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省政府要求加快生产性服务
业发展的工作安排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川办发[2007]60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7.08.29
【实施日期】2007.08.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省政府要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工作安排意见
(川办发〔2007〕6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川府函〔2007〕132号)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现提出如下工作安排意见。
一、目标任务及目标分解
(一)目标任务。
力争“十一五”时期内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二)目标分解。
1、到2010年,构筑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建立快捷、高效、方便、经济合理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厅、省商务厅。
2、围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服务领域,突破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与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建立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强化推广应用;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链。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
3、建设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培育金融服务机构,提升金融业整体服务水平;增强成都的金融辐射功能,将其建成西南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
通过几年努力,在全省逐步建立服务功能完善、品种齐全、质量较高,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支撑体系。
责任单位: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保监局、四川证监局。
4、加快展览业地方立法进程,理顺会展管理体制,加强规划和监督管理,优化会展环境,规范会展行为;培育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一批综合和专业性知名展会品牌。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贸促会。
5、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等商务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展人才、劳动力、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推广代理、代办、经纪等中介服务方式,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商务服务体系。
规范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组织,大力培养复合型优秀法律服务人才,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的职能作用,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司法厅。
6、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
过几年努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省通信管理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7、到“十一五”末,全省电信业务收入达到365亿元,年均增长10%,行业增加值达到246亿元,年均增长11%。
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
二、突出重点发展行业
(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
1、物流产业规划布局、物流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实施。
(1)研究制订《四川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并将规划的实施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市(州)。
(2)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结合四川实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促进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组织开展对物流园区建设等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衔接,为我省多争取物流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积极开展粮食物流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全省确定7个重要节点纳入全国粮食物流规划并尽快启动;安排一定的省预算内资金项目,引导我省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
负责人:王光四。
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2、构建交通运输网络、培育物流市场和提高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1)加快公路出川通道建设,计划到2011年建成我省对外公路出川通道14条(其中高速公路12条、二级公路1条、三级公路1条);加快水路运输通道和港口建设,到2010年完成长江川境段航道整治工程258公里,基本实现嘉陵江渠化,初步渠化和整治岷江航道162公里,建设泸州港和宜宾港,新增1000吨级泊位27个,新增港口吞吐能
力783万吨、集装箱40万标箱。
(2)培育物流市场。
到2010年,力争在全省道路运输企业中培育2-3户第三方物流企业,集装箱运输车辆发展到1500辆,重型货车占营运货车拥有量的10%。
(3)提高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
到2010年,全省物流企业集装箱运输车辆安装GPS (卫星定位)达到50%以上,危险货物运输专业配送车辆达到100%。
负责人:何云修。
牵头单位:省交通厅。
3、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1)进一步健全四川省第三方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制度,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到2010年,全省第三方物流重点联系企业营业额年均增幅达到12%以上,培育3-5户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在安排使用促进流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时,对企业实施的整合物流资源、改造物流流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等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给予支持。
每年重点支持1-2个项目。
(3)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负责人:李维民。
牵头单位:省商务厅。
(二)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1、加强网络基础建设。
到2010年,全省通信能力显著增强,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2960万门,移动交换机容量达到3320万户,宽带接入端口达1000万个。
负责人:林海。
牵头单位:省通信管理局。
2、大力扶持信息内容服务产业。
到2010年,形成以成都、绵阳等具有地方特色和相当规模的信息内容服务产业聚集区,打造15个以上全国较知名的品牌。
负责人:李建疆、林海。
牵头单位:省信息产业厅、省通信管理局。
3、构建完整、互动的信息服务产业链。
整合产业资源,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促进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深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应用;完善宽带产业链,把数据和互联网等业务不断渗透到传统产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
负责人:李建疆、林海。
牵头单位:省信息产业厅、省通信管理局。
4、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加快推进重大信息应用工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医疗、网络教育、地理空间信息系统。
负责人:李建疆、林海。
牵头单位:省信息产业厅、省通信管理局。
(三)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1、建立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构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包括共性服务支撑平台技术,松耦合、可集成的安全认证、在线支付、在线征信、计量计价、商务搜索、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服务组件;形成配套的服务及服务接口技术标准和符合性测试工具;培育若干与服务组件技术对应的、可支撑服务提供商的第三方服务领头企业。
负责人:罗治平。
牵头单位:省科技厅。
2、加强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
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数字媒体服务、数字教育服务、数字医疗服务、数字社区服务、旅游目的地综合信息服务等应用
领域的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负责人:罗治平、李建疆。
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
3、建立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开发配套的标准符合性测试工具,强化面向现代服务业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认证机制建设,支撑现代服务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负责人:罗治平。
牵头单位:省科技厅。
4、构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若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及重点实验室,促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成果研究和应用转化;鼓励相关产业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具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聚集环境的形成;开展现代服务业应用人才培训与工程技术服务,建立一批现代服务业的测评、认证中心。
负责人:罗治平。
牵头单位:省科技厅。
(四)构筑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1、改进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1)以成都建设国家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为契机,积极申请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