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载高歌恍如梦2000年的时候,地矿行业很多地质工作者正想着如何抛下自己平生所学,逃离体制内,下海经商。
此时的地矿行业已经冷清了十余年,整个行业人才、技术、装备已大大萎缩,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已经失去信心。
多数地矿类院校不喜欢冠以“地质”二字,纷纷更名为××科技大学、××理工大学或者××经济学院。
但是,事情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一样发展下去。
2001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儿,一是中国正式加入WTO,二是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这两件事儿对日后中国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朱镕基总理力推的中国经济改革逐渐发力,全球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入,为中国全盘承接全球产业大转移,打造“世界加工厂”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此,中国经济步入了“和谐号”高速列车时代,中国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出口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一夜之间,中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
紧接着,中国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公路、东部地区县县通高速。
2003年至2014年,中国铁路里程从7.3万公里增长到了11.2万公里,增长50%。
人均住房面积从2003年的不足17平方米增长到了目前的36平方米,实现了人均住房面积的翻番。
民用汽车保有量从2421万辆增长到了1.54亿辆,增长了4倍。
2014年,世界上85%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产自中国,中国有28种家电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
2003年至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从19亿吨增长到了39亿吨,石油消费量从2.7亿吨增长到了5.0亿吨,天然气消费量从350亿立方米增长到了1708亿立方米,钢铁消费量从2.6亿吨增长到了7.7亿吨,铜消费量从308万吨增长到了983万吨,铝消费量从518万吨增长到了2195万吨。
一眨眼的功夫,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矿产资源消费量连续翻番,十年高歌,恍如一梦!二、千座矿城夜笙歌由于矿产资源需求短期内迅速增长,全球矿产产品市场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矿产品价格急剧飙升!高速增长的矿产品价格,带来了高速增长的开发力度。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矿种、所有的矿山都是暴利!只要开矿,就一定赚钱!一场矿业盛筵,就此拉开了帷幕,一时间涌现出了成千上万个矿权,成千上万座矿山,成千上万座矿城,成千上万个矿老板,矿业蓬勃发展,矿产资源产量快速增长。
2003--2013年10年间,中国矿产资源产量直线增长。
煤炭产量从18亿吨上升到了40亿吨,天然气产量从362亿立方米上升到了1249亿立方米,铁矿石从2.6亿吨增长到了15亿吨,铜矿从60万吨增长到171万吨,铝土矿从1457万吨增长到5040万吨,铅矿从95万吨增长到了305万吨,锌矿从203万吨增长到539万吨。
漫山遍野的找矿、满山遍野的开矿,10年间,中国矿业产值规模扩大到了原来的5倍。
2003年与2013年中国矿产资源产量于是乎,矿业界疯狂了!山西煤老板在北京寸土寸金的CBD动辄买下整栋楼房,却不去住—“空着”。
山东金矿老板,坐着美军在阿富汗山区作战使用的排量 6.8、价值数百万的悍马,高速穿梭于济南的大街小巷—大腹便便的生产“PM2.5”。
河北的铁矿老板在全国坐拥数十栋别墅,金屋藏娇—“两位数”。
更有甚者,露着泛黄的牙齿,飘飘欲仙的吸食着毒品,频繁穿梭于澳门各大赌场,动辄到欧洲、香港等地,用麻袋,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把所有的奢侈品洗劫一空。
当然,这些现象只是部分矿老板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个矿业界,但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国矿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反映了中国矿业的火热程度。
无疑,矿业是最为暴利的行业,暴利使这个行业近乎疯狂。
为了赚钱,很多矿山没有任何正规手续,肆无忌惮地开采国家所有的资源,即无证开采。
有采矿证的矿山超能开采,采矿证上批准的开采规模明明是1000万吨,实际开采量却是3000万吨。
陕西有些煤矿企业,明明只有1个矿山有开采许可证,却在周边同时违法开采4个矿山。
此时的中国,如果一个商人没有几座矿山,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儿。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一听到某某是矿老板,大家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恨不得和他坐到一起拍照留念。
而中国的煤炭工人也享受到了数百年来从没有过的风光,第一次在煤矿旁边住上了别墅,第一次月收入超过了10000元,第一次开上了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
10年间,整个中国矿业产值增长了4倍,部分有色行业的年利润率接近40%,全行业利润率接近25%,暴利,暴利,暴利!三、万座矿山临枯竭暴利背后,付出的是巨大的代价!十年间,暴利驱使,监管不力,中国矿业乱象叠生,无证开采、超能开采、乱采滥挖现象频出,中国矿业在给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遭遇了“十年浩劫”,矿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遭受重创。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10年间,中国煤炭、铁矿石、铜、铝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增长极其缓慢,部分矿产储量出现大幅度下降,80%以上的矿产资源静态保障年限出现大幅度下降。
铅锌等矿产的保障年限已不足5年。
重稀土、钨矿、磷矿、晶质石墨等优势矿产遭受到毁灭性开采破坏。
赣南地区稀土盗采据国家权威部门数据,“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正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的50座矿城资源枯竭;另外340座矿业城市也终将面对矿山闭坑的一天。
据统计,在中国现有的50座资源枯竭城市中,大约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将受此影响。
”目前,矿产品价格已经是拦腰斩半,2/3以上的矿山面临亏损,直接威胁近千万人口就业。
过去10年,千军万马上矿山,采富弃贫、盗采乱挖的乱象,给摇摇欲坠的中国资源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我们还有多少资源可以留给子孙,我们还有多少优质资源可以利用。
同时,也给矿业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注射了兴奋剂的“运动员”,不可能一直保持兴奋,药劲一过,就会伤筋动骨。
四、千山万水遭涂炭更为可怕的是,在矿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生存的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17日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 16.1%。
”“在调查的70个矿区的1672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3.4%,主要污染物为镉、铅、砷和多环芳烃。
有色金属矿区周边土壤镉、砷、铅等污染较为严重。
”“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的5846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 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而这只是官方的公开发布的数据,到底矿业开发活动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多大破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实际的环境污染状况要比官方公布的严重的多。
五、矿业才是最大的泡沫暴利时代,大家的头脑都被冲昏了,没有人再去考究长远发展,没有人考虑矿业发展周期,没有人考虑万一价格下跌怎么办?盲目的追求数量,而丝毫不关注质量。
这是一个暴发户时代,这里的暴发户,不光是矿老板,还有国有企业。
为了追求政绩,为了进入世界500强,国有企业也大肆跑马圈地,兼并重组,虽然企业做大了,质量下来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下来了。
当我们在大肆讨论楼市泡沫、股市泡沫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矿业才是最大的泡沫。
我们只听说山西煤老板在北京大量囤积房产,却没有看到几乎所有的房地产老板都在“玩矿”。
十年间,大量热钱涌入国际矿产品市场,矿产品价格一路飙升,全球石油和铁矿石成本均是40美元左右,价格却长到了近200美元/吨。
成本不足200元/吨的煤炭,价格竟然飞涨到了近800元/吨,铜、镍、金等矿产的价格均出现大幅度增长。
整个矿产品价格平均增长了3-4倍,矿业成了金融财团追捧的首选产业,矿业市值迅速膨胀,中国矿业泡沫越吹越大。
一夜之间,全中国涌现出了成千上万个矿权和成千上万个“矿老板”,房地产老板摇身一变,成了“矿老板”,大量资本涌入矿业行业。
几乎所有的房地产老板都认为矿业行业比房地产行业更赚钱。
在房地产行业赚的盆满钵满后,他们开始转战矿业行业。
很多房地产商把矿权当成了“矿”,以为买了一个探矿权,就买了一座“矿”。
殊不知,在中国,500个探矿权中,最后只有1个才是真正有价值开发的矿。
于是乎,大家都在跑马圈地,随便找一片地,不管地底下是什么,就去做一个假报告,登记一个矿权,很快倒手给房地产老板。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矿业泡沫也飞到了海外。
在国家“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政策的号召下,在矿产品价格一夜飙升的引诱下,很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怕顶着“资源威胁”论的帽子,大肆“进军海外”。
他们不知道自己水土不服,不知道风险有多大,他们只知道响应国家号召,不惜一切代价,高价买下海外劣质矿山,铺天盖地的宣传、“放卫星”,炒高股票价格,骗取股民血汗钱,领导到处邀功,去戴更大的“帽子”。
于是乎,当铁矿石价格飙升至160美元/吨时,他们在海外买下了成本是140美元/吨的矿石(铁矿石价格目前已跌至50美元/吨)。
在不考虑水、电,不考虑公路、铁路、港口,不考虑法律、环境、人力资源的情况下,“过关斩将”,大量收购海外矿山。
到澳大利亚去买品位不足40%(澳大利亚铁矿平均品位60%),没有铁路、港口的铁矿,然后再去帮澳大利亚修铁路,建港口,最后发现,这个矿根本不赚钱。
然后,又去西非买铝土矿,大量投资之后,发现西非距离中国路途遥远,海运费比铝土矿本身价格还高。
于是西方国家的矿业公司,抓住了中国“暴发户”的弱点,在澳大利亚,在加拿大,在拉美,在非洲,在全球,“包装”出了大量矿权,给中国“矿老板”布下了“天罗地网”。
其实,很多地方并没有矿,很多地方矿石品位很低,很多地方外部条件极差,很多地方环境准入门槛极高。
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矿业公司走出去,成功的却屈指可数。
六、上帝不经意间戳破了泡沫“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也许这句话用在此处并不恰当,但矿业行业却实实在在的正在上演从疯狂到灭亡的这一幕。
当矿业行业的泡沫如火如荼地越吹越大的时候,上帝睡醒了,只打了个哈欠,这个泡米就碎了。
2011年以来,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出现疲软。
同时,十余年的矿产资源高价位,使得全球矿业规模过度扩张,供应能力大大增强,再加之矿业产能释放往往滞后5~10年,全球矿业产能严重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