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是外贸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
加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尽量减少经济危机对外贸企业造成的损失,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关键是建立健全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避免国际坏账呆账的发生。
加强对外汇汇率的关注,充分利用国家汇率政策来避免利率风险。
加强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关注,了解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货物的类型,从而达到转嫁风险的目的。
1 国外研究现状1.1 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其概念是宾夕法尼亚大学Solomon Schbner博士于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的第一次保险问题会议上提出来的。
对于美国学者Haynes在1895年所著的<Pisk as an Econmic Factor>中将风险定义为“一种经济损失或者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美国经济学者Robert I.Mehi在所著的<Fundamentals of Insurance>中把风险定义为“风险即损失的不确定性”;Richard M Heins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认为“风险是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的离差”;Fitzpatrick在1932年以19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所研究的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组,结果发现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是判断企业是否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的两个指标,这是第一次运用单变量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及财务困境预测研究。
1.2 影响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因素Mathre(1982)主要在探讨美国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策略的运用情形,选取的样本是美国公司所登入Fortune前500大众,随机抽取300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邮寄问卷方式,运用次数分配与百分比法作分析,结果为:外销额的相对大小与外汇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集权的外汇风险管理在实行上有较大的利益,因此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大多数是有公司统筹制定;大多数企业认为外汇风险管的目的是在减少交易折算风险,其规避风险策略大多数采用远期外汇契约。
Collier和Davis(1985)探讨了英国外籍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与组织管理之间的关系。
样本Times杂志前200大公司中随机抽取114家公司进行邮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外汇风险管理政策与集权程度有显著相关,且大多数企业对外汇风险管理采取集权控制,并有明显的风险管理政策;集权控制与外汇风险积极的管理有显著相关。
外汇风险的管理政策与风险的大小显著相关,且集权控制与风险大小亦无显著相关;外汇风险越高,厂商越有风险厌恶的倾向,而采取风险回避政策。
Mihir A Desai和James R.Hines Jr(1999)对美国出口贸易和所得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在行业平均利润率为10%的时候,15%的税收免除将带来数量为销售额1.5%的应税收入下降;当税率为35%时,免税将产生比谁效应,大小为销售额的0.5%,而被免除的应纳税额又大约会带动出口价格下调0.75%,从而刺激出口。
Edwards(1988)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汇率行为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稳定的实际汇率和合理的实际汇率水平是改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Willedge W Weathers(1986)认为出口退税避免了国际间的双重课税,符合间接税的征收原则,是间接税国际协调的必然结果,出口退税不同于出口补贴。
2 国内研究现状2.1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来源袁瑞莲(2009)对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来源进行了研究,她认为我国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
外部来源包括社会政治的不确定性;内部风险来源主要包括主管认识的局限性,控制风险能力的局限性,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的决策失误。
中央财经大学的左帧和李哲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时给外贸企业带来极大的外汇风险。
他们提出外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风险的规避:首先是可以通过与外商协商相关的合同款项规避风险。
其次可以利用银行业务规避外汇风险,可以利用远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买卖和外汇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业务。
最后,企业自身应该做好外汇风险的防范。
应该提高自身外汇风险的防范意识,建立外汇风险预警机制。
李末元(2005)在Kamin和Rogers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含有产出,货币供给量和实际汇率三个变量的V 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反映函数等手段分析中国的实际汇率和经济增长,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即人民币贬值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扩张效应。
吴中琼(2003)在《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一文中从企业对待风险的三种态度(消极、积极、中间型)中分析出我国外贸企业在应对外汇风险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样主张就外汇风险的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张宏玲(2004)在《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与研究》一文中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分析,并把外汇风险的产生归结为外汇暴露、汇率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中其他因素不确定性三个方面。
李翼(2007)的《外汇走势与外汇风险管理研究》干脆把外汇风险管理称作企业的“第二条生命线”运用艾略波特浪理论和时间周期理论,并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了我国外汇风险的问题。
郭红梅(2006)对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的进行了分析,针对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郭红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恶性竞争的结果,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不少企业用赊销来吸引客户眼球,这就导致了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加大。
其次是信用风险管理不善,很多外贸企业没有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缺乏有效的信用决策系统。
有的甚至为了扩大销售量,对客户信用一无所知,这就导致应收账款的风险加大。
最后,是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
苏勇(2009)对外贸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及其管理进行研究,他指出实行垂直管理,即境外公司财务报表实行与母公司合并,同意由母公司进行管理;认真研究市场,对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建立相应的期货管理机制;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积极加强与海关,商检和地方外经贸管理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信息。
2.2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针对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庄伟国(2010)认为避免汇率风险要求外贸企业在签订外贸合同时最好将汇率锁定。
他提出以下四种方法:第一,以人民币存单作为抵押,向银行借入外币,再以远期购汇的方法来锁定汇率,从而套取利润。
第二,以人民币存单作抵押,向银行借入外币,但不进行远期汇率的买卖以锁定汇率。
第三,直接向银行申请外币贸易融资,在人民币远期汇率看涨的前提下,再向银行购买远期购汇产品,从而降低实际融资成本。
第四,向银行申请外币贸易融资,但不购买远期购汇产品锁定汇率。
这样不仅解决了汇率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外贸企业资金的问题。
赵易(2009)认为面对金融危机外贸企业应该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内部管理,积极主动利用各种资源和政策来转嫁风险。
努力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拓宽融资渠道。
应该有效的采取支付代理费用的方式来迅速的得到间接的资金支持。
还可以转变经营方式,积极推行代理制,与多家国外公司签订代理协议,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作用。
同时还应该重视外贸人才的培养。
刘文华,刘厚俊(2009)认为在后经济危机时期,我国的外贸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打破外贸企业扮演中间商的角色,外贸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创新,立足于网络积极推广自身的产品,重新确立专业外贸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战略规划,调整供应链的运营战略。
孙自强(2001)认为外贸企业应该加强对资金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面对金融危机很多中小企业濒临倒闭就是因为资金链出现断裂。
因此,孙自强指出应该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建立以企业合同为导向的资金管理机制,让企业资金流动和企业合同履行情况结合起来。
外贸企业还应该做好企业现金预算,做好对资金的合理安排。
改善企业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使得企业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相结合,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结合,长期资产、长期负债与业主权益项结合。
3 国内外相关文献比较通过对国内外外贸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研究比较,可以发现国外的专家选取的样本都是基于国外比较著名的大型企业,并运用随机抽样及次数分配和百分比法作研究分析,只是针对国外的部分大型外贸企业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外汇汇率政策的分析,涵盖面比较窄,代表性不是很强。
国内的专家对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研究更多的倾向于对这一现象进行的分析,不像国外的专家先对外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运用公式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国内的专家更注重的是对于理论及时政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一现象及针对某一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诉,国内外研究的覆盖面都不够广,只能代表部分国内外企业的现象并不能涵盖全国外贸企业现象乃至全球外贸企业现象。
参考文献[1]袁瑞莲.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财税纵横,2009(31).[2]郭红梅.加强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J].商业经济,2006(3).[3]左帧,李哲.我国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策略分析[J].中国经贸,2009(24).[4]刘兴恩.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外贸企业应收外汇账款管理[J].财经纵横,2009(3).[5]苏勇.论外贸企业面临主要财务风险及其管理[J].会计师,2009 (6).[6]何乃飞.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0(18).[7]刘文华,刘厚俊.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4).[8]孙自强.谈谈外贸企业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J].对外经贸财会,2001(10).[9]马卫社.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国际商务财会,2008(6).[10]黄建文.浅谈外贸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防范经营风险[J].企业管理,2006 (10).[11]赵易.对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思考[J].中国商贸,2009(15).[12]狄彩霞.浅谈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09(30).[13]李一帆.关于中国外贸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考[J].经济师,2010(1).[14]刘崇献,李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M].浙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5]徐奇渊,刘力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变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6]何帆,徐奇渊.人民币汇率改变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7]Mihir A Desai and James R Hines Jr."Basket Cases":Tax Incentives and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 Participation by American Multinational Firms[J] .Joarnal of PublicEconomics,Mar,1999.[18]Milledge W.Weather.Systems of Social Security and Flow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Dec,1986.[19]Edwards and Sebastian 1994 Real and Monetary determinants of real exchange rate behabior: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nries In Johan Williamson (ed),estimating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s[J] .Washington DC:institud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Edward and Sebastian.1985 Are devaluations concretionary [J] .NBER workingpaper.NO1676.[21]Mckinnon R.Chinasˊexchange Rate Trape Japan Redux[J]. Ama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22]Mishkin E.S 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M]. Addison-Welsey.Sith education,2001.[23]Enders W.Applied Econometric Time Serise[M] .Wiley and Edison,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