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报告
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重 阳 金 融 研 究 院( 人 大 重 阳) 成 立 于 2013 年 1 月 19 日, 是 重 阳 投 资 董 事 长 裘 国 根 先 生 向 母 校 捐 赠 并 设 立 教 育 基 金 运 营 的 主 要 资 助 项 目。
节能减排
2016 年 8 月 31 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 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 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随着《指导意见》 的出台,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 体系”建设的国家,和全球首个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 经济体。《指导意见》对绿色金融和绿色金融体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提出了多重激励机制创新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 向绿色化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6 闫东彬,赵丽娜:《渐入佳境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载银行家网,2017 年 11 月 15 日。
6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单 10 亿元“碳债券”,债券利率采用“固定利率 + 浮动利率”的形式, 其中浮动利率部分与下属 5 家风电项目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实现的碳资 产(主要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收益正向关联。2017 年 4 月,全国首 单绿色资产支持票据——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017 年第一 期 21 亿元绿色信托资产支持票据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功注 册,基础资产全部为绿色资产。2017 年 6 月,国内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 首单融资租赁绿色债券——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2017 年度第 一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10 亿元成功发行,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 风力、水力、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类租赁项目 7。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1
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以绿色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指导机构。在经历 了业内普遍认定“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的 2015 年之后,伴随着“绿 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落实,中国的绿 色金融正呈现出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对内持续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对外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话语权,为中国崛起提供“弯道超车”的 可能 2。
截止 2016 年底,全国已设立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节能环保、 绿色基金共 265 只,其中约 59 只由地方政府及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参与
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6 年报》,2017 年。
4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发起设立,占比达到 22%;成立于 2012 年及之前的共 21 只;2013 年共 成立 22 只;2014 年共成立 21 只;2015 年共成立 80 只;2016 年共成立 121 只,呈明显上升趋势 5。
第三,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在众多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农业银行、华夏银行等机构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质押融资方式。 兴业银行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探索,形成了包括节 能减排技改项目融资、CDM 项目融资、节能服务商融资、绿色买方信贷、 公用事业服务商融资、绿色融资租赁、排污权质押融资等丰富的绿色金 融信贷体系,涵盖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 6。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 金融机构先后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2014 年中广核风电公司发行国内首
2017 年 8 月,交易所市场首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绿色 ABS—— 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绿色应收账款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13.04 亿元在上交所成功获批发行,基础资产全部为绿色资产,募集资 金全部用于绿色项目。2017 年 9 月,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的“特锐德应收账款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募集资金 9.8287 亿元, 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单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该专项计划具有“双绿” 属性,不仅募投项目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而且基础资产本 身也具有绿色属性。2017 年 11 月,国内首单经独立第三方绿色认证的 8.2 亿元 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嘉实资本中节能绿色 建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3
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氧化碳当量 4.27 亿吨、二氧化硫 488.27 万吨、化学需氧量 271.46 万吨、 氮氧化物 282.69 万吨、氨氮 35.89 万吨 4。
图 1 2013-2016 年 21 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及其占各项贷款比例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2016 年中国债 券市场上的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 2000 亿元,占全球当年发行量 近 40%;2017 年前三季度中国共发行贴标绿色债券 1340 亿元人民币, 占全球发行量 24%,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迅猛
自“绿色金融”一词最早于 1995 年在中国被提出以后 1,中国绿色 金融缓慢发展着。在 2014 年成立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的基础上,2015 年 4 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曹明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 研究院、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1 胥刚:《论绿色金融──环境保护与金融导向新论》,载《中国环境管理》,1995 年第 4 期,第 13-16 页。
7 吴琦:《绿色债券发展迅速“补短板”刻不容缓》,载《中国经济导报》,2017 年 11 月 14 日。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7
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8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表 部分中国创新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列表
序号
名称
类别
1 排污权抵押融资 融资服务
2 合同环境服务融资 融资服务
3 碳资产质押融资 融资服务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 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 7 个部门、 运营管理 3 个中心 ( 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在国内 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图 2 中国各年已设立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节能环保、绿色基金只数
2007 年和 2013 年环境保护部(及前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保监 会两次发布文件,指导地方推进环责险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 均开展了试点工作。2007 年至 2016 年,全国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 业累计超过 6 万家次,保险公司提供的风险保障金累计超过 1300 亿元。
第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国家战略已成形。 2015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3。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 性角度,提出了 8 方面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和有效约束机 制,确立了我国推动绿色金融的政策框架。“绿色金融”首次进入国家 的重大决策。 2016 年 3 月 16 日,“绿色金融”首次进入国家五年规划,十二届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宏伟目标—— “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2016 年 8 月 3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会议对构建绿
中国的绿色金融从总体上看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加快绿色金融体制 机制创新,更好地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加大金融对改善生态环境、 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支持,2017 年 6 月 14 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全面推行进行试点探索,要在制度、 组织、市场、产品、服务、政策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标志着 我国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正式进入落地实践阶段。
2 王文 , 曹明弟:《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载《中国金融》,2016 年第 16 期, 第 25-27 页。 3 马骏:《“十三五”时期绿色金融发展十大领域》,载《中国银行业》, 2016 年第 1 期,第 22-24 页。
2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色金融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促进建立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 机制,将有效增加绿色资金供给,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4 年 11 月 25 日,是以绿色金融为研 究内容的中国首个智库项目,由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捐赠成立。中心隶属于中国人 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运营管理,主要围绕生态金融产业等课题展开研究,探索如 何促进金融体系与绿色、可持续经济的融合以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金融政策 和法规。目前中心已与联合国环境署、世界银行、IFC 等机构及十多个国家的相关 智库建立了在生态金融领域的合作关系,并推动成立中国唯一、也是级别最高的绿 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该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本中心。2015 年研究中心承接了中国环 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中国官方首个绿色金融研究项目。与国际可持续发展 研究院、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合作发布了《发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白皮书以及《绿 色债券发行指南》,出版了中国首部绿色金融绿皮书。2017 年入选由美国宾州大学 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2016 年度全球最佳新锐智库 45 强”, 位列第 37 名。
自 2011 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已有 9 个碳交易试点 开展地区。既覆盖了经济发达地区,还纳入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推出
5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2016 中国绿 色金融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