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PPT课件
1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尿常规:Pre-WBC管型,BLD增加,少数肉眼血尿。 WBC>5/HP 尿细菌学检查 其他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胞↑,N核左移。ESR↑。肾浓缩功能 轻度障碍,治疗后恢复
14
尿细菌学检查
标本收集(中段尿、导尿、穿刺) 尿细菌定量培养 尿涂片镜检细菌(1/油镜) 化学性检查(NIT)
4 拟诊为尿路பைடு நூலகம்染
女性 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 尿白细胞增多 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l,并为常见致病菌时18
(二)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定位
上尿路感染
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 伴明显腰痛, 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 肾区叩击痛
下尿路感染
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 一般少有发热、腰痛
慢性肾盂肾炎:瘢痕形成,肾间质纤维增生,白细胞浸 润,最后形成固缩肾
膀胱炎: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
9
一、膀胱炎:
尿频 frequency
膀胱刺激症状
尿急urgence
临床表现
尿痛urodynia
症状
耻骨弓上不适suprapubic tenderness 排尿困难 尿液常混浊有异味
少数患者出现腰痛、发热,但体温常不超过38.0℃
膀胱刺激症状更为明显 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 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 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 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实质虫蚀样缺损等表现 部分患者伴有肾外结核,抗结核治疗有效
残留有尿路感染症状 尿沉渣异常者
尿路感染 合并肾结核
24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早期
血尿 蛋白尿 白细胞尿
常有尿路刺激征 细菌学检查阳性 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双肾不对称性缩小
2. 男性首次尿感亦应做IVP 3. 排尿期膀胱-输尿管返流检查 4. 逆行肾盂造影
17
诊断
(一)尿路感染的诊断
1 典型的尿路感染
有尿路刺激征、 感染中毒症状、
腰部不适等
诊断不难
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
2 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 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3 无症状性细菌尿
诊断主要依靠尿细菌学检查 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同一菌种的真性菌尿
复杂性尿感
非复杂性尿感
3
致病菌
最常见致病菌为G80%~90%
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副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克雷白杆菌 产气杆菌 产碱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绿脓杆菌
5%~10%的尿路感染 由革兰阳性细菌
粪链球菌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4
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 约占尿路感染的95%。
(2)血行感染
不足3%
(3)直接感染
尿痛urodynia 尿液常混浊有异味 下腹部疼痛、腰痛 部分患者下尿路症状不典型或缺如
除发热、心动过速和全身肌肉压痛外 (3)体格检查
还可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11
慢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均可不典型。
一半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
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 临床表现 排尿不适、腰部酸痛
(4)淋巴道感染
5
机体防御功能
①排尿的冲刷作用; ②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抗菌能力; ③尿液中高浓度尿素、高渗透压和低pH值等; ④前列腺分泌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
⑤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上皮组织 和尿液中,起清除细菌的作用;
⑥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具有防止 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的功能。
6
易感因素
15
细菌学检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标本收集:白带污染; 假阳性: 标本在室温放置>1h;
接种和检查的技术有误
假阴性
①近7天内使用过抗生素; ②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不足6小时; ③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混人尿标本内;
④饮水过多,尿液被稀释;
⑤感染灶排菌呈间歇性等。
16
影像学检查
1. 女性IVP适应证:再发尿感;疑复杂尿感;有肾盂肾炎临 床证据;少见细菌;妊娠期曾有菌尿或尿感;持续尿感, 治疗差
19
2.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
提
(1)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
示
上
(2)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
尿
路
(3)尿NAG升高、尿β2-MG升高;
感
染
(4)尿渗透压降低。
20
3.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 (1)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 (2)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 (3)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1)尿路梗阻: (2)膀胱输尿管反流: (3)机体免疫力低下 (4)神经源性膀胱 (5)妊娠 (6)性别和性活动 (7)医源性因素
(8)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9)遗传因素
7
四、细菌致病力: 细菌特殊菌毛对尿路上皮的吸附能力
8
病理
急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 浸润,表面有脓性渗出物,黏膜下可有细小脓肿,于一 个或几个肾乳头可见楔形炎症病灶;病灶内小管细胞肿 胀、坏死、脱落,管腔内有脓肿分泌物等
尿路感染
桂林医学院泌尿内科
1
定义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 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 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多见于 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 形者。
2
按部位分
分类 上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
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病情持续 可发展为 慢性肾衰竭。
急性发作时患者症状明显,类似急性肾孟肾炎
12
三、无症状细菌尿 无症状细菌尿是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
可由症状性尿感演变而来
隐匿尿感
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 患者可长期无症状 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
60岁以上老年妇女可达10%。孕妇约占7%
体征 膀胱区压痛
检查 白细胞尿,血尿30%,偶有肉眼血尿。
10
二、肾盂肾炎 : 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
(1)全身症状 体温多在38.0℃以上,多为弛张热,也可呈稽留热或间歇热。 部分患者出现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尿频 frequency
临
床
表 现
(2)泌尿系症状
膀胱刺激症状
尿急urgence
21
鉴别诊断
(一)尿道综合征
不典型尿路感染
(二)肾结核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22
鉴别诊断 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不适等尿路刺激症状
不典型尿路感染 真性细菌尿
尿道综合征 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
衣原体等非细菌感染
逼尿肌与膀胱 括约肌功能不协调
神经 焦虑
妇科 肛周疾病
23
鉴别诊断 (二)肾结核
尿路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