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单了解有关戏歌的一些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表演、欣赏、探究等方法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歌曲,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
国人。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京剧的风格韵味演唱《我是中国人》.
教学重点: 表演《我是中国人》,体会京剧的韵味特点,学做一个堂堂正
正的中国人。
教学难点: 休止、波音、倚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的演唱。
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对戏歌了解很少,教学中主要采取欣赏、讲解、听唱、模唱、教唱等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欣赏、体验、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1、师:欢迎同学们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节目,请看。
(教师表演
《我是中国人》)
师:同学们,看了老师的表演,你有什么感受?
生:像是在唱戏、唱京剧等。
2、师:你听的真仔细!老师唱的这首歌曲加入了戏曲唱腔,我们称之为“戏歌”。
师:这首歌加入了哪种戏曲唱腔?(京剧)我们还可以叫它京歌。
(幻灯片引出戏歌、京歌)
3、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京歌《我是中国人》。
二、走进戏曲、感受京韵。
1、聆听歌曲范唱《我是中国人》,板书课题。
设问: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小结:这首歌曲热情地豪迈、振奋有力。
它热情地颂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
听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点着歌谱。
提示:歌曲是1/4 的节拍,只有强拍,没有弱拍,戏曲音乐中叫做“有板无眼”。
3、让我们点着板,跟音乐轻声哼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体验京韵。
1、用“i”模唱歌曲旋律。
(声音轻,位置高,在眉心。
)
①教唱:学生手指着歌谱。
解决:“5”和“1”的拍数。
②生跟琴逐句模唱旋律,要求老师唱的每个音符都要模唱出来。
2、和老师一起体验京剧念白方式读歌词。
3、教唱两遍,大概学会歌曲。
师:我们再来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唱的每个字,并且要你们用心唱出来。
4、跟琴逐句学唱,处理休止符、装饰音、拖腔。
(两遍)
第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难点:休止、上波音)
①“我是”附点要唱的豪迈。
②“一个”前半拍休止,心里要有数。
③“人”字的上波音演唱(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使歌曲京韵味儿更浓。
)
师:还有哪一句带有波音记号呢?
第二句:学唱“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难点:休止、上波音)。
第三句:“文明古国,更要讲文明。
”(休止、前倚音、节奏)
①“文、明”前倚音的演唱(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
②前半拍休止的演唱。
师:还有哪一句带有倚音呢?让我们来唱一唱“堂堂正正”。
第四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豪迈)
①“堂堂正正”倚音的演唱。
②师:这个“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戏曲的一大特点。
它总共唱了多少拍呢?请大家数一数。
(师:“人”字的拖腔,共有23 拍。
)③先跟琴哼唱前9 小节(如果学生唱不好,分4 小节和5 小节学唱),再唱后14 小节(引导学生数“5”共九拍,“1”共五拍),再“5”前面换气,最后23 小节连起来唱。
设问:休止符再歌曲中的作用?(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使曲调显得刚
劲有力)。
5、接龙唱,分组比赛唱。
6、跟琴完整地演唱歌曲。
7、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设问: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唱这首京歌?(这首京歌只有强拍每个字都要唱的热情饱满、字正腔圆。
我是中国人,我们还要带着自豪的心情来唱这首歌。
)
四、欣赏《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唱脸谱》升华情感与拓展。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表现歌曲呢?(加入动作表演)
1、我们来看看艺术家们是如何表演的!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神采飞扬,五彩斑斓。
五、传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师:在我国众多的戏曲剧种中,京剧被称为“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很骄傲,我们更应该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学做一个讲文明、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