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流基础
“物流学”案例(课后作业)
第一章物流基础:了解你所感兴趣的某个国家的物流发展历史,这个国家的物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1.我对日本的物流发展感兴趣。
通过网上查找资料,知道了日本企业是如何认识并解决物流演变过程的。
神奈川大学的中田信哉教授将日本物流的变迁分为四个阶段:
(1)前物流时代(1955年-1964年)。
个别地改善各项物流活动的时代。
(2)物流系统化时代(1965年-1974年)。
主要是引进并采用机器、器材硬件,扩大物流能力的时代。
(3)物流管理时代(1975年以后)。
通过物流系统、物流制度、信息系统等软件,提高物流效率的时代。
(4)物流社会系统化时代(从1985年开始)。
推行将企业看作是社会系统一部分的时代。
2.以上我们了解了日本物流事业的发展历史,下面我们再通过查找资料从其它方面看日本的物流事业的特点:
(1)从物流手段来看。
由原来开发物流机械等硬件变为开发信息系统等软件;由物流活动范围来看,从原来以运输保管为主扩展到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整个物流环节;再进一步扩展到包括采购在内的生产、销售以及相关的领域。
(2)从物流的目的来看。
由重视功能变为重视成本(效率),进而变为重视服务(效果)。
(3)从管理的层面来看。
由对运输、保管作业的管理变为对整个物流部门的管理,进而发展成为从整个经营层面出发来加以管理。
(4)从满足需要的层面来看。
由切实掌握运输能力、降低成本等满足企业内部的需要,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满足市场需要,再到考虑环境、公害、交通、能源等满足社会需要。
(5)从功能的层面来看。
由确保运输能力到降低物流成本,再由作为销售竞争的手段到把它作为经营战略。
(6)从最佳效益的层面来看。
从个别最佳效益到部门最佳效益(物流系统化),更进一步达到整体最佳效益(综合物流管理)。
从上述简单的特点描述中,不难看到物流已从考虑量的时代发展到考虑质的时代,进而发展到考虑综合效益的时代。
第二章物流系统:超载怪圈
P60
答:
1.你能分析出导致超载的原因吗?
主观原因:
(1)货主对遵法守纪和道路安全行驶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考虑超载的严重后果及超载会给滋生和他人带来人身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
(2)货主被的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中心,所以就想方设法超载,通过提高单位时间的收益率来降低成本,获取更大利润。
(3)货主、运出公司、交通部门、路政部门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公路收费的杂而多、人工费用的增长、油料成本的上涨、消费者对商品压价等因素,导致货主通过超载来弥补其中的部分费用。
客观原因:
(1)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在新的《道路交通法》实施之前,依据我国的法律,对超载违章者只能给5元的罚款和吊销执照一个月的处罚,这显然对违章者起不到警示的作用。
尽管不少内部文件提高超载罚款的标准,但由于监督管理不够完善,使罚款就变成了“过路费” 。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种状况下,系统的运作就不可能长久而稳定的,而事实又证明,一罚了之不是消除这种怪圈现象的有效手段,罚款并不能促成市场机制的回归,从优化货运市场环境。
因此,如何才能够真正的让这个系统按照自身的规则正常运作,是整个系统中各要素所要认真的考虑问题。
(2)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每辆车每年要交养路费、运输管理费、税收、工商管理费、车辆保险费、车船税、车辆挂靠车队的管理费、教育附加费、货物运输协会的管理费、过路过桥费、油料费等,在加上人员费用,按额定运重运载货物的利润,有可能出现运输亏损。
(3)我国物流市场管理混乱,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物流资源调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超载现象路屡禁不绝。
(4)显而易见,超限超载屡禁不绝的表面现象是利益的驱使。
但是在这个现象的背后确实一个长期结成的瘤疾,公路货运行业畸形生态。
货主为了让消费者得到低价的产品,就向运输企业压价,而运输企业为了生存就必须不断通过超载来弥补费用,从而谋取自己的一部分利益。
2.请对超载超限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上述第一题的客观原因已经对超载超限现象进行了大概分析。
具体解决方案有以下四个方面:
(1)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道路交通法》及各类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使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提高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由人治转变为法制,提高执行力。
(2)从宏观上调整公路及各类税收结构,将部分有关车辆和道路方面的税费及油料费,与道路行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物流各功能环节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时也能遏制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发生。
(3)从系统的角度、供应链的角度,重新构置我国物流系统,使物流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运输车辆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降低空载率,提高货主的收率。
(4)建立物流综合共享信息平台,如车辆卫星定位、运输线路全盘优化,货物运载信息的发布等等,提高对车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能力。
3.据了解,出现超载超限问题的车辆运输的多是煤炭这样的货物,而运输鲜活产品类车辆的超载现象并不那么严重,这能够说明说明问题?
(1)煤炭超载与上述超载有共同的特点之外,由于煤炭属于季节性产品及产品本身的特征影响,存储不方便、积压资金多,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属于季节性产品,需要大批量、多频次的发货。
而我国在煤炭的生产商、分销商、用户的用户运作模式属于传统的分销模式,缺乏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理念,所以导致货主超限超载。
(2)鲜活产品不容易保管,运输有风险,需求相对少。
对鲜活产品超载属于放行政策内,也就是说基本不存在超载,能拉多少就拉多少。
虽然享有放行政策,但鲜活产品的“本身生命周期非常短” 鲜活产品供应链的经营理念是高频次、小批量发货,一般都采用空运,运输效率非常高,所以基本不存在超载问题发生。
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鲜活产品属于拉动式供应链,供应链整体信息共享集成度高,基本不存在逐级放大的“牛鞭效益” ,供应商可按照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
第三章物流要素:鲜花物流
思考题:
1.通过案例的描述,请利用物流七要素来分析布里恩花卉物流公司的物流系统?
答:
流体:鲜花
载体:机场、飞机、集装箱卡车、环保集装箱、装玫瑰花的盒子
流向:科托帕希地区—基多国际机场—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美国各地配送站、超市和大卖场—北美大陆各大城市街道上的花店、小贩和快递公司—最终消费者。
流量:根据市场需要、载体的性质、不同的流向等因素来确定每次运输的具体数量。
流程:从科托帕希地区到最终消费者所经过的运输里程。
流速:不同的载体、空间距离等因素造成各阶段的流速不尽相同
流效:鲜花的保险程度、运输的及时性、客户的满意程度。
2.请归纳出鲜花物流的特点。
答:
(1)易毁损性,对包装具有高要求。
鲜花具有易毁损性的特征,且一旦毁损,其价值不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贬值,而往往是完全的失去其应有的的价值,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价值缺失。
因此,要求对鲜花运送的包装必须符合专门的规定,如承重性,保证鲜花不被挤压;透气性,防水性等。
(2)特定存放环境,温度、湿度高要求。
鲜花的生存环境具有独特性,采摘下来的鲜花必须保持与其生长环境相同的温度、湿度等才能延长鲜花的保存寿命。
因此,鲜花物流的设备往往属于冷链物流,其设施必须能对温度、湿度达到准确有效的控制。
(3)生命时期有限,运输速度高要求。
在正常情况下,鲜花的保鲜期在14天之内,从生产地到客源地往往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很多时候越是名贵的花种,距离客源地的距离就越远。
因此,要保证能在短时间内送到目标市场就必须选用高速高效的运输方式,一般情况选用空运方式,落地后再采用汽车运送的多式联运的方法。
(4)生产季节性强,营运组合高要求。
鲜花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虽然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可以消除季节的影响因素,但国际采购毕竟具有高运输风险、高营运成本的特点,非专业的经销商不建议长期采用。
对于本国的季节性生产的鲜花,可以进行营运组合,如在本国鲜花生产期在本国购买,而在非本国生产季节时,采用国际购买的方式。
(5)保存条件苛刻,运送成本高要求。
由于以上罗列的鲜花运送的苛刻要求,导致鲜花物流成为一条成本极高的运作线,如果缺乏雄厚的资金保证,极易形成物流环节的断裂和受到阻滞。
(6)损坏性强,风险规避高要求。
无论是从鲜花物流选择的运输方式-空运,还是从其本身的以损毁性,都可能导致运送的目标市场后大面积的发生货损货毁现象,尤其加上其高成本的支付,鲜花物流具有了非常巨大的风险。
因此,对于很多鲜花经营企业,尤其是经营名贵品种的企业往往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以规避其运送途中的风险因素。
3.中国云南省的斗南镇是北京鲜花的主要供应源,参考本案例和上面的资料,请说明中国的鲜花物流系统需要在那些方面进行改进?
答:
(1)装鲜花的盒子简单粗糙,严重影响鲜花的新鲜度,增加鲜花的破损程度。
(2)低档装备包装高档鲜花。
(3)低水平竞争航空货运超载。
(4)花商不愿提高物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