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相关法规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相关法规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相关法规
前言:
为了有效地支持垫江县教育城域网的建 成开通,本人特为相关的教学及管理人员作 此讲座,旨在帮助垫江县教育委员会推进信 息化工作和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也提高相 关人员的信息化认识水平、操作使用能力和 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技能。
提纲:
1、信息化的概念及含义
2、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式的进步
信息化的基本元素A、B、C:
A、信息—就是各种信息,如文字、声音、图象等;
B、网络—就是支持信息运行的平台,如宽带网、互联网; C、软件—就是一种思想、流程和功能的表现或表达形式。
信息化手段1、2、3:
1、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依靠网络的结点完成,这 个点一般情况就是各种形式和功能的计算机。 2、信息的传递:采用各种传输系统实现信息的传 送,如有线传输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 3、信息的存储:利用网络中的各种存储方式将信 息储存起来,以方便人们在使用时访问和调用。
2、改变教学方法
必须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学习,掌握课件的 播放、编辑、制作等技术以及相应的操作方式,才能丰富 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水平。
3、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电子化教学的教学和学习手段的采用, 学生的知识面迅速扩大,因此教师就不能只是 照本宣科了,就必须多教授思想、多教方法、 多演示实例。
4、信息化趋势下的教育模式变革
随时学习,主动学习:
教育信息化让课堂得以延伸,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 学习,可以利用文本课件和视频课件等来自我学习,信息 化改进了我们的学习形式。
跨地区学习:
信息化让我们的教育形式能够跨地区实现我们的课堂 教育,为整合和传播教育资源提供了手段,如网校、远程 教育等。
5、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
2、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式的进步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高以及教学
资源的优化等几个方面,教育信息话化是一个渐进的 过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涉及到与教育相关的每一 个人。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运用过程中,老师们在 掌握新的教学手段的同时,扩充和弥补了自己的知 识面。 教师能力的提高又多了一种手段。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板书和讲述外,信息化又提供了较多的 教学手段和方式: 1、音、视频播放,如英语的原声播放、地理的视频 节目等。 2、各种虚拟现实,如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课 程的形象化演示。 3、其它
3、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和机遇
1、改变教学思想
为了适应信息化形式下的新的教学环境,教师们必 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别人的教学成果与自 己的经验整合,开阔思路,提高水平。
3、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和机遇 4、信息化趋势下的教育模式变革 5、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
1、信息化的概念及含义
什么是信息化?
积累各种信息量、挖掘信息含义以及信息之间的 相互关联关系以此来提高、改善现有各种事务流程的 效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化包括政务、商 务、医疗、军事、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
必须遵守的国家法规及标准:
1、信息与网络安全规范
2、信息化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定
3、知识产权法和保密法
自建规章制度:
信息化的单位必须建立如下的规章制度,才能有 效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1、系统和用户操作规范;
2、信息审批制度等
报告至此,谢谢!
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各种资源互连(含教育资源)的网络系 统,因此凡是与网络互连的结点(如校园网)都会获得平等的教 育资源利用权,当然也承担了同样的教育资源贡献义务。 每个学校都可以将网上教育资源与自己拥有的教育资源有机 结合起来,达到整合优化的目的,从而为进一步教育教学水平的 提高奠定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