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生心理特点(2).ppt
中学生心理特点(2).ppt
——一位中国学者语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扫描
• 北京某区近期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状 况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 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 欢自己的父母,近七余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测 查后得出的。
资料:“八五”期间,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 ”课题组,在东北地区的18所中学和58所小学,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 理健康量表,随机选取了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结果表明,约有32%的 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 • ⑧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我”和“现实我”
之间差距不大。
(四)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
• 环境适应判定法 • 环境适应主要包括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两方面。社会适应指个
体行为能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生活适应指个人是否表现出 与外在生活情景相一致的情感、言语、行为 。 • 症状观察法 • 是通过观察学生在自然情景中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了 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的症状为依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况进行判定的方法 • 心理测量法 • 这是一种采用专门的心理测量工具(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 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属性作出测定,然后和常模 (norm)(某一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总体平均标准)进行比 较.判定某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2000年,西北师大教科院“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 究”课题组报告:甘肃省天水市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4.5%。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扫描
• 2001年6月12日,河南某高三学生趁父母熟睡之机,用木棍 将父母活活打死;2002年2月21日南宁市一高一男生,因带 女同学回家过夜后被母亲责骂,遂将自己的亲生父母杀死 在家里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 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 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 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 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 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 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 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 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 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 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三、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年龄约12~15岁,在其身心发 展过程中属于青春期,也有人称之为“断 乳期”、“危险期”“反抗期”“躁动 期”“人生峡谷期”等,这一时期是个充 满矛盾困惑的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 心理也会产生系列变化。
(一)独立性增强
青春期阶段的独立性有它的特殊性,主要是心 理、思想上的独立,具体表现在:
1984年陈家麟、骆伯魏对浙江两省的1095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各种 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6.53%。
1989年杭州市“大中学生心理问题和对策研究”课题组对1961名大中学 生的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其中,初中 生为13.76%,高中生为18.79%,大学生25.39%。199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扫描
•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与父母的关系 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 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父母教育方 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 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第二, 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很大,他们有被抛弃 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 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 第三,学生自身青春期不良的心理情绪。
•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则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
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
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
____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
(三)正常心理应具备的八条标准
• ①智力水平处在正常值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 • ②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 • ③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 • ④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 ⑤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 • ⑥行为反映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境相适应; • ⑦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
• 现在的家长难当啊!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每个家长 都有,是每个家长重教的一种迫切心情, 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吗,肯定没有!但是怎 么爱?有的家长很迷茫。
• 关心多了,他说爱太沉重,压得他抬不起 头。太少了,他说他很孤独,没有温暖的 感觉。到底要怎么样?
二、健康新概念
• (一)健康面面观 • (二)健康的科学定义
孤独等
•
• 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中学生心里的话常常是 不愿对长辈说的。中学生的年龄越大,这个 特点就越为明显。
• 武汉市63中一项关于学生的最新调查显示: 66.7%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 不能与父母沟通;35%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 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 漠,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
• 成人感的体现 • 反抗性的体现 (1)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所引起的逆反 (2)由好奇心引发的逆反 (3)由偏见引起的逆反
(二)自我意识增强
• 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 • 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 • 自尊心强
(三)情感丰富但不稳定
• 一是两面性明显: • 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的强度常常不一
致。 • 情绪表现的隐蔽性和表演性共存。 • 二是消极心境大量出现: • 初中生的消极心境主要有烦恼、压抑、
中学生心理特点及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杨玲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注孩子的心灵 聆听孩子的心声
联合国专家预言: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种灾难 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
“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 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 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