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UML建模学号姓名日期2015年06月20日目录第1章需求分析 (2)1.1 系统的功能需求 (2)1.2 用例模型 (3)1.1.1 识别参与者 (3)1.1.2 识别用例 (4)1.1.3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4)第2章静态结构模型 (10)2.1 定义系统对象 (10)2.2 定义用户界面类 (10)2.3 建立类图 (10)第3章动态行为模型 (13)3.1 创建系统顺序图(协作图) (13)3.2 创建系统的状态图 (15)3.3 创建系统的活动图 (17)第4章物理模型 (20)4.1 创建系统组件图 (20)4.2 创建系统部署图 (20)第5章实验总结 (21)第1章需求分析1.1 系统的功能需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为了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而编写,主要面向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测试员、实施员和最终用户。
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推行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是进一步推进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化、电子化控制辍学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生,教师的用来进行对学生成绩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该信息系统能够为师生提供各种管理服务。
(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能够为一定数目的学生提供服务,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唯一的账号,每一个账号包括个人的编号和个人信息,系统通过一个单独的程序为学生提供服务,不需要人员的干预,这些服务包括:查询成绩,修改自己的密码; (2)学生的成绩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录入和修改,或删除,既学生不直接与系统交互,教师代其与系统进行交互,当然教师也可以进行对成绩的查询 (3)而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的是对教师或者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并且管理员还得对本系统设置权限。
或者可以通过师生的唯一账号对成绩进行查询。
对上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域描述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功能性需求:➢学生拥有唯一的个人账户及密码➢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录入➢教师查看学生的成绩➢教学管理员可以修改教师基本信息➢教学管理员可以修改学生基本信息➢教学管理员可以添加教师基本信息➢教学管理员可以添加学生基本信息➢教学管理员可以删除教师基本信息➢教学管理员可以删除学生基本信息➢教学管理员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修改➢教学管理员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删除➢教学管理员可以进行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员可以通过师生的唯一账号对成绩进行查询根据以上分析,给出系统功能图(可选):1.2 用例模型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出系统中的参与者和用例,并建立用例模型。
1.1.1 识别参与者经过对该系统的分析,参与者可确定为: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员1.1.2 识别用例用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员1.1.3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部分主要事件流:①用例编号:001用例名:用户登录用例描述:用户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成绩管理系统参与者:学生和教师前置条件:电子商城正常运行时间后置条件:如果用户登录成功,该用户可进行权限范围内的相关操作;如果用户登录未成功,则终止登陆或者重新登陆。
基本路径:1、用户进入成绩管理系统;2、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用户提交输入信息;4、系统对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有效性检查;5、系统记录并显示当前登录用户;6、用户进行权限范围内的相关操作;7、系统允许进行权限范围内的相关操作操作;扩展点:用户的账号或者密码错误1.系统弹出提示信息错误的窗口2. 用户离开或重新登陆②用例编号:002用例名:学生成绩查询用例描述:学生在浏览过程中,选中相应操作,并将其添加到购物车中参与者:学生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时间后置条件:若学生登陆成功,且成绩查询无误,则该学生可以关闭该窗口,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其他相关操作;如果购物用户登录不成功终止操作。
基本路径:1、系统确认用户已登录;2、学生浏览想要查询的成绩;3、确认成绩无误,关闭该窗口;4、若成绩有误,直接向系统提出修改申请5、由系统进行数据库查询,核实成绩,把修改结果反馈给学生6、系统提示已批阅申请7、学生再次查看成绩,确认无误8、退出系统或进行其他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③用例编号:003用例名:教学管理员修改用户信息用例描述:教学管理员修改相应用户信息参与者:教学管理员前置条件:学生成绩管理正常运行时间后置条件:若教学管理员登陆成功,且相应用户信息存在,则管理员可以修改相应用户信息;否则,教学管理员不可以执行该操作。
基本路径:1、教学管理员进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后台;2、学生成绩管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学生成绩管理提交验证信息;4、系统对教学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有效性检查;5、教学管理员进入用户管理界面;6、教学管理员搜索相应用户,点击修改按钮;7、教学管理员进入用户信息修改界面;8、教学管理员修改用户信息;9、教学管理员提交修改后用户信息;10、系统输出修改成功提示;④用例编号:004用例名:教师录入学生成绩用例描述:教师录入相关学生的成绩到系统参与者:教师前置条件: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后置条件:若管理员登陆成功,则教师可将相关学生的成绩录入到系统;否则管理员不可执行该操作。
基本路径:1、教师进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2、教师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教师提交验证信息;4、系统对教师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有效性检查;5、教师进入成绩管理界面;6、教师点击录入学生成绩按钮;7、教师进入成绩录入界面;8、教师输入相应成绩;9、教师提交信息;10、系统输出添加成功提示;该系统涉及到的用例图主要有:系统用例图、学生用例图、教师用例图、教学管理员用例图(1)系统用例图:学生有用户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登陆系统的权限;教师有用户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登陆系统的权限;教学管理员具备所有管理的权限。
具体用例图如下所示:(1)学生用例图(2)教师用例图:教师通过成绩管理可进行成绩的录入并查看学生成绩,通过教学管理可进行历年数据查询和个人课表查询等,通过用户管理可以查看个人基本信息和注销登录、修改密码。
见下图:(3)管理员用例图:可进行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系统设置、用户管理。
具体如下图所示第2章静态结构模型进一步分析系统需求,发现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是面向对象[7]分析的基本任务。
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主要用类图和对象图描述。
2.1 定义系统对象系统对象的识别可以通过寻找系统域描述和需求描述中的名词来进行。
2.2 定义用户界面类通过对系统的不断分析和细化,可识别出下述界面类、类的操作和属性。
2.3 建立类图识别出了系统中的类后,还要识别出类间的关系,然后就可以建立类图了。
实体类图:边界类图:第3章动态行为模型系统的动态行为模型由交互作用图(时序图和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描述。
3.1 创建系统序列图(协作图)描述系统用例的主要场景的序列图(协作图)如下所示。
学生序列图:教师序列图:管理员序列图:3.2 创建系统的状态图学生状态图:管理员状态图:教师状态图:3.3 创建系统的活动图学生活动图:管理员活动图:教师活动图:第4章物理模型4.1 创建系统组件图4.2 创建系统部署图第5章总结这次我做的是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了协作图、序列图、状态图、活动图、类图、用例图的构建,通过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了解了该系统的建模思路、用例的事件流描述加深了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概念、通过这次成绩管理系统的建模熟练了图形的画法等操作。
这次实验在学习和运用中度过,实验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对图形画法的不熟练,对建模思路的不明确,对建模时工具的认知不够,这些都降低了这次实验的进度,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教材和请教同学得到解决。
经过上机实践学习,使我对UML统一建模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要想学好它要重在实践,要通过不断的上机操作才能更好地学习它,通过实践,我也发现自己的好多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对活动图步骤的安排,时序图消息的发送是否需要函数,类图的抽象,组件图如何建立……回顾起此次UML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我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这次建模不仅收获了专业上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思路的扩展,通过这次建模相信以后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加贴合实际的需求做出符合实际符合社会需求的设计。
因为知识的有限和时间的局限,这个成绩管理系统或多或少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已经用自己所学只是尽量的完善它,如果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希望老师给予改正完善的机会。
最后,在这次实验我想感谢来自同学耐心的讲解和老师详细的答惑。
参考文献:《UML系统建模基础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