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诸城中考语文三模试题(含答案)

山东诸城中考语文三模试题(含答案)

2019山东诸城中考语文三模试题(含答案)2019山东诸城中考语文三模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惩罚(chéng)堤岸(dī)麻痹大意(bì) 称心如意(chèng)B.上涨(zhǎng)脑髓(suǐ)自怨自艾(ài) 返璞归真(pú)C.胆怯(qiè)缜密(zhěn)随声附和(hè)功亏一篑(kuì)D.允许(rǔn)讪笑(shàn)纷至沓来(tà)真知灼见(zhu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恪守徘徊苦心孤诣食不裹腹B.跻身祈祷神采奕奕锲而不舍C.果脯吝啬登峰造极暴戾姿睢D.诓骗杀戳沽名钓誉拈轻怕重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的红火光。

②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一次孤立偶然的事件;日本抢夺钓鱼岛主权的又一次公开对华挑衅。

③湖南省新化县北渡小学校长杨健一为保护学生安全,与歹徒殊死搏斗,不幸以身殉职。

他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许多人地留下了热泪。

A.减退不是……而是不由自主B. 消褪与其说是……不如说是不由自主C. 减退不是……而是情不自禁D. 消褪与其说是……不如说是情不自禁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预计2020年将有300亿种物品使用互联网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且超过2019亿种物品间接与物联网相关。

B.找到自然界不同现象背后的大一统规律——这是所有科学家的终极之梦。

怀着这样的梦想,林家翘在科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C.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D.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5.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B.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只有具备见异思迁的眼光,才能发现:美,无处不在。

C.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球赛我是去定了。

D. 虽然我们已经为这次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前车之鉴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粗心大意,掉以轻心。

6.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水游传》中描绘了众好汉聚义梁山的情形,在众头领中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主张梁山好汉走“招安”之路的代表人物是宋江。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等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这副对联写的是吴承恩和他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D.《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书中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都对阿廖沙的成长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10分)7.请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名句、作者或作品题目。

(6分)((1)~(4)小题是必答题。

(5)(6)选做一题)(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坚贞操守的句子是:“,只有香如故。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赞誉诸葛亮为了辅佐刘备父子,鞠躬尽瘁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6)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8.阅读下面名著(节选),完成文后两个小题。

(共4分)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

他从门缝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

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

”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

”(1)这一段讲的是哪个梁山好汉的故事?试概述其性格特征。

(3分)人物(1分):性格特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这一好汉的另一个故事。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8分)9.学校组织了一次以“莫言与诺贝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

据说,中国多位作家曾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请根据表格自选两项填写这些作家的有关信息。

(2分)序号作家代表作主人公① 鲁迅《孔乙己》② 沈从文《》翠翠③ 《骆驼祥子》祥子④ 巴金《》林觉慧(2)你最熟悉莫言的哪一部作品?请简要概括莫言作品的写作风格。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家乡准备种植万亩红高粱,以发扬莫言文化。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后,请你为他的家乡政府提一点建议。

(3分)①英国的莎士比亚文学小镇:斯特拉褔镇的主要景点只有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中心、圣三一教堂等,如实保存着十六世纪纯朴风景和造型别致的乡村建筑,看不到现代都市的热闹和喧嚣。

每年可吸引300万游客,位居全英国旅游景点次席。

②托尔斯泰墓: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40分)四、(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0-11题。

(5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0.“露湿秋香满池岸”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描绘。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结合全诗,简析“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运用的写法及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1分)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玄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

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①五十余生。

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四十余人俱被禁锢。

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③之。

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一宿逃去。

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

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④。

(节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有删节)【注释】①升堂进者:即“升堂入室”者,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

升堂喻刚入门,入室喻达较高境界。

升堂入室喻学问由浅入深,达到很高程度。

②图纬:图谶和纬书。

③辟:征召。

④屣履:拖着鞋子走路,言急切见贤。

“屣谓纳履未正,曳之而行,言趋贤急也。

”造门:登门。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遂造太学受业遂:(2)玄因从质诸疑义质: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父数怒之骑千余,卒数万人B.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乃入见C.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D.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