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三)

高三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三)

高三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三)1.现有三组运动员每日分别摄入等质量的高脂肪饮食、正常饮食和高糖类饮食,三日后检测他们肌肉中糖原含量,接着让他们在健身单车上进行高强度运动,直至力竭为止。

下表为实验结果。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饮食中的糖类比脂肪更容易以糖原形式在人体内储存B.脂肪被吸收后只能储存,不能转化为糖类为运动供能C.运动时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并氧化D.高糖类饮食组的运动员运动后血浆pH值将大幅下降2.为了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白于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人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人该细胞)。

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B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细胞B.A、C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C.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D.第4-12天B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3.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4.A、B两个湖泊原来生态系统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

下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湖光合作用速率远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C.A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D.A湖10m以下和B湖80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5.有关倒平板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6.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后期发酵中腐乳风味形成与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B.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影响后期发酵D.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情况对后期发酵无直接影响7.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分溶解DNA的盐溶液是0.14mol/L的NaCl溶液B实验中提取较纯净的DNA利用了DNA不溶于酒精的特点C对最后提取出DNA用二苯胺鉴定时无需沸水水浴加热D实验操作过程中先后两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相同8.关于目的基因获取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工合成法可合成未知序列的任意大小的DNA片段B.真核与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均可从基因文库中提取C.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一般不从cDNA文库中提取D.若可设计出特定引物,PCR方法也可获取目的基因9.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A.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亲本的优良性状B.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C.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的参与D.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10.(4分)某研究所为了研究ABCD四个地区的土壤溶液浓度,分别制备了四个地区的土壤浸出液,并将某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ABCD的土壤浸出液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情况,并记录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时所用的时间,得到了以下数据(“—”表示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分析表格数据,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A:土壤浓度最高的是D地区B:为了保证该植物能正常生长,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介于A与D之间C:各地区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B>C>D>AD:B地区植物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11.蛙受精卵下部含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和mRNA,称为生殖质。

用紫外线照射受精卵下部能够破坏生殖质。

某研究小组选择受精卵进行探究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生殖细胞的形成是否与生殖腺有关B.实验一为对照组,可排除其他条件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C.实验二结果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紫外线破坏了受精卵中的部分基因D.实验三可以表明生殖质可在不同受精卵之间进行移植且仍能保持活性12.下列对有关鉴定性实验、观察类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调查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实验时,可依次向待测样液中加入甲液和乙液B.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不能辨别视野中哪条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C.设计探究实验时,自变量的设置应考虑周全,而无关变量可忽略不计D.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13.因研究并阐明细胞内囊泡转运机制—“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詹姆斯等三位科学家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胰岛素是借囊泡进行精确运输并最终释放到内环境中D.同一种抗体合成时,在不同来源的囊泡中,其结构不同C.囊泡与靶膜的识别及结合具有特异性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14.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B浓硫酸为重铬酸钾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C.双缩腺试剂中的CuSO4应先与NaOH反应后,才能用于蛋自质的鉴定D、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将线粒体染色15.某长度为1000个胶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

该DNA分子复制时,I链首先被断开形成端口.接着端与2琏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I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山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I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B.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C.复制过程中2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二次共需鸟嘌呤4900个16.鲤鱼的尾鳍是单尾鳍,而金鱼则多为双尾鳍.科学家从鲤鱼的卵细胞中提取mRNA,将其注入到不同品系金鱼受精卵的细胞质中,另一部分金鱼受精卵留作对照,两种受精卵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其尾鳍的分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鲤鱼卵的mRNA能使部分金鱼尾鳍从双尾变为单尾B.金鱼受精卵被注入外源mRNA后,不同品系金鱼的反应程度不同C.若将实脸组甲品系单尾鳍个体互交,后代几乎都是单尾鳍D.金鱼尾鳍的分化可能在受精之前就已经启动17.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

研究者将赤称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并且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

结合上述材料,可以判断A.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确定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B.赤霉素能促进水稻细胞分裂和籽粒成熟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D.赤霉素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18.小麦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纹枯病是小麦的三大病害之首,一种野生山羊草具有纹枯病的抗性基因.现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山羊草原生质体.破坏其所有的细胞核.且使染色体片段化,井丧失再生能力。

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小麦原生质体触合.以获得抗纹枯病的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利用了酶的转一性原理,获取的原生质体应培养在0.9%的生理盐水中B.②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原理,同时含有叶绿体和细胞核是筛选杂整细胞的标志C. ③过程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该过程中需用不同激素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培养D .④程利用了生物大分子杂交原理进行筛选,最后还需用纹枯病菌感染进行鉴定。

1. 【答案】A【解析】依表中信息可知,A项正确。

脂肪酸被吸收后可以储存,可以转化为糖类为运动功能,故B项错误。

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故C项错误。

运动员在运动后血浆PH值基本不变,故D项错误。

2.【答案】B【解析】图中只有B组培养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B组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正确;A、C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都是B细胞未受到受抗原刺激的T 细胞的刺激,B错误;B组能检测到抗体是因为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正确;由图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的合成量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B.3.【答案】A【解析】从表中信息可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故A项正确。

土层中的小动物分布于光照有关,故B项错误。

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分别属于消费者、分解者,故C项错误。

土壤中某种小动物的个体总数下降不会引起物种丰富度下降,故D项错误。

4.【答案】D【解析】A、A湖10米以下、B湖80米以下不再进行光合作用,说明A湖水污染,A 错误;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题中没有体现出来,B 错误;C、A湖10米以下、B湖80米以下就不再进行光合作用,故B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但与能量传递效率高低无关,C错误;D、A湖10米以下、B湖80米以下就不再进行光合作用,故A湖10m以下和B湖80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D正确.故选:D.5. 【答案】C【解析】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故C项错误,其他选项说法为正确的。

6. 【答案】D【解析】腐乳制作过程中,前期发酵主要是毛霉生长,毛霉分泌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酶,与腌制腐乳的调料中的微生物协同作用,使腐乳坯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缓慢水解,生成小分子的肽、氨基酸和甘油、脂肪酸等,形成鲜、香等特有的风味。

7. 【答案】B【解析】从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NaCl溶液在0.14mol/L时溶解度最低,故A项说法错误。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故B 项正确。

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故C项错误。

试验中先后两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不同,分别是使血细胞涨破;降低NaCl溶液浓度使DNA析出,故D项错误。

8. 【答案】A【解析】A、当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的情况下,适用于用人工合成法合成,A错误;B、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都可以从基因文库中提取,B正确;C、原核生物的基因不含内含子,因此不需从cDNA文库中获取,C正确;D、在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的情况下,才能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特定的引物,进而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D正确.故选:A.9. 【答案】C【解析】三种羊中,只有克隆羊用到了核移植技术;三种羊的遗传物质均来自不同亲本;三种羊中克隆羊为无性繁殖,三种羊形成过程中均涉及卵细胞或卵母细胞的参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