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进程

第7章-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进程

热力网: 由供热蒸汽管网或热水管网组成的热 媒输配系统。
热用户:包括供暖、生活及生产用热系统与设 备组成的热用户系统。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二)分类 根据采暖对象分类:民用供热、工业供热。 根据采暖服务范围分类:区域性采暖系统、集 中采暖系统、局部采暖系统。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实例2:某大学学校规划建成教学建筑面积17万m2,生活建筑面积17
万m2,预计学生8000人,教工人数1000人(带眷)。学生宿舍,有公 共浴室,供应热水时间为8h,教工住房全天供应热水。试计算该校热 负荷。
基本公式:
该校热负荷=采暖通风热负荷+热水热负荷
步骤:
(1)采暖通风热负荷计算——采用采暖综合热指标(建议取 值60~67W/m2)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3)空调冷负荷计算 指标概算法:Qc=m*qc*A*10^-6
(4)生产工艺热负荷 可以采用设计热负荷资料或根据相同企业的
实际热负荷资料进行估算。 设计热负荷增长率或回归方法进行预测。
(5)供热总负荷计算 将上述各类负荷的计算结果相加,进行适当
的校核处理。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二.热负荷预测与计算
2. 热负荷计算的公式与参数
(1)采暖通风热负荷的计算 采暖热负荷: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每小时需要补充的热量。 概算指标法: Q=q*A*10^-6
式中: Q—采暖热负荷(MW); q—采暖热指标(W/m^2); A—采暖建筑面积(m^2)。 Qt=K*Qn
式中: Qt—通风热负荷(MW); K—加热系数,一般取0.3-0.5; Qn—采暖热负荷(MW)。
采暖通风热负荷=居住与公建建筑面积×采暖综合指标(本次
第7章-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
概述
(二)主要内容 总规供热工程规划内容:
(1)预测城市热负荷; (2)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 (3)确定热源的供热能力、数量和布局; (4)布局城市供热重要设施和供热干线管网; (5)制定城市供热设施保护措施。
概述
(二)主要内容 分区规划供电工程规划内容:
(1)估计城市分区的热负荷; (2)布局分区供热设施和供热干管; (3)计算城市供热干管的管径。
(二)分类 根据供热热媒分类:热水采暖、蒸汽采暖、热风 采暖。 根据供热热源分类:热电厂供热、锅炉房供热。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二、热负荷预测与计算 (一)城市热负荷种类
1. 根据热负荷用途分类: (1)室温调节——采暖、供冷、通风。 (2)生活热水 (3)生产用热——企业生产热负荷,工艺热负 荷和动力热负荷。
民用热负荷=居住与公建建筑面积×集中供热普及率(70%) ×综合指标
居住与公建建筑面积=
城市中公建与居住用地的面积×平均容积率(一般取0.8)
城市中公建与居住用地的面积=
城市用地×公建与建筑用地比例(约为40%~50%)
实例1:某北方城市规划总人口20万,规划用地面积20km2,到规划期末,
规划集中供热普及率为70%,现状生产热负荷约20MW,预计生产热负荷 的年增长率为10%(规划期为15年)。试估算规划期末城市热负荷的 规模。
概述
(二)主要内容 详规供电工程规划内容:
(1)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 (2)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3)计算供热管道管径; (4)估算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造价。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一、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一)组成
热源: 产生热能,将热媒加热成为高温水或蒸 汽的设施,总称为热源。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2)生活热水热负荷计算
Q=[K·m·V(tr-t1)/T] ×1.163
式中:Q——生活热水热负荷(W); m——人数或床位数; V——生活热水用水标准[L/(人·d)] tr——生活热水计算温度,一般为65℃; t1——冷水计算温度; T——热水用水时间(h); K——小时变化系数,一般取1.6~3.0。
3.概算指标法
实例: 某北方城市规划总人口20万人,规划用 地面积20km2,到规划期末,规划集中供 热普及率为70%,现状生产热负荷约 20MW,预计生产热负荷的年增长率为 10%(规划期为15年)。试估算规划期 末城市热负荷的规模。
实例:某北方城市规划总人口20万,规划用地面积20km2,到规划期末,规划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2.根据热负荷性质分类: (1)民用热负荷——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室温调 节和生活热水负荷。 (2)工业热负荷——包括生产负荷和厂区建筑 的室温调节负荷。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3.根据用热时间和用热规律分类 (1)季节性热负荷——采暖、通风、空气调节 ….。 (2)全年性热负荷——生活热水、生产工艺系 统用热….。
集中供热普及率为70%,现状生产热负荷约20MW,预计生产热负荷的年增 长率为10%(规划期为15年)。试估算规划期末城市热负荷的规模。
基本公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划期末城市热负荷=民用热负荷+生产热负荷
步骤:
( 1 ) 民 用 热 负 荷 计 算 —— 采 用 采 暖 综 合 热 指 标 ( 建 议 取 值 60~67W/m2)
(2)生产热负荷计算
生产热负荷=现状生产热负荷×(1+r)n
式中:r——生产热负荷年平均增长率;
n——规划年限
(3)规划期末城市热负荷计算
规划期末城市热负荷计算=民用热负荷+生产热负荷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4.计算法
实例2: 某大学学校规划建成教学建筑面积17 万m2,生活建筑面积17万m2,预计学 生8000人,教工人数1000人(带眷) 。学生宿舍有公共浴室,供应热水时 间为8h,教工住房全天供应热水。试 计算该校热负荷。
(二)城市供热对象选择原则
先小后大; 先集中后分散; 集中供热普及率。
第一节 城市集中供热负荷的预测与计算
(三)热负荷预测方法
1.两种方法: (1)概算指标法——在城市总热负荷没有详细准 确资料时采用(规划中最常用的方法)。 (2)计算法——当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尺寸和位 置等资料已知时采用(用于较小范围内有确定 资料的热负荷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