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风电场群风电场布局间距的模型

大型风电场群风电场布局间距的模型

第3 高 原 气 象 1卷 第6期 V o l . 3 1 N o . 6 , 2 0 1 2年1 2月 D e c e m b e r 2 0 1 2 P L AT E AU ME T E O R O L O GY ] ( ) : 陈伯龙 ,高晓清 ,左洪超 ,等 .大型风电场群风电场布局间距的模型研究 [ J .高原气象 , 2 0 1 2, 3 1 6 1 7 4 6-1 7 5 2.
[ 8]
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
;定稿日期 : 2 0 1 1 0 5 1 3 2 0 1 1 1 2 2 0 收稿日期 : - - - - ;中国科学院 “ 科技支甘 ” 工程项目 “ 甘肃酒泉风能预报集成研究 ” 西部之 光 ” 人才计划联合学者项目“ 甘肃省风能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 “ 资源精细化评估研究 ” 共同资助 ,男 ,甘肃陇西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边界层气象学研究 . : 1 9 8 2- ) E-m a i l c h e n b l 0 6@ l z u. e d u. c n 作者简介 :陈伯龙 ( : E-m a i l x a o l z b. a c . c n * 通讯作者 :高晓清 . @ q g
大型风电场群风电场布局间距的模型研究
1 2 3 陈伯龙1-2, 高晓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左洪超 , 汪宁渤 , 刘
磊1
(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2.兰州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3.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 ) 文章编号 : 1 0 0 0 0 5 3 4 2 0 1 2 0 6 1 7 4 6 0 7 P 4 2 5. 6 3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A
1 引言
风能是一种新兴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是化石燃 料最为重要和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 。 在全球变暖和 节能减排的影响下 ,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风能和 发展风力发电
摘 要 :利用边界层理论和梯度输送原理 ,依据动量 守 恒 定 律 ,在 大 气 中 性 层 结 条 件 下 建 立 了 风 电 场 的动量吸收模型和风电场下游的动量补偿模型 ,计算出风电场尾 流 距 离 。 参 照 实 际 风 电 场 布 局 规 模 和 风机几何参数设计数值试验 ,并对尾流距离与这 些 参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进 行 了 初 步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风 电 场尾流距离随风机直径 、风塔高度 、风机行数和风机 动 能 利 用 系 数 的 增 加 而 增 大 ,随 地 表 粗 糙 度 和 风 机列间距的增加而减小 ,并且这一距离不受风速和风机列数的影响 。 关键词 :风电场 ;布局设计 ;尾流距离 ;有效风功率密度
[ ] 1-5
[] 的受力平衡 。L a c k n e r e t a l9 也 研 究 了 海 上 风 电 场
风机的最优布局 。 在大型风电场群中 ,风电场之间存在类似于风 电场中风机之间的相互影响 。 风机之间一个非常重 要的影响就是风机尾流效应 ,即上游的风机对下游 的风机有遮挡作用 。 风场中流经上游风机的气流由 于部分能量被风机吸收 ,导致在风机的下游方向湍 流加强 、水平动量减 小 ,但 会 随 着 离 风 机 距 离 的 增 加逐渐减弱 ,这 种 现 象 称 为 风 机 的 尾 流 损 失 效 应 。 同样 ,在 大 型 风 电 场 群 中 ,上 游 风 电 场 在 工 作 时 , 风场中的一部分风能被吸收并转化为电能 ,导致下 游一定距离内的有效风功率密度降低 ,这一效应类 似于风机的尾流影响 ,故该现象定义为大型风电场 群中风电场的尾流效应 。 在风电场的下游 ,经过大 气边界层自上而下的动量补充 ,随着与上游风电场 距离的增加 ,有效风功率密度也在增加 。 直到一定 距离后 ,有效风 功 率 密 度 恢 复 到 和 上 游 同 样 大 小 , 此处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完全消失 ,该距离定义为上
[0] 游风电场的最大尾流损失距离 。F e r n á n d e z e t a l1
。 如何在大型风电场群中最大程
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提 高 投 资 效 益 、优 化 土 地 利 用 效率 ,就涉及到风电场群的布局和设计 。 风电场群 的布局是影响风电工程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 风电 场群的布 局 和 场 间 距 的 优 化 必 须 考 虑 到 湍 流 、地 形 、周围风速和风电 场 的 尾 流 效 应 ,风 电 场 场 间 距 过小 ,则 能 量 亏 损 严 重 ;场 间 距 过 大 ,则 土 地 利 用 率较低 。 合理的场间距是指在风电场运行中上游风 电场不会影响下游风电场的正常发电功率 ,同时又 要尽量缩小场间距 ,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 很多学 者对单个风电场中风机的布局和风机相互之间的影 响都做了详细的研究
将一群风机等效为单个风机建立模型来研究风电场 的一些特 性 ,这 一 方 法 可 以 认 为 是 从 风 机 到 风 电 场 ,再从风电场到大型风电场群的推广研究 。 一些
] 1 1-1 4 对风电场 中 的 风 速 变 化 特 征 从 不 同 角 度 学者 [
损失和输出功率模型 ,同时用改进的优化算法研究 了基于风电场费用模型的风机最优布局 。F r a n d s e n e t a l 分析了海上大型风电场中风机的尾流损失模 型 ,同时介绍了大型风电场中风机在中性边界层中
[ ] 6-9
。K u s i a k e t a l 研究了 N
[ 6]
个风机最 大 发 电 能 力 的 风 电 场 布 局 问 题 ,考 虑 风 向 、风能分布和风机 尾 流 损 失 等 因 素 ,建 立 了 多 目
[] 标优化模型 。J a v i e r e t a l7 建立了单个风机的尾 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