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
西方近代 作品欣赏
作品《英诺森十世像》
17
世 纪 ( 西 班 牙 ) 委 拉 斯 凯 兹
波 提 切 利 维纳斯与玛尔斯
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
苏珊娜与长老
三、现代西方绘画(难点)
19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印象主义画派, 标志着传统的写实绘画向更为多姿多彩的现 代艺术转变。此后出现的后印象主义、野兽 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 现实主义等等流派,开始越来越背离传统而 寻求更具个性、也更有创造精神的表现形式 ,西方的现代绘画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和多样 化的时代。
西斯庭天顶和创世记言归一体。
创造亚当
逐出乐园
逐出乐园
人物:拉斐尔 代表作品:《圣母》 作品特点:优雅、秀美
草 原 圣 母
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在画 中圣母子呈三角形构图,两个可爱 的孩子又构成另一个三角形。圣母 侧身而坐,她照看着两个正在嬉戏 的孩子。图中两孩子明亮的肤色在 圣母深蓝的外衣及绿色的草原之前 明显地浮现出来, 画面线条柔和,远景优美,近景是 鲜花遍地,天空有几朵轻盈的白云, 映着柔和的微光。情与景富有浓郁 的诗意,洋溢着人世间天伦之乐的 幸福、美好的情调。 他一生中画过很多圣母,最有名的 就是这幅。当耶稣与约翰还是孩子 的时候,这位先知的母亲似乎已经 从耶稣的眼中看到了某种特殊的东 西。脚边的草叶没有着色,体现出 马利亚生活的朴素。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结构分析
一、古代的西方绘画 二、近代西方绘画(重点) 三、现代西方绘画(难点)
一、古代绘画:
古希腊:至于古希腊的绘画,由于年代久 远,人们今天只能从形状各异、用途不同 的陶器上欣赏到。陶器上的绘画被称为瓶 画,有“黑绘”和“红绘”两种形式。“黑 绘”以红色为底,绘以黑色的形象;“红 绘”则相反,黑底红色图像。瓶画的构图 顺应着陶器的形制、起伏,非常巧妙地用 简练的线条写实的手法,描绘出栩栩如生 的人物,其优美自如,令人惊叹不已。
文艺复兴三杰
人物:达芬奇 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作品特点:深 沉、含蓄、富于理性
【名称】《蒙娜丽莎》 【类型】油画 (画板) 【尺寸】77X53cm 【收藏】现藏法国卢浮宫
在构图上,达· 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 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 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 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 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 显示出达· 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 锐。另外蒙娜丽莎的眉毛因化学反应而不见 了,背景曾有蓝天。据考证,蒙娜丽莎的微 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 2%的愤怒。
人物:米开朗基罗 代表作品:油画《创世纪》 作品特点:雄健有力,充满激情
《创世纪》
天顶画的面积是14×38.5m,中部 由九个叙事情节组成,以圣经 《创世记》为主线,分别为“分 开光暗”、“划分水陆”、“创 造日月”、“创造亚当”、“创 造夏娃”、“逐出伊甸”、“挪 亚祭献”、“洪水汜滥”和“挪 亚醉酒”。绘制的壁柱和饰带把 每幅图画分隔开来,借助立面墙 体弧线延伸为假想的建筑结构, 并在壁柱和饰带分隔的预留空间 绘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 及二十个裸体人物和另外四幅圣 经故事的画面。米开朗基罗以自 身处境与周边环境的和解最终让
《采花少女》少女的腿部
呈45度背面向前走,头部向 右望,呈约60度的背面,而 躯干则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 连续变动的角度,配上线条 复杂柔美的翻飞衣裳和点缀 四处的百合,女性的人体美 第一次在二维的绘画里如此 生动地表现出来。
古代作品欣赏
《宴罢》 古希腊
Hale Waihona Puke 《蒂奥多拉皇后》(意大利)
二、近代绘画(重点)(14-16世纪)
野兽派—马蒂斯
《对话》
这件作品中描 绘的是两个人对话 的场景。左边站的 男人,右边坐着的 女人,他们的谈话 如此的专注。让人 忍不住也要去倾听。 马蒂斯这幅作品虽 然只用了几个色彩, 也没有过多的点缀, 但却把人物对话的 神情勾画的惟妙惟 肖。
本节知识总结
一古代的西方绘画
古希腊:陶器(黑绘式、红绘式) 古罗马:壁画(采花少女) 造型简洁,向写 实转变
立体主义—毕加索
《 哭 泣 的 女 人 》
我看到一个哭泣的女人。 她睁着悲愤的大眼,冲破胸 中的压抑而放声大哭,她的 面部因这种强烈的情绪而痉 挛,她的浑身在颤抖,她拼 命地用双手撕着自己的脸, 声嘶力竭,泪飞如雨。她的 面色忽而蜡黄忽而青紫,她 太生气、太没有办法控制自 己的情绪了。她的脸上浸透 着墨绿的苦涩,使人看着憋 闷得慌,她头顶着的帽子红 得让人心焦,她那钢丝般的 头发、齿轮般的眼睫毛、倒 悬的锯齿般的眉毛更是使人 心烦意乱——活脱脱一个蛮 横无理、粗野鄙陋的骂街泼 妇,她活该被人弃如敝屣。
后印象派—梵高(荷兰)
梵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 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这幅流芳百 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 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梵· 高笔下的 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 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 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 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 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 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 灵气。
以意大利为主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是继古希腊、罗 马后的欧洲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 由于这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美术家 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 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 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 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材料和技法, 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 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 芬奇、米 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扬· 埃克、丢勒、等一批成绩 凡· 卓著的画家。
《向日葵》
超现实主义---达利
《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作于 1931年,它受到弗洛 依德的启迪,表现了 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 我们看到,清晰的物 体无序地散落在画面 上。那湿面饼般软塌 塌的钟表尤其令人过 目难忘。无限深远的 背景,给人以虚幻冷 寂,怅然若失之感。 达利的绘画往往是支 璃破碎的,充分展示 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
蒙娜丽莎手部特写
卢浮宫三宝
胜《 利萨 女莫 神德 》拉 克 的
《 蒙 娜 丽 莎 》
罗《 狄米 特洛 》斯 的 阿 芙
最后的晚餐
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耶 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 耶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 芬奇 此作就是耶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 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 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 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
二、近代西方绘画(重点)
文艺复兴三杰 (14—16世纪) 委拉斯凯兹 《教皇英诺森十世 》 列宾《査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 细致入微 超写实
三、现代西方绘画
后印象派 凡高 抽象派 康定斯基 超现实主义 西班牙达利 风格多样化 写实向抽象转变
古希腊瓶画(公元前5世纪前后)
古罗马绘画艺术
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是镶嵌画和壁画,多 记载具体历史事件,用来装饰公共场所和住 宅。画面内容的人和物的表现已经有了写实 的趋向。人物有了各种向着画面的角度,肢 体动作多样化;五官的细节清晰,能看见人 物的表情;复杂的重叠关系被很恰当地表现 出来 。
古罗马壁画(公元1—2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