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历史名人

广东历史名人

广东历史名人12级旅游英语3班刘淑芬学号:12020200320一、八方才俊南迁岭南赵佗河北真定公元前203年拥兵自立,建立南越国,自命南越武王,定都番禺,在位约67年。

(1)执政期间,注意汉越民族的融合,推广中原先进文化和技术,基本保持了岭南地区的安定,促进了南越经济文化的发展。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1)被贬连州:A、原因:上书宽民徭B、古迹:阳山城北贤令山;崖刻“鸢飞鱼跃”(2)被贬潮州:A、原因:上书《论佛骨表》谏宪宗迎佛骨;B、事迹:a、大兴乡学;b、兴修水利驱鳄鱼;c、正乡音;d、放免奴婢。

C、有关古迹:韩江、韩木、韩文公祠、留衣亭(3)写下《祭鳄鱼文》被收入《古文观止》,成为古文典范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嘉佑二年进士,元佑七年为短命殿学士、翰林学士、礼部尚书(1)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黄州(2)1094年,元佑党人,被贬惠州;贡献:建造水碓和水磨;大力推行江南农民用的秧马;修建了西新桥和东新桥(3)《纵笔》,被诬“讥斥先朝”,被贬儋州;遇赦北归,途经广州,为净惠寺题“六榕‘(4)自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包拯俗称包公,字希仁,庐州合肥人,29岁中进士,初授大理评事(1)治理了西江一带的水患,因地制宜,改造沥湖,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2)为防洪水,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开凿7口井,称“包公井”;(3)为储粮备荒,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端州人民称所在地为“米仓巷”;(4)同时他兴文办学,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在宝月台兴建星岩书院,是为端州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5)1834年,始建的包公楼坐落于砚洲岛东部;(6)宋代百姓建立包公祠来纪念包公;《书端州郡斋壁》。

达摩天竺国王三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1)1500多年前(约在南朝宋明帝至顺帝年间),为传播佛教,达摩禅师历经三年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20年代抵达广州南海县,约在今华林寺所在地“结草为庵”广传衣钵,开中国佛教禅宗之源。

后人把此地称为“西来初地”,沿用至今,该庵被称为“西来庵”;(2)1655年,宋符禅师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庑寮室,并改西来庵为“华林寺”,寺庙中有五百罗汉;(3)“西来初地”不单是中国禅宗文化发祥地、禅宗源头,还是中外文化交汇处之一、外来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一个象征,至今仍影响甚大。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人,我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谥号文忠(1)提倡经世致用之学;(2)道光初年,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在东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3)组织人力翻译西方书报,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开启了研究外国的新风气;(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5)林则徐纪念馆的硝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1)三国时骑都尉;(2)曾为《易注》;(3)最早在岭南举办私学、传播中原文化的教育家之一;(4)有虞苑、柯林之称,后人以“树木树人,功不可没”赞之葛洪江苏句容人,自号抱朴子,(1)东晋时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和医药学家;(2)著有《抱朴子》内外篇(有宗教哲学和科学技术内容,具有史料价值和中国古代化学史价值),《金匮药方》(及节略本《肘后备急方》中有关天花、恙虫病的记载,在世界医学史上是最早的)等;(3)罗浮山隐居36年,有冲虚观、稚川丹灶、洗药池等遗迹陈霸先即陈武帝,字兴圆,吴兴人。

公元557年,建立陈朝,是广东历代王朝中唯一崛起于岭南的封建帝王。

澹归和尚本姓金,名堡,字道隐,号卫公,杭州人。

(1)明末清初曾投南明永历政权参加抗清;(2)被称为南明“五虎”之一;(3)南明灭后,削发为僧,出家广州海幢寺,法号澹归;(4)1662年澹归前往丹霞山创别传寺;(5)著有《路公别传》、《编行堂》前后集,丹霞山顶峰有“别传寺开山澹归释老和尚塔”二、本土才俊耀中华冼夫人南朝梁、陈至隋时岭南俚族首领,高凉人。

(1)主张俚人各部和睦相处,守信仗义;(2)与梁朝的高凉刺史冯宝结婚,后仍为俚人大首领;(3)陈永定二年,被陈朝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4)隋文帝开皇十一年,被册封为谯国夫人。

惠能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新州(新兴)人(1)创立禅宗南派;(2)三大祖庭:光孝寺:瘗发塔、风幡阁南华寺:讲佛37年,创立禅宗南派国恩寺:圆寂之处,“落叶归根”(3)“定慧为本”,直指人心,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成功完成了中国佛教从诠释佛法到创造理论、改变修持方法的转变,使禅宗成为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张九龄唐宰相,政治家,诗人,字子寿,韶关曲江人(1)岭南地区第一个在朝廷里当上宰相的人,“岭南第一人”;(2)有“风度楼”纪念之(已毁);(3)岭南诗派的开山鼻祖:雄直风格;(4)对广东最大贡献:主持开凿了大庾岭路。

余靖字安道,号武溪,曲江人。

(1)北宋杰出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科学家;天圣二年进士,后被迁谪;(2)《海潮图序》是广东第一篇海洋科学论著;(3)曾三度出使契丹,曾用狄青为将军定广西;(4)曾任广州知府、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兼市舶史。

陈献章又名陈白沙,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人,自称白沙子(1)明代哲学家,开创明儒心学先河,著有《白沙子》全集10卷;(2)名震京师的“活孟子”(3)既买锄头又买书,半为农者半为儒(4)遗迹:广州白沙巷;江门白沙祠,碧玉楼;钓台故址;南海神庙“浴日亭”诗碑刻茅龙书体屈大均明末清初诗人、史学家,字翁山,号菜圃,广东番禺人(1)与陈恭尹、梁佩兰为清初“岭南三大家”,现存诗集有《翁山诗外》《道援堂集》《翁山诗略》,曾撰《皇明四朝成仁录》,表彰抗清忠烈;(2)代表作《广东新语》:研究广东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共28卷。

袁崇焕字元素,又字自如,广东东莞水南乡人,明朝杰出军事家,万历三十四年举人,四十七年进士,授福建邵武知县(1)收复了天启初年的失地,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鼓励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2)1626年宁远一站击败努尔哈赤,从此威名大振;(3)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被凌迟冤杀;(4)著有《袁经略集》。

洪秀全太平天国创始人和领袖,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

(1)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百川正歌》等布道诗文(2)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正式称“天王”;(3)1853年,攻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首都邹伯奇清末科学家,字特夫,广东南海县人,生员出身。

(1)近代广东第一位科学家;(2)最突出成就——几何光学、天文学和数学;(3)《格术补》分析了光学原理;(4)1844年制成中国第一部摄影机;(5)“七政仪”《甲寅恒星表》《赤道星图》《黄道星图》;数学方面:《磬求重心术》《求重心说》《对数尺说》等论文;(6)《邹征君遗书》丘逢甲台湾抗日领导者,教育家,诗人,字仙根,笔名仓海。

广东蕉岭人,生于台湾苗栗(1)1889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1894年,统领全台义勇;(2)毕生从事教育,开办学堂上百所,其中1901年由同文书院改办的岭东同文学堂是广东第一所新式学堂;(3)曾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辛亥革命后,任广东军政府教育部长,是晚清“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工悲歌”蜚声诗坛。

黄遵宪清末诗人、维新思想家,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1)响应“诗界革命”,提倡写“新派诗”。

主张诗歌创作“我手写我口”;(2)著作《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3)史诗:《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4)1876年中举人,曾任清朝的日本使馆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国使馆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职。

吴研人近代小说家,原名沃尧,字小允,号茧人,广东佛山人,别号“我佛山人”,曾游历日本(1)小说巨子,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曾创办过《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3)历史小说《痛史》、公案小说《九命奇冤》、言情小说《恨海》、短篇小说《义盗记》、笔记小说《胡宝玉》。

冯如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字九如,号鼎三,广东恩平人(1)1909年在奥克兰成功试飞(2)1910年6月,制造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孙中山叹之“吾国大有人矣”(3)1911年3月,广东飞行公司(4)1912年8月,飞行失事牺牲(5)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詹天佑铁路工程师,字眷城,广东南海人。

(1)1872年考取第一批留学幼童赴美学习;(2)1878年考进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和铁路工程专业;(3)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先后在福建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广东博学馆任职;(4)1888年进入中国铁路公司,指挥修筑多条铁路桥;(5)1905年,出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首创“人”字形路轨,设计开凿隧道新方案(6)1909年后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师、粤汉铁路总理、洛潼铁路顾问;(7)1910年清政府授工科进士第一名;(8)1912年组建中华工程师学会,任会长;1913年任交通部技监;1914年任汉粤川铁路督办。

康有为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领袖、思想家、文学家,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1)1891年以后,在广州创设“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公车上书”最为有名;(2)与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建立强学会,发行《强学报》;(3)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创作,代表诗篇《出都留别诸公》;(4)主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南海先生诗集》;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业绩包括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1)1890年开始探索变法维新之术;1895年协助“公车上书”和组织强学会;(2)1896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3)1898年协助组织保国会,流亡日本后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4)提出“批判、创新、进化”的史学理论,撰写《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里程碑。

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广东香山翠亨村人,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1)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被称为“四大寇”;(2)1894年,成立兴中会;(3)1905年,成立同盟会,11月创办《民报》,提出三民主义学说;(4)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布《就职宣言》《告全国同胞书》,宣布中华民成立;(5)1917、1921、1923年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