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件


整体感知,合作答疑 负责任
1.人生什么事最苦?
“的人责生任最。苦”的事,莫苦于身尽上责背着任一种未来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 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 “将责任卸却”。
写作思路梳理
最苦的事:负责任
思维拓展
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 人的采访。当记者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 怕,他们的回答是“怕”,“但还是要进 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是怎样看 待责任的呢?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对于我们 学生而言,__________。
最 苦
1-3

最快乐的事:尽责任

4-5

对待责任的态度:只能解除,
不能卸除 6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先写最苦再写最乐,顺序可
否调换?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
精段精读,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使用了一连串设问,他为 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先要否定其它答案?
预设:把贫困、老பைடு நூலகம்死之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 正是很多人的想法。否定这些答案,再提出自己 的观点,就不显突兀,而且水到渠成。
检查预习
请给下面红色字注音 纵然( zòng ) 契约( qì ) 循环( xún ) 悲天悯人( mǐn )
学贵有疑
1、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读标题,谈一谈你 想从文中读到哪些信息? 范例:作者认为生活中最苦的事是什么?
作者认为生活中最乐的事是什么? ……
略读课文,文中解疑
略读方法提示: 1、默读、扫读、跳读 2、带着问题读 3、抓住关键段、关键句(如:过渡句、总 起句、中心句……) 4、读书过程中,提取的重要信息,要分类 用不同记号进行标注。
2、自读第六自然段,划分段落层次。
①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 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 ②这却不 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③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 就本来没有苦。 ④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 头上,如何能躲? ⑤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⑥尽 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 乐。 ⑦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 了。
引入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阐释自己 的理由。 句子间逻辑严密,逐层递进展开。
语言特色
将语气从
举例分析文中严多肃次变引得 用古语、俗语、名言的
作用。
轻灵。
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证明了越是圣贤,责任越重大。日日尽责,日日得 到苦中真乐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 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 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 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 出生地主家庭。
早年求学于广州南海学堂。 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 法”、“育人才”、“开学 校”、“变科举”等。1898年 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 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 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