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
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
1.分子的定义: 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 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
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
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3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
和氩气等稀有气体。
(3)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食盐、烧碱(氢氧化钠)等。
则: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四、不同的分子 1、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4、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
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
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
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主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 教案 教学内容
巩固复习“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的知识内容
1、阶段性检测试卷讲评。 2、概述“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的主要知识内容
【知识点梳理】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 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3)原子间有空隙:如由原子构成的金属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此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3、物质的构成
(1)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单质、碳(石墨)、磷等固态非金属单质(碘除外)、氦气、氖气
金刚石
石墨
足球烯
2/3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