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规划结课论文

环境规划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环境工程学号班级: 10605123 姓名:陈世刚指导教师:付尧能源与水利学院摘要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与目前小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内容不适应小城镇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深入幵展小城镇规划的研究。

将生态理论引小城镇规划,幵展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有助于协调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推动小城镇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文对我国小城镇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小城镇规划的核心是生态环境规划,生态必须优先发展,只有加强生态规划,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mall towns produc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t is because that theory and content of small town planning don't adaptto itsdevelopment.lt is necessary to intensive study on small town planning. Theimplement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small towns contributed to the coordina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al relations,at the sametime,promote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the economic andenvironment. Theoretical of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wa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The eco-environmental planning is the core of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Ecology must give priority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 Only by 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woul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small-tow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目录1 . 城镇规划 (1)2 . 现行小城镇规划分析 (2)2.1 小城镇规划步驟的研究 (2)2.2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 (2)2.3 小城镇规划存在的弊端 (3)2.4 进行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迫切需求 (3)3 . 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必要因素 (4)3.1 循环经济 (4)3.2 生态承载力 (4)3.3 可持续发展 (4)4 .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步骤与创新 (5)4.1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步骤 (5)4.1.1 确定任务及目标 (5)4.1.2 调查、收集资料 (5)4.1.3 生态评价 (5)4.1.4 生态功能分区 (6)4.1.5 制定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方案 (6)4.1.6 保障措施 (7)4.2 创新研究 (7)5 . 结论与展望 (8)讨论 (8)结论 (8)展望 (9)参考文献 (9)前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小城镇的发展,是目前农村经济走向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从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不断提速,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我国建国以来城镇发展和建设最快的时期这个过程比发达国家平均快了一倍,由此可见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

建制镇数量从1981年的2173个增加到2009年的19322个,在短短28年的时间里,数量增加了近8陪[3]。

然而在小城镇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小城镇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小城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5]。

针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国家环保总部先后提出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提出了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经济、环境以及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的政策方针,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

当前保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己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们的强烈愿望。

2选题目的及意义2.1理论意义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影响了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进而制约了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7]。

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针对小城镇的生态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相对较少,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一般在市县及其以上城镇、区域等比较大区域范围内展幵。

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现实要求[8]。

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续发展理论及生态学理论,开展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具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1 . 城镇规划何为小城镇规划,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

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我国已经形成一套由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组成的空间规划系列。

城镇体系规划处在衔接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

城镇体系规划既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又是区域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

城镇体系规划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就把小城镇土地规划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在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都十分重视小城镇发展模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发达国家发起的“反城市化”浪潮直接推动小城镇生态规划的迅速发展。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在小城镇生态规划与建设方面己经积累了相当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国外的小城镇的生态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针对不同地区,规划方法有着区别;②加强公众的参与意识;③具体实施规划方案,加大工程实施,确保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④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使规划有效实施。

国内研究进展80年代中期,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写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等有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文章,并提出了对小城镇“类别、层次、兴衰、分布、发展”的十字研究题目[18】。

国内幵始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对于国外来说较晚。

2 . 现行小城镇规划分析2.1 小城镇规划步驟的研究小城镇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对规划区各项建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小城镇的依据。

小城镇规划一般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规划范围小城镇规划是以镇域规划为依据的,因此规划范围应与其相一致。

(2)收集有关的基础资料收集村镇区域规划的资料,包括:规划区村镇体系布局规划资料;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农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资料;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寸0(3)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修正,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基础。

(4)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方案是规划的具体落实,针对小城镇建设的需要,提出各项专项规划,达到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5)汇报方案,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6)绘制相关规划图纸。

2.2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当前我国小城镇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以来,小城镇规划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今小城镇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1)小城镇规划的任务。

综合确定与研究小城镇性质、规模、功能定位、容量、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确定区域会经济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小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小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综合部署小城镇经济、文化、公用事业、防灾等各项建设;统筹解决各项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保证小城镇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结构的科学性,引导小城镇合理发展。

(2)小城镇规划的内容。

小城镇主要针对以下各项进行相应的规划:小城镇用地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小城镇工业区规划、小城镇中心区规划、交通道路规划等。

主要涉及到城镇用地布局、人居环境、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以大力发展经济,重视乡镇企业发展,繁荣小城镇经济为目标。

2.3 小城镇规划存在的弊端从小城镇规划的内容中,不难看出,小城镇采取经济第一的发展策略,不重视生态规划,没有把生态规划看成是小城镇规划的“龙头”。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却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具体规划中普遍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重开发、轻环境的现象,没有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就连必备的公厕亦极少列入规划,特别是引资项目,随着近年来招商浪潮,政府为迎合投资商的需求,不惜牺牲公共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各种污染物排放量随之急剧增加,侵占绿地,由于规划不当,绿地的环境效能低下,生态规划明显滞后于经济规划,忽视环境保护设施的同步规划,使小城镇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己经是影响小城镇形象和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城镇化水平作为衡量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成为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小城镇规划中,过分追求高城镇化率,小城镇工业区规划、小城镇中心区规划作为小城镇规划的重点,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存在乱占滥用林地与草地现象,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态环境规划的缺位,导致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将阻碍小城镇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