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有三种不同种类:夏季草莓,常年生草莓以及山区草莓。
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夏季草莓的种植。
草莓需要种植在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中。
另外土壤的疏水性要好。
如果要种在地里,注意不要用以前种过马铃薯的地,因为草莓容易感染上马铃薯上的一种病菌。
当草莓结果的时候,需要把草莓和土壤分离开,所以在花盆中种植草莓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可以选一个多用途花盆,在盆中土壤的表面铺上一层石头,这样在浇水的时候就不容易把泥土溅到草莓上了。
如果是种在土里,可以用一些干草保护一下草莓
种草莓的三年周期
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
头一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
所以合理安排培植新植株,保证每年总有一些草莓是第二年生的,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草莓生长良好时,它会生出一种藤蔓,在藤蔓的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
当小植株长到3-4片叶子时,可以把它剪下,种在另外的花盆中,注意浇水。
最好不要让第一年生的新植株结草莓,仅让它生长出更多的叶子。
所以当发现一年新的草莓开花后,要把花摘掉。
同时不要忘记在植株上挂上小牌子,写上新柱的种植日期,以免日后忘记。
摘除新植株上其他多余的藤蔓。
如果草莓是种在院子地里的,还要注意除草。
浇水的时候,注意不要把草莓弄湿,因为一旦草莓被水溅湿后,容易腐烂。
草莓的护理
一旦草莓开始结果,变红后,要注意不要让鸟啄食,因为鸟容易发现红色的东西。
在草莓上接个网,或者用一个木筐罩在草莓上。
但是如果家里有暖房,可以把草莓移到暖房中,这样会更好。
草莓也更容易结果。
等草莓结果期过后,可以把它们移出暖房,放在室外过冬。
从某种角度说,如果草莓植株经受一些霜冻的话,更利于来年提高产量。
草莓是很容易栽培的植物,可以移植。
有时可能会发现植株有黄叶子,但是不要担心,只要摘除就可以了。
在冬天,一直可以保留黄叶子,直到来年春季有新叶子长出后,再摘除死掉的黄叶子,并注意浇水,除草,和灭虫。
还可以把草莓种在植物袋里,但一定要浇水均匀,防止鸟啄食草莓和虫害。
植物袋里的泥土很容易变干,需要经常检查,保证泥土的湿润。
草莓的种植小贴士
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
土壤深度大约在8-10英寸。
大棵型的草莓,行距要在12英寸,株距约在18英寸为好。
要及时摘除植株的藤蔓,以利于草莓的结果。
草莓的产量有周期性,所以最好在种植的头几年培植一些新植株。
如果不喜欢管理草莓,就可以每隔18-24英寸种一棵草莓,这样草莓就可以随处蔓生。
当然会显得有些零乱,草莓也不大。
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摘除一些藤蔓。
在秋天,要在植株上铺上一层土,防止霜冻。
等土壤上冻后,可以再在植株上铺3-4英寸厚的干草。
到第二年的春天,当有新叶子长出后,再移去干草。
等天气转暖,并稳定后,在移去植株表层的覆盖土壤。
但要在行间留一些干草,以防止野草的生长和保持土壤的水份。
种草莓关键是土要肥沃,阳光要充足,水要够注意防的虫害是蟑螂和蜗牛(特别是该死的蟑螂)一般用田地的土可以直接种植煤炭灰的话要+点废弃的蔬菜叶果核什么的然后用袋子装好,发酵2星期以上就可以用了(煤炭灰是碱性直接使用会死掉的,最好去田地拿的土也这样处理,杀掉害虫)这样就可以种植了还有注意一下,就是草莓好肥,种植土要1年左右就换新的也可以象上面说的那样在发酵使用种植前栽活要注意遮阳,要注意++水. 精心起运移栽最好选在阴雨天,随起随运随栽。
起运之前,要控制肥水,适时晾苗。
栽后管理选择阴雨天或晴天傍晚栽植,栽后2—3天内每天早晚浇小水1—2次,以后改为2—3天浇一次水。
晴天移栽的要人工遮荫,栽后4—5天晾苗,7—8天后撤棚,缓苗后及时浇水,每亩施尿素7.5公斤。
当气温降至零下4—5摄氏度时,及时用秸秆覆盖,厚度为10—20厘米
草莓象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一样,不同成熟期的草莓品种,合理搭配种植或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栽培,可使草莓果实在不同时期成熟,延长鲜果供应时间,而且也可以提高草莓单产,一般增产幅度在30%以上,最高增产幅度达一倍以上。
不仅如此,采取保护地栽培草莓将更加经济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劳动生产率,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选择品种。
大棚草莓宜选择冬季休眠期短、开花结果早的品种。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目前丰香在我地表现良好。
其果型大、色泽艳、含糖量高,是我镇主
栽品种。
二、选地、施肥。
宜选择通透性良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沙壤,前茬最好为水稻田,可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栽前将地深翻30厘米,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千克,优质饼肥1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尿素30千克。
草莓是喜肥作物,结果期长,施足基肥非常重要。
后期随着产果量增加,还要追肥或叶面喷肥。
三、壮苗定植。
为了确保栽后成活和高产,要选择无病虫害、茎粗而短、新根多叶柄短、有4-6片以上正常展开叶的种苗,在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
为减少叶面蒸发,栽前将过多叶片剪除,每株只留3-4片心叶即可。
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栽植,2月上旬成熟,6月末结束,。
过早气温较高,幼苗成活率易受影响,过晚产量不稳定。
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亩定植8000-10000株。
栽植时要带土块,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同时,秧苗要随起随栽,植后要浇透水,以后2-3天灌1次透水,共浇4次左右,土壤保持湿润,以提高成活率。
四、适时覆盖地膜和扣棚。
地膜覆盖能防止雨后泥土沾污果实,提高鲜果商品价值。
同时能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减少病果、烂果的损失。
地膜覆盖时间应在11月上旬,当白天温度低于20℃时覆盖为宜。
为了防止杂草生长,可采用不透明的黑色地膜覆盖。
要选择晴天将地膜平铺于苗上,按苗开口,将苗提到地膜上面,并用细土将口与植株底部封实。
当夜间温度降到10℃左右时(大约在10月下旬),及时扣棚。
扣棚初期,白天棚温控制在25-30℃,夜间10℃以上。
现蕾后,白天棚温25℃左右,不超过30℃;开花后至果实成熟期,白天棚温为20-25℃,夜间在5℃以上。
小棚在12月份后,当夜温降到5℃以下时,应及时扣小棚膜。
当小棚膜内最低气温低于3℃时,外加盖草帘,草帘和小棚膜每天早晨8-9时揭开,
下午16-17时覆盖。
五、花期辅助授粉。
为了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减少畸形果,一定要放蜂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
棚内放蜂,一般每亩放蜂2箱即可。
人工授粉可在每天上午9-10时用小毛笔挨个涂花,提高座果率。
另外,还应经常摘除病果、老叶、病残叶及多余的侧芽和匍匐茎,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单个果实的重量。
六、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白粉病。
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800倍液喷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防。
白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防或用10%世高2000倍液喷雾。
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菊酯类、蚜虱净、扫螨净等低毒高效农药防治。
但在果实采收期严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