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龟的饲养与管理
饲养管理
(1)分级分池放养有繁殖力的亲龟,每平方米面积放养1组(每组
1公2母):中龟,每平方米可放养3组;小、幼龟,每平方米可放
养5-10组,稚龟,每平方米养11-20组。
不同大小规格的龟要分池养,不可混养,以免大龟抢食而致使小龟吃不饱而影响生长,甚至
大龟吃小龟。
(2)定点、定时、定量投饲自然条件下养鳄龟,冬季不喂饲料。
初春开始喂每天一次,初冬也喂一次,均中午喂。
春未到深秋这段
时间是龟吃食旺季,每天投喂二次,第一次上午9时左右,第二次
傍晚喂,上午喂饲料总量找40%,傍晚60%。
饲料投在斜坡上或池子
角落边,亦可斜坡边水不设一条木板用于入食,一旦固定地方投食
后不要经常变动。
投入饲料在90-150分钟内吃完为度。
如吃不完,
下次可少投些。
大龟多喂些,小龟少投些,小龟少投些,一般饲料用
量龟体重的3-9%之间,春秋食量少,夏季食量大。
饲料品种多,如
新鲜小鱼虾、螺、蚌、蚬、昆虫、蛾子、蚯蚓、蚕蛹、猪羊牛马兔
鸡内脏和下脚料均可,配合饲料也可以。
大的要切小,硬的要浸胖
后喂,生熟均可。
小幼龟要多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并尽可能切细碎些。
不喂变质饲料。
也要适当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和果蔬菜饲料。
(3)定时换水、消毒平常在大面积饲养中,池水不易变质,可以
20-50天换一部分水,如几十平方米以内水池要10来天换一部分水,10平方米以内池子,水质多变,应在5-7天换一次水,不要全部换,透明度保持10-20厘米即可。
如水实在很脏,可以2-3天换一部吩水。
冬季换水间隔期可以延长二倍以上时间,并且注意换出量少些,换人量也少些,以免因新旧水体温度差异过大刺激冬眠龟,原则上
可以尽量少换水。
但小水体范围要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换水时间及量。
如果用桶盆养的,冬季也可全部换水,如水温相差过大时,可
加入适量热水,使新旧水温接近为宜。
而夏天就不讲究了,可以随
便换水的。
鳄龟生命力强,一般不见严重病害。
偶有小病,防止侵
入龟体引发炎症。
所以要求每20-30天左右对池水用10ppM漂白粉
消毒,此浓度对龟无害。
容器养龟的,也用同样浓度消毒。
(4)夏冬季特别护理夏季大伏前后气温较高,有的地区野外气温
超40℃,地表温度超60℃,水面温度超45℃,此时节,要加深池水,千万不要浅于30厘米,露天池子要遮荫五分之一以上或池内放
养浮萍等水草之类降温,也可在池边植几棵树。
尽量保持水温不超45℃,实在没法降温的,可注入井水或其它池、河、荡、湖内的下
层水或自来水,也是相当有效的降水温方法。
冬季,在水温1℃以
上是安全的,零下2℃时在冰下的龟经一周也不死亡,但早晨要把
冰层打碎,要盖上塑料膜保暖。
也可把龟移入室内容器中越冬,长
期在1℃以上即可安全渡过冬季。
(1)特征鳄龟长相奇特,观赏价值颇高。
粗看酷似一条鳄鱼,头
锥形,伸出体外,不能全部缩人背壳里,脖短而粗壮,颈背长有褐
色肉刺。
眼细小,嘴巴上下颌较小,吻尖。
尾巴长而尖,两边具棱,棱上长有肉突刺,尾背前边三分之二处有一鳞皮状隆起棱脊,并呈
锯齿口状。
背壳很薄,上皮棕褐色为主,偶尔棕黄色,背部具有三
条模糊棱,棱上又分成数块丘状单元菱突,并有放射状斑纹,后缘
呈齿状。
腹部白色,偶有小黑斑点,幼时黑色。
四肢粗壮,肌肉发达。
爪子尖而有力,善爬行。
(2)习性鳄龟生长在温带、亚热带地区,长年喜栖息在淡水中,
野外时,冬季常挖岸洞群居。
水质pH值6.3-8范围内均可生存,喜
食水中小动物和部分水草,有时上岸觅食,亦吃陆上小动物,死活
均食之,偶尔吃些鲜嫩草叶及瓜果类,因此是杂食动物。
食性也因
饲养条件不同而有异。
食量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有多少,一般是其自
身体重的3-7%之间,有时可达9%以上。
人工饲养时,喂以膨化颗粒
饲料也很爱吃。
鳄龟适应性较强,属变温动物,耐高温又耐低温,
在3-45℃水温内都可生存,但以20-38℃内最活跃,又以28-31℃
生长最快,15℃以下时入冬眠,极少活动,13℃以下全部冬眠,据
试验,在零下5℃水中的冰层下不致冻死;在1℃以上条件下安全无恙。
饲养中能保持3℃以上更有利于龟冬眠,不损耗体力,可保持
健康安全越冬。
鳄龟生性活泼,把其掀翻在地,不到一秒钟,立即
自行敏捷地翻转身来。
鳄龟喜欢安静环境中栖息,一旦惊动它,会马上跑得无影踪。
但对声响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