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III级围岩开挖和支护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III级围岩开挖和支护
大,为确保网片紧贴岩面,可采用临时锚固短筋作为补充固定装置,临时固定钢
筋长度入岩不得小于30cm并采用锚固剂锚固牢固。
(7)钢筋网加工制作时,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以及锈蚀等。
(8)钢筋网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网安装时,须保证1至2个网格的搭接长度。
四、质量保证措施
5、洞内支护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加快支护进度,缩短支护时间。
6、喷射支护前,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喷射手配戴防护用品;机械各部完好正常,喷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
7、工作台架下净空必须符合设施工措施
1、各项临时设施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安全卫生。
2、做到工完料尽,洞内风、水管线严格按照要求挂设,洞内施工用电缆和电线绝缘悬挂,不得拖地浸泡。
3、现场布置各类警示牌,大力宣传安全和文明施工。
4、本隧道为反坡隧道,地下水、裂隙水、渗水较为发育,洞内污水抽排也是施工的重点,要求各施工队配备抽排水作业人员,配齐满足要求的抽排设备,并专设抽排管道,做到工作面无大量积水,不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
(1)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严禁欠挖,控制超挖。
(3)开挖面平整,炮眼残痕率不小于85%,并在开挖面上均匀分布。
2、初期支护质量标准
(1)初期支护必须及时施作,下台阶开挖及时跟进,使支护及时成环封闭。
(2)在喷砼前,检查断面开挖尺寸,清除开挖面及待喷面的松动岩块及拱脚处虚渣等杂物,待喷岩面有渗水时,应作好排水引流处理,设置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每个断面应从拱顶起,每间隔2 m布设一个检查点检查喷混凝土的厚度(可利用锚杆头作为标记)。喷砼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
(5)锚杆垂直岩面打入,并结合岩层产状适当调整锚杆位置和打入方向,可采用锚固剂药包填装,锚固剂浸泡彻底填装密实,锚固剂填装深度不得小于2/3孔深,并按照规范要求按实际数量的2%预留拉拔锚杆。
(6)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厚度不得少于4cm的混凝土后再进行铺挂,
钢筋网须与锚杆或者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因设计1.2m*1.2m的锚杆间距过
尺寸符合设计规范,支护结构稳定可靠。
五、安全保证措施
1、掌子面排险和初支时机是III级围岩开挖作业第一危险源,施钻人员到达工作面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拱顶是否稳定,严格按掌子面排查要求进行排险作业,排险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现场排险经验,施工队值班人员排险时必须在场,如有较大面积松动危石应清除并及时上报,停止开挖立即进行初支封闭施工。
1、洞身开挖
(1)开挖洞身开挖采用光面爆破,围岩整体性较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加快施工进度,对未挂网锚喷段进行厚度不小于4cm的C30混凝土初喷,保证开挖作业施工的安全。
(2)如遇III级软弱风化、破碎、或节理、裂隙发育不良围岩地段时,施工严格贯彻“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指导思想,开挖爆破一段立即按照设计初支施工一段,遵循客观、动态的原则,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七、其他
此交底中遗漏未交到的事宜,按有关石岛环山路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公路隧道技术规范、隧道各分项工序施工技术交底、和公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执行。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2、钻工钻孔前,对风钻和工具作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修理或更换。钻孔台架上打眼时,先检查平台架及斜撑是否稳定,平台上铺板是否焊接牢固,侧边搭接网片平台是否安装牢固,外侧的防护栏杆是否牢固,防止高处坠落。
3、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支护质量达到设计规定标准。
4、锚杆支护,孔深、间距、方位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锚固剂填装符合要求,钢筋网初喷砼必须达到设计厚度。
(3)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露筋、空鼓及渗漏水,锚杆头钢筋无外露现象;严格控制喷砼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cm内。
(4)锚杆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和深度布钻施工,锚杆孔孔径应符合要求,深度大于锚杆长度(2.5m)的10cm,锚杆孔间距允许偏差为±15cm,锚杆打入长度不得少于设计长度的95%。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鲁JJ-005
交底部位
洞身
工序名称
Ⅲ级围岩洞身开挖
交底提要:洞身开挖技术要求
一、开挖方法
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光爆残孔率每循环不得小于85%,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辅助炮眼均匀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出的石块适合装运的需要,实际现场钻爆设计中应根据掌子面围岩软硬、纹理走向、上循环爆破效果合理调整周边眼距、每孔装药量、不耦合系数等关键参数,确保光面爆破效果。
要求每循环开挖钻眼前进行断面放样测量,项目部测量员与劳务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放样完成后,仔细检查上循环开挖2-3m范围内是否存在欠挖,发现欠挖处进行标识并与开挖班现场交底,立即进行补炮处理,避免出现二次衬砌时返工修复现象。
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即掌子面上下左右里程偏差较大,应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各部位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个垂直断面上,杜绝因掌子面围岩倾斜发生局部塌落的隐患。
(3)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保证隧道按照设计方向与坡度及结构尺寸施工,尽量做到不欠挖、不超挖。
2、初期支护
各施工队在III级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和项目部、监理要求进行初期支护作业,一切以安全为前提,不允许出现违背现场实际情况盲目施工或不听从指挥现象发生,以控制围岩变形和减少围岩暴露时间,确保施工安全为原则。努力提高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按规定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和喷射混凝土层厚度,做到断面
二、初期支护参数
III级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参数如下:
钢筋网采用Ф8钢筋加工制作,网格间距为20cm×20cm。
拱部采用Ф20砂浆锚杆,锚杆长度L=2.5m,锚杆间距为1.2m×1.2m(纵向×环向),即每处14根、15根交替梅花形布置。
拱墙部位采用C30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cm。
三、质量标准
1、洞身开挖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