
调血脂药的不良反应
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 主要作用:主要降低TC和LDL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最常见,发生率为5%,恶心、呕吐、腹泻。 2. 转氨酶升高:较少见且轻微,但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时发生率和程度增
味。 2. 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水平,从而降低体
重。
补充:二甲双胍只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对正常人 血糖无影响。
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主要作用:抑制淀粉、麦芽糖、蔗糖等多糖水解而无法被肠道吸收。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胃肠功能紊乱,尤其是腹胀。 2. 大剂量可引起转氨酶升高,但不伴有肝功能改变,停药可恢复。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利尿药: 一、袢利尿药(呋塞米、托拉塞米) 不良反应: 1. 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钠、低氯、低镁等) 2. 高尿酸血症 3. 过敏(磺胺类药物过敏禁用) 4. 耳毒性(尤其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利尿药: 二、噻嗪类及类噻嗪类(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不良反应: 1. 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钠、低氯、低镁等) 2. 高尿酸血症 3. 过敏(磺胺类药物过敏禁用) 4. 代谢变化(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血糖血脂均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