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构建风清气正新茂名事成于气正,业兴于风清。
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抓得如何,直接关系事业的成败与兴衰。
当前,茂名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新茂名,实现“后来居上”的关键时期,既面临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避免发生像“1.13”腐败系列案件,促使广大机关干部全身心投入到现代化滨海新茂名建设的浪潮中去,工作中我们就必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尚的道德、严格的纪律修养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制定完善廉政各项制度,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滨海新茂名的宏伟蓝图。
一、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现状看,当前我们机关干部作风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的。
这是主流,应当充分肯。
但是,不能否认,现实工作中在少数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加以重视,必将会影响茂名今后目标的发展,甚至会白白错过“后来居上”的历史发展机遇。
纵观来看,目前机关干部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问题:一是解放思想上,存在坐以论道的问题。
有少数机关干部不认真学习理论,不深入思考问题,不善于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工作,习惯于凭经验想问题,办事情,嘴上喊解放思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解放思想的落脚点在哪里?为什么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央、省委还要一如既往地提出解放思想,对于这些问题不求甚解,理论学习停留在喊口号,跟形势上,没有从深层次上去理解解放思想的精髓和实质。
嘴上讲解放思想,实际工作中却墨守陈规,没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精神不振,思想消极。
有的干部对机关正常的理论学习不重视,甚至应付了事。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系统的理解,在执行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二是工作作风上,存在浮而不实的问题。
有少数机关干部满足于一般号召,讲大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致使一些好的决策措施落不到实处,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有少数机关干部热衷于迎来送往的应酬、天南海北的闲聊中。
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造成一些急待落实的工作被冷落在一旁;有少数机关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整天忙于钻“会海”,下“文山”,做报告、批文件,接触群众少,即使下乡,也是西装革履,派头十足,脚不沾泥。
就是为了作样子,上镜头,而不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有少数机关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不讲对群众负责,专门揣摩领导意图,“不怕下边不满意,就怕上头不注意”,专挑“显山露水”的事干。
三是工作态度上,存在表里不一的问题。
工作不是积极主动配合,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态很好,落实不力。
对自己没有实际利益的事,消极抵触,拖拉不干,用慢功办急事,用常规办特事。
不是从全局去考虑问题,工作沾轻怕重,挑精选瘦,哪样工作有“油水”,哪样工作有权力,就想争哪一块。
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工作方面,而是谋人谋利谋权谋位,争名逐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相互拆台,甚至有搞吃吃喝喝,亲亲疏疏的现象。
工作上得过且过,缺乏干事激情,精神萎靡不振。
不是责任在身,恪尽职守,而是守摊子,混日子,不思进取,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不高,该办的事久拖不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工作上向低标准看齐,待遇上与高标准攀比,暮气沉沉,怨气满腹,不能摆正自己的位臵。
四是业务能力上,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
学风不浓,业务不精,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小事不肯干,大事干不了,工作被动。
浮躁不实,不求甚解,对自己没有客观的估价,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缺乏统揽和驾驭工作的能力。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作手段面临智能化、复杂化的挑战,不去相应提高政策水平、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本能平平,难以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有的机关领导干部对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不愿意联系和接近群众,遇事不走群众路线,靠主观做决策,对群众的真实想法不了解,呼声不倾听,甚至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工作起来连续失误。
五是民主集中上,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
有些机关部门虽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缺乏认真地坚持和落实。
有的民主集中制制度规定得比较原则、笼统、伸缩性大,执行起来较困难。
有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议论工作多、思想交锋少,和稀泥多、揭露矛盾少,自我批评谈现象、互相批评谈希望,致使少数机关领导干部不能顾全大局,在班子内部闹不团结,搞无原则纠纷,在权力上争大小,在利益上争得失,在用人上搞亲疏。
还有的部门“一把手”我行我素,搞家长制、一言堂,把“民主”仅仅看成是形式,特别是对反对意见更听不进去。
六是廉洁自律上,存在为政不廉的问题。
一些机关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淡化了公仆意识,加之社会上腐败现象的影响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产生了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
有的领导干部不能自觉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要求自己,公款吃喝,相互宴请,热衷于吃喝玩乐,早上围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
有的借盖房、搬家、过生日、子女升学、婚丧嫁娶之机,搞宴请,借机敛财。
虽然市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制定了具体规定,加大了处罚力度,但仍有个别机关领导干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暗中以小规模、多层次招待的办法进行宴请,逃避检查。
有的个别机关领导干部,不能发挥表率作用,不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中午喝完酒下午不上班,工作时间坐公车到基层游玩,甚至到一些严禁领导干部出入的场所。
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亦有主观,但关键还是廉政制度建设不完善,工作不到位。
综合起来一是教育培训不到位,二是管理监督不到位,三是干部制度改革不到位。
二、改进和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建议和措施机关干部作风上的问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措施,势必影响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势必影响茂名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针对我市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一解决。
一要构建思想防线,夯实作风建设基础。
要在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支部达标升级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紧密结合机关干部队伍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做到知行合一,特别是在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同时要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往往学归学,做归做,在实践中言行不一致,理论与实际脱节,思想与行为脱节。
要通过对机关干部作风的教育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官为什么,身后留什么”,增强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感,达到“抛弃小我,投身大业”的人生境界。
尤其要大力弘扬正气,以先进的典型激励人,以反面的典型警示人,从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形成良好的风尚。
只有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教育抓好了,德治加强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了,党员干部才可能牢记党的宗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实实在在干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要破解体制“瓶颈”,改善作风建设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体制性障碍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庇护了干部不良作风。
一是逐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审批管理,提高行政效益,纠正干部工作拖沓风气;二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政务上墙、运行程序上墙、收费栏目和标准上墙,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克服干部的衙门作风;三是加大机关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和政务中心监督力度,对各部门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源头上遏制个别干部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
三要创新体制机制,改进作风建设办法。
一是完善考察和识别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推行推荐预告、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通报、干部任免票决等制度,扩大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二是严格执行干部任用规定。
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标准、程序,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三是努力形成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防止“冷门”与“热门”的单位领导干部长时间不交流而影响工作积极性的情况发生;四是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和作风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
对考核末位者实行淘汰,强化“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的观念,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不犯错误不下台,不到年龄不退休”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干部使用模式。
四要注重监督防范,确保作风建设质量。
一是健全行风评议工作体系。
调整充实机关单位部门行风和干部作风评议领导小组,完善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干部作风督查组,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定期进行机关干部作风评议。
召开征求意见会,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卡,完善群众来信访制度,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三是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好多层面的监督作用。
对因监督不力、下级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以增强各级机关领导抓班子、带队伍的自觉性。
要教育“一把手”增强“主角”意识,敢抓敢管;教育班子成员增强责任意识,搞好互相监督。
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要广辟渠道,广开言路,完善社情民意反馈网络,了解和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对广播、电视等舆论监督不设限制、不划框框,凡是涉及干部作风的问题,不怕丑、不护短,予以曝光。
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监督,把机关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五要营造和谐氛围,提高办事工作效率。
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一个单位干得好与不好,干部作风的好与坏,与能否团结共事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单位,和谐融洽,蓬勃向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而有的单位,“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互不信任,关系紧张,彼此猜忌,心情压抑,很难干成事。
一个单位能否团结共事,关键在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用真诚聚人,用品行服人,用作风带人,才能成为团结共事的榜样。
尤其是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正副职要正确摆正自己的位臵,经常找干部心平气和地谈心,做到感情上多沟通,思想上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工作上是上下级的领导关系,生活上是平等的朋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