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饲料在不同阶段的饲料组成_母牛饲料饲养与使用
母牛是繁衍小牛的关键,所以母牛的成长健康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成年牛的个头体型都比较大,这与基因有关,但也与喂食的饲料有关。
母牛所吃的饲料在不同的阶段饲料的组成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能够让母牛更好的成长。
那么母牛的饲料饲养与使用方法都要特别注意,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母牛饲料-不同阶段的饲料组成
母牛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营养物质不同,饲料组成也就各有千秋,但总的原则是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过多机体吸收不了,造成浪费和经济损失;过少达不到机体需求,影响生长发育。
现将不同阶段的饲料组成简单叙述如下。
犊牛的饲料组成
犊牛是指出生后到断乳的小牛,犊牛的月龄主要取决于哺乳时间的长短,哺乳期一般为3个月~6个月,犊牛生后初几天,由于各种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低,适应力较弱,消化道黏膜容易被细菌穿过,皮肤保护能力差,神经系统反应不足。
犊牛的饲养按其生理特点分初生期和哺乳期两个阶段,初生期为犊牛生后1天~5天,这一时期主要喂养初乳,因为初乳中比常乳的干物质多,营养丰富,特别是蛋白质比正常奶高4倍,比白蛋白及球蛋白高10倍,所以犊牛出生2小时内吃上初乳,而且愈早愈好。
哺乳期除喂常乳外,开始进行补饲,特别是植物性饲料的补给可促进胃肠和消化腺发育,尤其是对瘤胃的发育。
补饲的营养水平高,犊牛的生长发育快。
反之营养水平低,发育延缓。
大量补饲高营养饲料,虽增长快,但不利于瘤胃发育,同时培育成本也高。
补饲前10天喂干草,让其自由采食,从20天后开始补喂多汁饲料,2月龄以后喂青贮料,同时为预防下痢补饲抗生素。
犊牛混合精料的参考配方如下:玉米35,豆饼35,麦麸27,骨粉1,食盐1,添加剂1。
育成牛的饲料组成
犊牛6月龄断奶后就进入育成期。
刚断奶的牛由于消化机能比较差,要求粗饲料的质量要好。
育成牛是小牛生长快的时期,要保证日增重0.4千克以上,否则会使预留的繁殖用小母牛初次发情期和适宜配种年龄推迟。
育成牛日粮以青粗饲料为主,可不搭配或少搭配混合精料;在枯草季节应补喂青干草、青贮料,并适当搭配混合精料。
育成牛矿物质非常重要。
钙、磷的含量和比例搭配合理,同时也要注意适当加微量元素。
育成牛舍饲的基础饲料是干草、青草、秸秆等青贮饲料,饲喂量大约为体重的1.2~2.5,视其质量和大小而定,以干草为好,在此时期,以适量的青贮之类的多汁饲料替换干草是完全可以的。
替换比例应视青贮料的水分含量而定。
水分在80以上的青贮料替换干草的比例为4.5∶1,水分在70替换比例可以为3∶1,在早期过多使用青贮饲料,则牛胃容量不足,有可能影响生长,特别是低质青贮料更不宜多喂。
12月龄以后,育成牛的消化器官发育已接近成熟,同时母牛又无妊娠或产乳的负担,因此,此时期如能吃到足够的粗料就基本上可满足营养需要,如果粗饲料质量差时要适当补喂少量精料,以满足营养需要。
一般根据青贮料质量补1千克~3千克精料。
育成牛参考饲料配方如下:玉米62,糠麸15,饼粕20,骨粉2,食盐1,另外每千克混合精料添加维生素A3000IU。
空怀母牛的饲料组成
空怀母牛饲养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牛有中上等膘情,提高受胎率。
繁殖母牛在配种前过瘦或过肥常常影响繁殖性能。
如果精料过多而又运动不足,会造成母牛过肥,不发情。
但在营养缺乏、母牛瘦弱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母牛不发情。
因此在舍饲条件下饲喂低质粗饲料,在冬春枯草季节,应进行补饲。
对瘦弱母牛配种前1个月~2个月要加强营养,增加补饲精料以提高受胎率。
参考配方如下:玉米65,麦麸15,糠麸18,食盐1,添加剂1。
哺乳期母牛的饲料组成
哺乳期母牛的主要任务是多产奶,满足犊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要,哺乳母牛根据泌乳规律可以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末期4个阶段。
泌乳初期通常指母牛产犊后10天~15天的阶段。
此期母牛身体处于恢复状态阶段,产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促进代谢物排出。
产后2天~3天喂给易消化的干草,适当补饲以麦麸、玉米为主的混合精料,控制喂催乳效果好的青饲料、蛋白质饲料等。
产犊3天~4天后可喂多汁料和精饲料,精料喂量每天不超过0.5千克~1千克,增加量不宜过多,对于体质较弱的母牛在产后3天喂给干草。
如果体质健康,产犊后天就可喂给少量多汁料,6天~7天精料喂量可恢复正常水平。
泌乳盛期是指母牛产奶量多的阶段,大致在产犊后16天至3个月。
这个时期母牛食欲逐步恢复正常并达到大采食量,对日粮营养浓度要求高,适口性要好,应限制能量浓度低的粗饲料,增加精料的喂量,精粗比例在50∶50,如果日粮能量浓度较低,则可添加植物性脂肪,并适当延长采食时间。
泌乳中期是指母牛产后4个月至乳前2个月的时期。
此期母牛泌乳盛期已过,泌乳量每月下降5~7。
这一阶段母牛采食良好,采食量达到高峰,能从正常饲料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满足自身需要,增加粗料的用量,适当减少精料的用量,将精粗比例控制在40∶60左右。
泌乳末期是母牛干乳前1个月的时期。
此期应尽可能供应粗饲料,适当补给精料,做好干乳前准备,精粗料比例控制在30∶70左右。
母牛哺乳期粗料的参与配方为:玉米面50,麦麸12,豆饼类30,酵母饲料5,磷酸钙0.4,食盐0.9,微量元素和维生素0.1。
妊娠母牛的饲料组成
母牛妊娠后,不仅本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而且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蓄积。
母牛怀孕前几个月,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较慢,其营养需求较少,可以和空怀母牛一样,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精料。
如果有足够的青草供应,可不喂精料。
母牛妊娠到中后期应加强营养,尤其是妊娠的后2个月~3个月,应按照饲养标准配合日粮,以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重点满足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营养需要,蛋白质以豆饼质量好,棉子饼、菜子饼含有毒成分,不宜喂妊娠母牛;矿物质要满足钙、磷的需要;维生素不足可使母牛发生流产、早产、弱产,犊牛生后易发病,再配少量的玉米、小麦麸等谷物饲料便可,同时应注意防止妊娠母牛过肥,尤其是青年头胎母牛,以免发生难产。
母牛饲料-饲养中饲料与使用
饲料主要包括粗、精饲料及一些补充饲料,这是笼统的提法。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配合精料生产已为广大厂商所接受,推出了牛发育(生理)各阶段饲养使用的配合颗粒料、蛋白补充料、犊牛人工乳等产品。
自己加工配料的时代已开始成为过去。
实际上牛饲料多年的矛盾主要是粗饲料,质量差,品
种单纯,没有专有品种,没有稳定的生产基地,就连北京这样奶业发达的城市,至今仍有不少较大牧场(300~400头),靠收购农户的掰棒玉米秸作青贮,靠入冬后的野山草(俗称牙签)来解决粗饲料的问题。
粗饲料应该在奶牛日粮干物质中占50为理想。
靠秸秆、木质化的山草是不成的,提高粗饲料的质量,以及做好不同品种间的搭配。
1.提高质量的方法
首先是建立饲料基地,养多少牛有多少饲料来源,我们的养牛多是“薄利”甚至“亏损”的原因就在于此。
2.其次是适时收割
以营养价值高的苜蓿草为例,营养期收割的干草,每千克干物质喂奶牛可每头日产标准乳20.5千克,初花期收割的干草,每千克干物质只能生产6.8千克标准乳。
到结荚时收割的干草每千克干物质仅生产2千克标准乳。
禾本科牧草收割期以抽穗至开花期为宜。
母牛饲料-喂什么饲料合理,可以增肥
牛生长快慢主要与品种、管理及饲料有关,品种应尽量选择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及利木赞牛等良种牛,管理则要做好卫生消毒、环境温度等给牛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至于饲料则需要根据牛的营养需求合理进行配比饲喂,下面答主则详细介绍一下。
可供牛采食的饲料种类非常多,大致可分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秸秆饲料、糟粕饲料、青绿多汁饲料及添加剂饲料等,我们需要根据牛的营养需求及其他多方面因素对饲料合理进行配比饲喂。
对于育肥期的牛来说,日粮配比精粗比例可为4:6,精饲料可采用玉米63、豆粕22、麦麸8、预混料4、小苏打2、食盐0.8、健胃散0.2进行配比,粗饲料则采用2~3种原料配比到一起,例如青贮玉米秸秆40、酒糟40、稻草或麦秸20。
一般情况下育肥牛日粮干物质量约占体重的2.8左右,例如800斤重的育肥牛一天需要吃22.4斤饲料(干物质量),其中精饲料占40为8.96斤,粗饲料占
60为13.44斤,如果粗饲料采用含水量在60左右的青贮玉米秸秆的话,那么需要33.6斤青贮玉米秸秆才能有13.44斤的干物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育肥牛由于酸性饲料摄入量大且运动少,特别容易出现消化问题,例如瘤胃积食、瘤胃胀气、消化不良、过料等等,因此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和健胃散才可以。
当然预混料同样必不可少,因为饲料搭配无论再合理都不如
放牧牛的营养,添加预混料可为牛补充缺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等。
其次一定要严格把控饲料质量关,饲料不可有腐烂、霉变及异物,不然则会使牛出现中毒或消化问题,严重影响饲料口感、牛的消化吸收及正常生长。
后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以便让牛形成良好的采食及消化规律,当需要添加饲料或更换饲料时一定要逐渐过渡转换,避免出现应激。
当牛采食后1小时应将饲槽内的剩草剩料清理干净,并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这样对保持牛的良好食欲及消化吸收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