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案
第三节 点的平 面位置测设方法
2
2
7 建筑施工 第四节 建筑施
18
测量
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1
第五节 民用建 筑施工测量
4
4
第六节 高层建
筑施工测量
1
第七节 工业建 1
筑施工测量
8
第八章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2
2
第九章 数字测绘技术(全站
9
2
2
仪)
技能操作实训
20
20
总计
84 42
42
表二 建筑工程测量技能操作实训教学安排(20学时)
3)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 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 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人 箱内。仪器箱上严禁坐人。
5)人不得离开仪器,必须有人在仪器旁小心看护,切勿将仪器靠 在墙边或树上,以防跌损。在光滑地面上安置仪器时,尤其要注意脚架 打滑。
序 内容
号
多 合
媒 计 讲练
实训 体 课 授习
教 时
学
1
第一章 测量基本知识
2
2
第一节 水准测
量原理 2
第二节 水准测
量的仪器和工具
第三节 水准仪 4
的使用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准测
1
2
水准测 量的实施方法
12
量
第五节 水准测
2
2
量的成果计算
第六节 微倾式 水准仪的检验
第七节 水准测
1
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第一节 水平角 1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及测量新技术 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本课程培养目标确定为:建筑施工测量员。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乃至使用,都需 要进行测量工作,为其提供地形图或定位放线服务等,特别是施工阶 段,每道工序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测量放线。因此掌握测量知识与技能 是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 按照建筑施工测量员的岗位职责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为:
(十)建筑工程测量 1.教学内容 施工测量概述;建筑施工图的识读;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 量;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 量;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2.教学要求 了解建筑施工定位放线的概念及特点;熟悉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掌 握民用建筑的施工定位与复核、建筑物轴线的投测及验线的基本方法和 基本技能;掌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方法和成果整理方法。 四、学时分配建议 表一:
箱。 13)仪器搬站时,对于长距离或难行地段,应将仪器装箱,再行
搬站。在短距离和平坦地段,先检查连接螺旋,再收拢脚架,一手握基 座或支架,一手握脚架,竖直地搬移,严禁横杠仪器进行搬移。装有自 动归零补偿器的经纬仪搬站时,应先旋转补偿器关闭螺旋将补偿器托起 才能搬站,观测时应记住及时打开。
测量实验室规定:凡是违规操作引起仪器设备损坏或者丢失的,需 赔偿相同性能的设备或全部负责设备的修理费,在未完成赔偿之前, 本门课程无成绩。 (3)测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读数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水准仪的原理、构造。 (2)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 二、仪器设备 每组DS3水准仪1台、水准尺1对、尺垫2块,记录板1个;自备铅 笔、小刀和计算器。 三、实习任务 每组每位同学完成水准仪的安置、整平工作(达到每次时间以不 超过20ʺ为宜)、熟练进行水准尺读数 。 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 (1)要点:水准仪安置时,要掌握水准仪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始终与 操作者左手旋转脚螺旋的方向一致的这条规律。读数时,要记住水 准尺的分划值是1cm,估读至mm,共读4位数字。 (2)流程:架上水准仪→整平仪器→(符合气泡居中)→读取水准尺 上读数→记录 五、实习记录 1、写出下图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6)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 7)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 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头。 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物镜盖。 8)各制动螺旋勿扭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 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9)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使用微动螺旋 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 10)使用仪器时,对仪器性能尚未了解的部件,未经指导教师许 可,不得擅自操作。 11)仪器装箱时,要放松各制动螺旋,装人箱后先试关一次,在 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受损,最 后关箱上锁。 12)测距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等电子测量仪器,在野外更换 电池时,应先关闭仪器的习
测量实验须知 一、测量实验规定 (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 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 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 借领和归还以及登记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 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严格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 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 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每项实验都应取得 合格的成果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 方可交还测量仪器和工具,结束实验。 (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爱护周围的 各种公共设施。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1)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
测量原理
第二节 光学经 1
纬仪的构造
第三节 经纬仪 2
的使用
第三章
第四节 水平角
1
2
3
角度测 测量
12
量
第五节 竖直角
测量
2
2
第六节经纬仪 的检验
第七节 水平角
1
测量误差与注意事
项
第四章
第一节 距离丈
距离测 量的工具和钢尺量
2
量及直线定 距的一般方法
4向
第二节 视距测
6
量
第三节 直线定 向
第一节 控制测 量概述
1、 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和先进测量仪器 (全站仪、垂准仪)的操作技能;
2、 熟悉施工图纸,根据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编制好测量方 案;
3、 熟悉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具有从事建筑工程 测量的能力;
4、 熟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和基本规定。 3、 教学内容与要求 根据建筑工程实践中的测量放线要求,学习中坚持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在学习必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际 动手练习,掌握测量放线的操作技能,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将课 程分为“建筑工程测量基本原理”、“课间测量实习” 和“综合测量实 习”三部分。它们有联系也有区别,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共同完成本 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测量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地面点位的确定;用水平面代替大 地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概述。 2.教学要求
1)水准尺、标杆、脚架禁止横向受力,以防弯曲变形,严禁坐 人。作业时,水准尺、标杆应由专人认真扶直,不准贴靠树上、墙上或 电线杆上,不能磨损尺面分划和漆皮。塔尺的使用,还应注意接口处的 正确连接,用后及时收尺。
2)测图板的使用,应注意保护板面,不得乱写乱扎,不能施以重 压。
3)皮尺要严防潮湿,万一潮湿,应晾干后再收入尺盒内。 4)钢尺的使用,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 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 行,以防损坏分划。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以防生锈。 5)小件工具如垂球、尺垫、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等的使用, 应用完即收,防止遗失。 6)测距仪或全站仪使用的反光镜,若发现反光镜表面有灰尘或其 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 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面。 三、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1)所有观测成果均要使用硬性(2H或3H)铅笔记录,同时熟悉表上 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 2)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日期、天气、测站、 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 3)观测者读教后,记录者应复诵回报,同时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 内填写,以防听错、记错。另纸记录事后转抄的数据视为无效数据。 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字体的大小适中,位数对齐。 5)数据要全,不能省略零位。如水准尺读数0800,度盘读数中 的“0”均应填写。 6)角度观测,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
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凡违 章使用仪器造成设备损坏的,应赔偿与之相当的设备,再未完成赔偿之 前,其相应科目成绩不予上报。 (2)测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 是否牢固。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 以后装箱困难。
1)在指定的实验室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 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
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
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如有
内业计
序
合计
多媒体
号
内容
课时 算
实训 教学
识图
仪器的检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