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机构1.试比较凸轮轴下置式、中置式和上置式配气机构的优缺点及其各自的应用范围。
答: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的主要优点是凸轮轴离曲轴近,可以简单的用一对齿轮传动。
缺点是零件多,传动链长,整个机构的刚度差。
适用于转速较低的发动机;凸轮轴中置式配气机构与下置式相比减少了推杆,从而减轻了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质量,增大了机构的刚度,更适用于较高转速的发动机;凸轮轴上置式配气机构主要优点是运动件少,传动链短,整个机构的刚度大,适合高速发动机。
2.进、排气门为什么要早开晚关?答:进气门早开的目的是为了在进气开始时进气门能有较大的开度或较大的进气通过断面,减小进气阻力,使进气顺畅。
进气门晚关则是为了充分利用气流的惯性,在进气迟后角内继续进气,以增加进气量。
排气门早开的目的是为了在排气门开启时气缸内有较高的压力,使废气能以很高的速度自由排出,并在极短时间内排出大量废气。
排气门晚关则是为了利用废气流动的惯性,在排气迟后角内继续排气,以减少气缸内的残余废气量。
3.为什么采用机械挺柱的配气机构中要预留气门间隙?怎样调整气门间隙?为什么采用液力挺柱或气门间隙补偿器的配气机构可以实现零气门间隙?答:发动机工作时,气门极其传动件,如挺柱、推杆等都将因为受热膨胀而伸长。
如果气门与其传动件之间,在冷却时不预留间隙,则在热态下由于气门及其传动件膨胀伸长而顶开启门,破坏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密封,造成气缸漏气,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启动困难,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在摇臂或摆臂上驱动气门的一端,安装有气门间隙调整螺钉及其锁紧螺母,用扳手松开锁紧螺母,用改锥调整气门间隙调整螺钉,同时用塞规测试气门间隙符合标准,再用锁紧螺母紧固调整螺钉。
当采用液压挺柱时,由于液压挺柱的长度可自我调节补充,可以不留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补偿器配气机构则是用间隙补偿气作为摆臂的一个支承,利用与液力挺柱相通的工作原理实现零气门间隙。
4.如何根据凸轮轴判定发动机工作顺序?答:设发动机有n个气缸,其发火间隔角为720º/n,由于凸轮轴与曲轴传动比为1:2,所以同名凸轮的夹角为720º/(2n),所以根据给定的曲轴转角和求得的同名凸轮夹角就可以依次找出做功的气缸,从而判断出发动机工作顺序。
5.如何确定异名凸轮的相对角位置?答:同一气缸的进、排气凸轮的相对角位置及异名凸轮相对角位置决定于配气定时及凸轮轴旋转方向。
6.试述两种可变配气定时机构的工作原理极其各自的优缺点。
答:(1)马自达6轿车L3型发动机只在进气凸轮轴上装置可变配气定时器,它能够随着发动机地情况变化连续不断地调整进气凸轮轴与曲轴间的相位,以实现最佳配气定时。
可变配气定是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当机油控制阀内的滑阀按照PCM德指令信号向左移动式,来自机油泵的油压经配气定时提前油道传送到可变配气定时器内的配气定时提前室.在油压的推动下,与凸轮轴结合为一体的转子相对由曲轴驱动的壳体,向进气提前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而使近期提前。
反之则进气迟后。
这种可变配气定时机构的凸轮轮廓不变,进气持续角和气门升程都不变,虽然在高速时可以加大进气迟后角,但气门重叠角却相应减小。
(2)本田VETC可配气定时机构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可变配气定时机构。
它可以同时改变进、排气门的配气定时,而且在改变配气定时的同时,也改变气门升程。
当发动机在中、低速工作时,没有油压作用于液压活塞上,第一、二摇臂与中间分离,分别由第一、第二低速凸轮驱动第一、二摇臂,再由第一、二摇臂驱动两个气门启闭。
这时中间摇臂则随高速凸轮的转动而摆动,但与气门的启闭无关。
当发动机在高速工作时,在油压的作用下,液压活塞A、B向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使第一、二摇臂与中间摇臂结合成一个摇臂。
三个摇臂一起在高速凸轮的作用下驱动气门启闭。
这是低速凸轮不起作用。
可变配气定时机构由于结构复杂,目前尚未得到普及。
汽油机燃油系统1.何谓汽油的抗爆性?汽油的抗爆性用何种参数评价?汽油的牌号与其抗爆性有何关系?答: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不发生爆燃的能力称作汽油的抗爆性。
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评定。
我国国家标准中用RON划分车用汽油牌号。
2.汽车发动机运行工况对混合气成分有何要求?答:冷起动时要求化油器供给Фa约为0.2-0.6的浓混合气,以使进入汽缸的混合气在火焰传播界限之内。
怠速时要求供给Фa=0.6-0.8的浓混合气,以补偿废气的稀释作用。
小负荷时应该供给Фa=0.7-0.9的混合气。
中等负荷时应该供给Фa=1.05-1.15的经济混合气。
大负荷和全负荷工作时应该供给Фa=0.85-0.95的功率混合气。
加速时为避免突然熄火由化油器中附设的特殊装置瞬时快速地供给一定数量的汽油,使变稀得混合气重新得到加浓。
3.何谓化油器特性?何谓理想化油器特性?它有何实际意义?答:通常把混合气成分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关系称为化油器特性。
从小负荷到中等负荷要求化油器能随着负荷的增加,供给由浓逐渐变稀得混合气,直到供给经济混合气。
从大负荷到全负荷阶段,又要求混合气由稀变浓,最后加浓到功率混合气,满足上述要求的化油器特性称为理想化油器特性。
理想化油器特性的实际意义在于让车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实现尽可能的环保和经济。
4.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喷油器的实际喷油量是如何确定的?试述其过程。
答:喷油量取决于喷油持续时间和喷油压力。
若电控单元输出的脉冲宽度短,喷油压力小则喷油量少;如果电控单元输出的脉冲宽度长,喷油压力大则喷油量多。
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由油压调节器中的弹簧的弹力限定,调节弹簧预紧力即可改变两者的压力差,也就是改变喷油压力。
5.试比较多点与单点喷射系统的优缺点。
答:单点汽油喷射系统地喷油器距进气门较远,喷入的汽油有足够的时间与空气混合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
因此对喷油的雾化质量要求不高,可采用较低的喷射压力。
因为单点喷射系统压力低,所以降低了对燃油系统零部件的技术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
在性能上由于电控化油器,而不及多点喷射系统。
但是单点喷射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调整方便,在中级和普及型轿车上应用较多。
6.试比较各种空气流量计的优缺点。
答:翼片式,工作可靠但有一定的进气阻力。
因为有运动件,所以容易磨损;热线式,五机械运动件,进气阻力小,反应快,测量精度高。
但在使用中,铂热线表面受空气中灰尘的染污而影响测量精度。
热膜式,原理与热线式相通,用铂金属片固定在树脂薄膜上而构成的,提高了空气流量计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卡门涡流式,响应速度快,几乎能同步反映出空气流速的变化。
此外,还有测量精度高,进气阻力小,无磨损等优点,但其成本较高。
7.试述卡门涡流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答:它是利用卡门涡流理论来测量空气流量的装置,在流量计进气道的正中央有一个流线型或三角形的立柱,称作涡源体。
当均匀的气流流过涡源体时,在涡源体下游的气流中会产生一列不对称却十分规则的空气漩涡,即所谓卡门涡流。
据卡门涡流理论,此漩涡移动的速度与空气流速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漩涡数量便可计算出空气流速和流量。
8.试述怠速控制阀的功用,以及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答:其功用是自动调节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使发动机在设定的怠速转速下稳定运转。
步进电机中有几组励磁线圈,改变励磁线圈的通电顺序,可以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
步进电机由电控单元控制。
电控单元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获得发动机实际转速的信息,并将实际转速与预编程序中设计的转速相比较,根据两者偏差的大小向励磁线圈输入不同的控制脉冲电流。
这时步进电机或正传或反转一定的角度,并驱动螺杆和锥面控制阀或向前或向后移动一定得距离,使旁通空气道的通过断面或减小或增大,从而改变了进气量,达到控制怠速转速的目的。
9.试述霍尔效应试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答: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分电器内。
霍尔元件固定在陶瓷支座上。
它有4个电接头,电源由AB端输入,霍尔电压由CD端输出。
霍尔元件的对面是永久磁铁,其与霍尔霍尔元件之间留有一定的空气隙。
传感器的转子与分电器轴一定旋转,转子上的缺口数或叶片数与发动机气缸数相同。
当转子的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的空气隙时,由于磁场被叶片旁路而不产生霍尔电压,传感器无信号输出。
当转子的缺口进入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的空气隙时,由于磁场通过霍尔元件而产生霍尔电压,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矩形脉冲,适用于电控单元的数字系统,而信号电压的大小与发动机转速无关,在发动机低速状态下仍可获得很高的检测精度。
柴油机燃油系统2.柱塞式喷油泵与分配式喷油泵供油量的计量和调节方式有何差别?答:柱塞式喷油泵供油量是通过调节机构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通过转动柱塞来改变循环供油量。
调节机构或有驾驶员直接操纵,或由调速器自动控制。
分配式喷油泵供油量的计量则根据柱塞有效供油行程,通过油量调节套筒的移动进行调解。
3.什么是低惯量喷油器?结构上有何特点?为什么采用低惯量喷油器?答:低惯量喷油器即调压弹簧下置的轴针式喷油器。
结构上轴针下端加工有横向孔和中心孔,当喷油器工作时,既从环形喷孔喷油,又从中心孔喷油,从而改善喷柱中燃油的分布。
4.何谓调速器的杠杆比?可变杠杆比有何优点?在RQ型调速器上是如何实现可变杠杆比的?答:杠杆比是指供油量调节赤杆的位移与调速套筒位移之比。
可变杠杆比可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提高调速器的工作能力。
在RQ型调速器上通过一套杠杆系统把飞锤的位移转变为供油量调节齿杆的位移,采用摇杆和滑块机构,实现可变杠杆比,以增减喷油泵供油量。
6.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有几种基本类型?试比较电磁溢流阀式时间控制型与燃油分配管式时间控制型在系统组成和控制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及各自的优缺点。
答: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有两种基本类型:位置控制型和时间控制型。
电磁溢流阀式时间控制型系统仍保留了机械控制柴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利用具有高响应特性的电磁溢流阀,电控单元及各种传感器进行喷油量的控制,通过供油定时控制阀调节喷油定时。
这种控制系统虽然控制精度有很大提高,但喷油压力仍不能独立控制。
燃油分配管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喷油量及喷油定时的控制完全由喷油器按照电控单元的指令完成。
优点是喷油压力与供油泵转速无关,且可任意调节。
在恒定压力下控制喷油定时和喷油量。
补1.柴油机燃烧室的分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柴油机燃烧室分两类:直喷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直喷式燃烧室的容积集中与气缸之中,且其大部分集中于活塞顶上的燃烧室凹坑内,分隔式燃烧室容积一分为二,一部分位于气缸盖中,一部分位于气缸中。
补2.柴油机喷油器的功用是什么?对喷油器有什么要求?答:功用是根据柴油及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将燃油雾化成细微的油滴,并将其喷射到燃烧室特定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