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_郝起
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_郝起
作者简介 :郝起 (1978 - ) ,男 ,山东菏泽人 ,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 :体育教 育训练学 。
作者单位 : 1. 山东体育学院院办公室 山东 济南 250063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 inan 250063, Shan2 dong China. 2. 济南市市中区体育局 ,山东 济南 250002 3. 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山东 济南 250063
综上所述 ,目前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 入 。关于具体位置上的篮球专业运动员 (如 :中锋队员 ) 、广泛 参与篮球运动的群众 、军人爱好者研究不多 ;球击伤 、疲劳伤不 多 ;篮球运动员损伤心理方面研究的太少 ;损伤发生后的应急 措施和损伤后的恢复性训练方面研究不多 。 5 建议
1. 国内篮球管理部门要关注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对该 方面的研究要给预足够重视和支持 。
篮球独特魅力 ,吸引了不同人群的广泛参与 。除学生 、专 业运动员外 ,企事业单位员工及行政人员也非常喜欢篮球这项 运动 :因此决定了篮球运动损伤的多样性和不统一性 。需要我 们区别对待认真研究 。 1. 1 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作为参加篮球运动最广泛的人群 ,其运动损伤最 为全面并具有代表性 ,因此有关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也 就相对较多较为全面 。朱玲 [1 ]对在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情 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认为踝 、膝关节受损伤者最为普遍 。郑慧 芳 [2 ] 、丁健 [3 ]与朱玲持相同观点 。郭秋荣 [4 ]则通过对体育专 业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研究 ,认为 :高年级参加篮球运动的学 生的损伤率比低年级高 ,分析其原因 ,一是运动时间长 、次数 多 ,且不注重准备活动 ;二是对抗激烈程度高 ,技术动作难度 大 ,以致出现错误 、犯规动作导致受伤 ;三是科学运动能力不 足 。郑琳 [5 ]等对高校篮球专修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了研究 , 发现 :球龄在 5年以上的篮球专业运动员 ,几乎都有受伤史 ,平 均受伤率在 80%以上 ,人均受伤 2~3处 ,训练年限越长 ,发病 率越高 。
2. 科研工作者要本着科学的精神 ,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 研究篮球运动损伤 ,并在全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篮球运动员 运动损伤评定模型 ,用以指导篮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 。
3. 篮球教练员在合理利用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评价模型 的基础上 ,建立运动员运动损伤档案 ,时时监控运动员的伤病 情况 ;根据运动员的伤病史调整训练方法和侧重点 。科学合理 地促进运动员伤病的恢复建立 ,改进目前的训练和比赛安排 , 提高运动员身体 、心理的素质 ,最大可能的降低运动损伤的发 生。
篮球运动损伤可以发生在体能训练中 、技术动作教学中 , 也可以发生在篮球比赛中 ,损伤的部位可以是踝关节 、膝关节 , 也可以是手部 、腰部 ,因此需要我们区别对待 、细致研究 。
2003年 ,葛卫忠 [10 ]研究了篮球运动手指挫伤情况 ,认为预 备活动不充分 ,球性生疏 、接球技术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手指挫 伤 。李爽 [11 ]对手腕部损伤机制进行了研究 ,认为由于运动技 术不正确及腕关节解剖学构造上的弱点 ,常造成手腕部损伤 。 黄长剑 [12 ]对腰部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 ,认为在加强对抗问题 重视与研究同时 ,避免与减少要部损伤的发生 ,是实践中迫切 需要解决的课题 ,并对运动员的思想品质提出了“宁失一球 , 不伤一人 ”的要求 。吴双文 [13 ]等研究了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 伤 ,认为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薄弱 、不合理的动作形式是造成 损伤的主要原因 。周勇 [14 ] 、王晓鸣 [15 ]等研究了篮球运动中膝 部髌骨劳损现状 ,认为训练不科学 、负荷过度等原因而使髌骨 关节软骨面受到超生理负荷 、反复摩擦或细微损伤积累引起 。 马柏华 [16 ] 、易自凯 [17 ]等研究了篮球专业运动员踝关节损伤情 况 ,分析认为 :踝关节是篮球运动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 。综上 所述 ,国内研究人员对于篮球运动损伤经常发生的部位进行了 细致的研究 ,但一些损伤发病率低的部位 (如 :小腿骨折 )以及 运动员心理方面损伤 (如 :恐惧比赛 )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有待 加强 。 3 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篮球运动员损伤的因素较多 ,包括生理 、保健 、环境以
及对手表现等方面 ,需要我们全面分析 、细致研究 ,最大程度的 去减少或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 。王诚 [18 ]等对篮球教学训练 、 比赛及课外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 对抗激烈 、恶性犯规 、准备活动不充分 、技术动作的不合理是影 响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 。蒋桂凤 [19 ]则从内部机制研 究了制篮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关节不稳定 、周围韧带和肌 腱力量薄弱 、肌肉紧张 、身体结构运动缺陷 、旧伤等 。除此之 外 ,著名专家史清钊 、姚鸿恩 [6 ]认为篮球某些技术环节是造成 运动损伤不可忽略的因素 ,加强易造成运动损伤技术环节 (如 跳起投篮落地 )来克服常规训练手段的不足 。施鹏飞 [20]认为 是对运动损伤认识不足 ,对运动规则认识不充分 、力量和柔韧 素质发展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 ,并提出了加强运动损伤 认识和规则了解 、提高速度 、耐力 、上下肢力量及柔韧性练习等 建议 。孙树勋 [21 ] 、王中武 [22]研究了篮球运动员损伤和恢复过 程中的心理反应与情绪波动 ,并提出了积极的心理恢复方法 , 以减少对今后技术训练及生活的影响 。
对篮球运动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越细致越全面 ,就越能 最低限度的减少损伤的可能 。今后工作的重点是研究如何将 运动员心理调控到最好状态 ,如何将篮球运动损伤的因素降到 最低点 。 4 其他方面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
钟静 [23 ]研究论述了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病规律特 点 ,认为篮球运动损伤的类型比较全面 ,损伤的部位较多 ,损伤 有轻有重 ,发生损伤的场合比较多 。张学凡 [24 ]对篮球运动致 伤 183例进行了分析 ,比较详细描述了损伤情况 ,并提出愈后 为了避免留下后遗症 ,需要功能恢复锻炼 。
百家论坛
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Summary on Sports Injury of Basketball
郝起 1 ,苏学强 2 ,侯海涛 3 HAO Q I1 , SU Xue - qiang2 , HOU Hai - tao3
摘要 :综述了 1982年以来国内学者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 。从不同层次篮球人群的运动损伤 ,篮球 运动损伤经常发生部位 、篮球损伤原因 ,以及篮球运动损伤的特点等方面入手 。试图找出当前有关篮 球运动损伤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探讨篮球运动损伤发生规律 ,推动有关的研究更为全面 、精细 。 关键词 :篮球 ;运动损伤 ;现状 A b s tra c t: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sports injury of basketball since 1982, points out the reason, loca2 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t from the different basketball group s. The main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weak points and deficiencies in basketball injury, discuss the general pattern of occurrence and p romote the overall research on it. Ke y w o rd s: basketball; sport; injury 中图分类号 : G8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 0256 (2007) 12 - 0125 - 3
2004年 ,李朔 [8 ]系统论述了我国甲 A 女子篮球运动员损 伤的训练和比赛现状 ,研究结果表明 :女子篮球运动员损伤情 况严重 ,受伤率 82. 10% ,中度损伤部位主要集合为踝部 、膝 部 、腰部 、小腿 ,重度损损伤的发生率高于重度损伤发生率 。损伤多发生 在比赛中段 、其次是比赛开始阶段 、比赛结束阶段 、最后准备阶 段 。谢恩杰 [9 ]对九运会女篮队员的伤病情况进行调查 ,认为 由于许多优秀的运动员不重视 ,因而受伤病困扰而不得不过早 退役 ,使运动寿命缩短 ,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应该引起足 够重视 。总之 ,女子篮. 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与男子篮球运动员 损伤比较 ,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如容易受情绪 、力量素质 、 月经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加强女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系统的 研究势在必行 。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他们的生理和 心理机能尚未成熟 ,技战术水平低 ,加之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 较成人更易造成运动损伤 ,且损伤的部位较多 ,损伤程度较重 。 为提高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 ,吸引广大家长将孩子投 入到篮球运动中来 ,对儿童少年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显的尤为 重要 。1999年 ,我国著名学者史清钊 [6 ]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运 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报告及病因学分析 》中 ,对全国青少年男子 篮球联赛运动员运动损伤率 、运动损伤部位等进行了调查 ,根 据运动专项特点和少年儿童年龄特点进行了病因分析 ,指出青 少年由于思想不成熟 、处在身体发育期易产生疲劳、比赛经验 不够丰富 、自我保护意识差 、技术动作优缺点等原因造成运动 损伤 ,并提出了宝贵预防建议 。刘谦 [7]从不同的角度着重分 析了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受伤部位和致伤原因 ,提出了预防措 施和方法 。总之 ,国内关于儿童少年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较 少 ,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未得到重视 :对如何提高儿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第 15卷第 12期 2007年 12月
125
少年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防伤意识及损伤发生后 ,采取何种及 时 、有效的应急措施 ,防止运动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 这是下步 面临的问题 。 1. 3 女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
女子篮球运动损伤研究是我国篮球运动损伤研究的薄弱 点 。随着女子篮球水平逐渐提高 ,女篮比赛会更加激烈 。同 时 ,女子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训练 、比赛 中 ,严重地影响了女子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