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书院制

什么是书院制

什么是“书院制”?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安交大书院制简单的说,学院管学习,书院管生活。

交大的学院现在有理学院、电气、能动、电信、机械、软件、材料、生命、经济、人文、管理等等,学院负责安排课程、考试等于学习相关的东西。

书院有八大书院,分别是仲英、彭康、南洋、文治、励志、崇实、宗濂、启德,宗濂书院和启德书院在西校区。

书院是住宿单位,负责宿舍管理、组织课余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2008-09-19 14:25新华网西安电(记者许祖华)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模式,通过推行本科新生住宿"书院制",以生活社区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明显改善了新生入校后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以及懒散问题。

--让大学新生加强自我管理2006年9月,西安交大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成立了彭康书院,对新进校的本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让3200多名不同专业的新生统一进入这个书院,在一、二年级通识教育阶段增加交流,自我管理,共同成长,两年后,再回各自的学院接受专业课程的训练和培养。

今年,西安交大又成立了文治书院和宗濂书院,共有3900余名新生入住。

据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丘进介绍,西安交大推行"书院制"主要考虑到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与环境的跨越,使一些学生在考上大学以后主观上放松了要求。

主要表现在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漠,公德意识差等。

此前,学生进校后都分到自己所在的学院里,由学院的辅导员对他们进行日常管理。

管理方式与高年级学生基本相同,不能体现新生的特殊性。

高校学生发生留级、退学等事件,往往是大一就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现象。

因此,在新生中开展大学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学习辅导、习惯养成等系统的育人计划,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

--从古今中外书院制中得到启示中国古代书院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教育注重讲明义理,在教育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书院名儒学者治学注重求实、创新,在治学风格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书院中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

在香港中文大学,学系负责"学科为本"的教学,书院负责"学生为本"的教学,通识教育多由书院承担。

中大下属四个书院皆十分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

如新亚书院就十分重视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求知的兴趣、敏锐的触角、冷静的分析以及团队精神。

逸夫书院的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学生要走出自己专业的局限,学会欣赏和了解其他学科的观点,开阔视野,重视让学生在学习参与及各类活动过程中体悟人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

联合书院则一直强调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其通识教育的三大目标,即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建立,学问领域的均衡汇通,独立思考和处事应变能力的提高。

在目前欧美教育发达的国家,"住宿学院制"是最主要的住宿管理模式。

"住宿学院制"是耶鲁大学教育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耶鲁大学的归属感,而且有效实现了德育、智育、综合素质的培养。

耶鲁校方也自豪地认为"住宿学院制"让耶鲁学生既感受到了大学校的气魄,也感受到了小学院的亲密。

哈佛大学的新生进入哈佛学院集中住宿,住宿学院内设有教授工作与起居室,咖啡厅等学生公共活动场所,定期组织特色活动,老师学生亲密接触,是学生成长、交流、自我管理的重要社区。

在国外,越是著名的大学,越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要求也越严格、越具体。

住宿学院以大学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命名,有助于学生产生对学院和学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居住生活的场所,住宿学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小型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了学生间的交往,有利于形成集体合作的氛围,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会产生积极影响;住宿学院精细的管理、完善的设施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知识以外的能力素质培养。

--书院成为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说,西安交大设立书院,不是单纯地回到过去,也不是简单地模仿欧美的大学书院制,而是赋予书院新的内涵,它是一种学生社区的新形式,是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

学生在本科期间不仅是专业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书院的学生和主人,参与书院的自主管理。

书院倡导的是一种文化,用爱心和善意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西安交大的书院制通过建立严格的校园生活制度、建设温馨活跃的校园生活氛围、开展科学的领导力培养计划,对学生实施军训、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学习辅导、习惯养成、公民素养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

西安交大的彭康书院由4栋相邻近的学生公寓组成,设院长、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并配有若干常任导师和兼职导师。

彭康书院对入住学生的作息时间、宿舍卫生、个人行为与礼仪规范作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学生早上统一起床出操,晚上统一熄灯。

同时,还给每个学生制作了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方面评分的品德操行卡。

书院的常住导师和学生同住同吃,与每一位学生谈心,并辅导他们的学习。

书院要求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性格特征、家庭经济状况等具体情况,制订并实施工作计划。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主要采取个别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主动与学生保持联系,一个月至少和学生面谈一次。

书院常任导师南亚娟说"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更多地强调个性发展,书院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统一活动,有利于相互交流,增进集体合作氛围。

"彭康书院经过一年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书院的学生入学以后很快适应了大学的生活环境,上课出勤率、体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往年同级学生,课程考核的不及格率也大大降低。

西安交大电气学院611班学生缪金说,书院的管理比高中松点,比大学高年级同学紧点,对于刚走进大学校园独立生活的学生来说,这个过渡阶段很有必要。

计算机65班学生张燕蓉认为,书院管理的最大特点是"规律性",帮助同学们在大学生活的开始,就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习惯。

书院生活可以让我们与同年级的同学很好的交流,我们之间心理差距小,有同步的、相似的成长过程,容易相互学习促进。

书院举行的"感知父母恩,报答社会情"活动,让父母们收获了孩子成长的惊喜。

书院还积极推行以党员为基础的活动,要求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来源:新华网)2007年12月03日*************************************************************************交大推行管理新模式“书院制”培育素质人才西部网讯(记者樊婷婷)9月17日晚,一台学生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拉开了西安交通大学“新生文化月”活动的序幕,这次活动是西安交大“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学生文化创新的一次集中展现。

西安交通大学“新生文化月”旨在为大一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新生能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引领大学生活潮流。

此次“新生文化月”由名家讲坛、新老生经验交流会、新生杯体育比赛系列、精品电影节等活动组成,完全由学生自发组织组办。

今晚举行的的活动开幕式在交大医学院大型体育馆内举行,西安交大学生会为现场的数百名新生组织了相声、独唱、歌舞等精彩纷呈的表演。

书院制源自耶鲁主推素质教育虽然很多人都有大学生活的经历,但大学里的“书院制”对他们来说还是个新鲜事儿。

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的工作人员陈勇。

据他介绍,书院制是引用古代书院的名称,借鉴国外耶鲁大学传统教育“住宿学院”住宿管理模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式学生管理模式。

它与普通大学的管理区别主要在于“书院制”管理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更关心学生的生活,其次才是学生技能的培训。

不是以往的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能力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使学生在心灵,智慧,品德等方面综合发展。

每个书院一个健身房不同专业可交叉住宿据西安交大宗濂书院的一位大二学生讲,西安交大把书院建设的就像一个学生之家,在阅览室、活动室、电脑室、会议室,咖啡屋等学生活动设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还在每个书院都建立一个健身房供大家锻炼身体,使每个学生对学校都有种归属感。

这位同学告诉记者,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交叉住宿。

这就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的沟通了解到专业以外更多的知识,成为综合型人才,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类老师贴身为学生提供帮助记者了解到,在西安交大,有三类老师专门负责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服务:一种是常住教师,他们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及心理困扰方面的问题;其次,还有专门为大学生解决学术困难的常住教授。

学生们有什么问题不出宿舍大门就可以得到详细的讲解;最后一种是兼职老师,主要是学生担任,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拥有换位体验,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将开设“论语”、“史记”课程西安交大启德学院的陈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将在未来设立经典学科,开设“论语”,“史记”等课程,使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结合现代文化,思考出人生哲理。

让书院成为学生的“心灵之家”背景资料:“书院制”在欧美教育发达的国家,“住宿学院制”是目前最主要的住宿管理模式。

它是耶鲁大学教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宿学院制”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耶鲁大学的归属感,而且能够实现对学生德育、智育、综合素质的培养。

耶鲁校方曾自豪地称“住宿学院制”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大学校的气魄,也感受到了小学院的亲密。

此外,在哈佛大学也有同样的管理模式:新生在进入哈佛学院后集中住宿,住宿学院内设有教授工作与起居室,咖啡厅等学生公共活动场所,定期组织特色活动。

老师学生亲密接触,是学生成长、交流、自我管理的重要社区。

在国外,越是著名的大学,越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要求也越严格、越具体。

住宿学院以大学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命名,有助于学生产生对学院和学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居住生活的场所,住宿学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小型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了学生间的交往,有利于形成集体合作的氛围,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会产生积极影响;住宿学院精细的管理、完善的设施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知识以外的能力素质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