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高三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高三选择题专项训练(一)A组参考答案:选择题:1-5 :C B B A C 6-10:BC C A D A 11-15:B C A D C一、选择题A组1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

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

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效应B细胞中也存在C.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属于反应阶段D.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2.A.若a、b、c、d a溶液浓度最低B.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C.若M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某条捕食链a、b、c、d四个营养级的能量比例,则c为初级消费者D.若M表示细胞中的有机物含量,a、b、c、d表示四类有机物,则表示蛋白质的是dA 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方向进化B 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C 该种群得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D 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4.20XX年10月7日,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最后一个奖项——化学奖揭晓。

来自美国、以色列的3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

核糖体中只含两种成分:65%的核糖核酸(RNA)和35%的核蛋白,下列有关核糖核酸和核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RNA能透过半透膜B. RNA能发生水解反应C.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D.核蛋白水解后能得到核酸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NADP+B.电能转化的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 TP和NADpH中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D.光照条件下某些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6.下列对生物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引入天敌防治马尾松虫害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B .抗虫棉由于导入的是生物毒素基因,所以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C .用性引诱剂作为物理信息诱杀雄性个体,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D .用DDT 杀虫会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危害营养级更高的其他动物7.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减少B.饭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C.激素、酶和抗体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D.水的平衡,体温和血糖的稳定,都与下丘脑有关8. 对下列几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小白鼠吸入218O 后呼出的2CO 一般不含O 18,尿中的水主要是O H 182 B. 在含葡萄糖)O H C (6126和乳糖)O H C(11221214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一般时间后,大肠杆菌中才会出现C 14C. 给马铃薯叶片提供218O C ,马铃薯块茎有可能产生含O 18的乳酸 D. 给玉米提供C ,CO 14214在玉米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O CH (C C CO 214314414214→→→ 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实验组5分钟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①1mL g 3.0-⋅蔗糖溶液 x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②1mL g 5.0-⋅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③31KNO L mol 1-⋅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④ 1L mol 1-⋅醋酸溶液 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 .x 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B .y 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 .z 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 .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10.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结构上进行的一组是①氧气的生成 ②NADPH 变为NADP+ ③ADP 转变为ATP④光能转变为电能 ⑤DNA 复制和转录 ⑥抗体的合成⑦构成赤道板的物质的合成 ⑧NADP+变为NADPH ⑨星射线或纺锤丝的形成A .①④⑧B .①③④⑥⑦⑧C .②④⑦⑧⑨D .②③⑤⑥⑨11.下列叙述与右图表示的含义不相符的是A .若在油菜种子的成熟过程中,甲和乙分别表示的是脂肪和糖类的含量变化;若在萌发过程中,则刚好相反B .甲、乙分别表示因CO2浓度骤然降低而引起的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含量的变化C .甲、乙分别表示某运动员长跑时体内CO2与O2的含量变化D .甲、乙分别表示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上ATP 与ADP 的含量变化12.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子致命疾病的病毒。

下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调查的结果。

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

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①隔离 ②自然选择 ③突变 ④定向进化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3.实验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 试剂种类碘液 苏丹Ⅲ 双缩脲 甲++++ ++ + 乙++ ++++ ++ 丙 + ++ ++++注:“++++”表示颜色反应较深,“++”表示颜色反应中等 “+”表示颜色反应较低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类有机物都可以作为细胞内的能源物质B.种子中三类有机物来源与光合作用无关C.形成同等质量的种子,甲需要矿质元素的量最多D.同等质量种子萌发,丙吸水能力最弱14.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可用于:①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 ②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③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④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 ⑤动物细胞融合形成单克隆抗体 ⑥形成受精卵,利用转基因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抗虫棉植株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⑥15.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二.选择题B 组1.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 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B.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C.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年)兔死亡率(%)兔死亡率100 9080病毒毒性 病毒毒性(%)2.有人想同时养鼠和养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

这样就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这可能吗?( )A .可能,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B .可能,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用水貂喂鼠收回来C .不可能,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D .不可能,因为食物中大部分能量都丢失了3.人以及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寿命不长,只能存活一段时间。

那这些红细胞在存活过程中,所需要的蛋白质是靠( )指导合成的。

A .细胞核中的DNAB .细胞质中的RNAC .细胞质中的DNAD .细胞核中的RNA4.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A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等B .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 .肝细胞中的CO 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 .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他们在四个培养皿中放置湿滤纸,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了10粒小麦种子。

将四个培养皿标号并放置于不同温度的黑暗环境中。

培养皿1:10℃;培养皿2:15℃;培养皿3:20℃;培养皿4:25℃。

每天记录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总数,持续进行2周。

如果你是该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个表格最适合记录实验结果( )A B C D6. 如图,“U ”形管中间被难溶的蛋白质制成的半透膜隔开,现从两侧分别加入0.1mol/L 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均不能透过半透膜),起始液面相同,一段时间后,左右两则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 ”形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一段时间后,发现右侧液面逐渐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蛋白酶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蔗糖酶C.两则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两则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7.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 和d, E 和e ,F 和f 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麦芽糖蔗糖 液面 半透膜裂交换后,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基因型是DdEeFF和DdEeffB.如果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则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1种基因型,基因型是DEFC.如果此图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则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种D.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则减数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8.下图(一)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简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A、①—甲B、②—甲C、③—丙D、④—乙9.牙齿表面的垢膜含有大量的细菌,下方曲线图表示某儿童的牙龄垢面pH值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当pH低于临界pH值时,便可能引起蛀牙,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引起pH下降是因为唾液分泌增多B、引起pH下降是因为胃酸增多C、该类细菌能产生盐酸D、糖类物质的增加,有利于细菌进行乳酸发酵10.如果某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11.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进行剪切,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