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

中医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

腧穴分类
12
经穴 阿是穴 奇穴
13
经穴
14

经穴是指分布

并归属于十四经脉
的腧穴,又称 “ 十
四经穴 ” 。
15
主治经脉 脏腑病证
16
针灸甲乙经
349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54
针灸资生经
359
针灸逢源
361
17
18
奇穴
19

奇穴是指尚

未归属于十四经 穴系统的腧穴 ,
有人称为 “ 经外
奇穴 ” 。
128
129
大肠、小肠下合于足阳明经
三焦下合于足太阳经
130
大 肠 足阳明胃经上巨虚穴 小 肠 足阳明胃经下巨虚穴
三 焦 足太阳膀胱经委阳穴
131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

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

足太阳膀胱经委中穴
膀胱
132
主病
六腑病证
80
所所 所 所所 出溜 注 行入 为为 为 为为 井荥 输 经合
81
所出为井(泉水初出之源),脉气始发。

82
井 穴 位 置 在 四 肢 末 端 83
所溜为荥(萦迂未成大流),脉气尚微。

84
荥穴位置多在掌指或跖趾关节前方85
所注为输(水流转输灌注),脉气渐盛。

86
输穴位置多在掌指或跖趾关节后方87
104
主病
五脏病证
105
“五脏有 疾,当取之 十二原”。
106
咳嗽气喘
太 渊 (肺经原穴)
心悸失眠
神 门 (心经原穴)
肠鸣泄泻
太 白 (脾经原穴)
107
络穴
108


络穴是表
里两经联络的
处所。
109
阴经经脉
阳经经脉
110
络 穴 位 置 多 在 肘 膝 关 节 以 下 111
任脉络穴
胸腹
46
牙痛取合谷
头痛取太冲
47
脱肛取百会
坐骨神经痛取环跳
48
左病右取 右病左取
49
右侧合合
左侧面瘫
50
右侧胁痛
左侧阳陵泉
51
52
特殊作用
53
54
特殊 作用
腧穴特异性 腧穴双重性
55
阑尾穴 三阴交 足三里
对阑尾炎有特殊作用 对妇科病有特殊作用 对消化道有特殊作用
56
矫正胎位
和中降逆
20
21
22
主治某些 特殊病证
23
24
阿是穴
25


阿是穴是直 接在全身各个部

位的痛点或压痛 点上选取的腧穴。
近代的人把它叫
做“压痛点”。
26
以痛为输
27
28
不定穴
天应穴
扪当穴
29
主治所在 部位病痛
30
31
经穴
奇穴
阿是穴
32
3
腧穴作用
33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34
123
阴经 郄穴




阳经 郄穴




124
下合穴
125



下合穴是
六腑相合于下
肢阳经的六个
腧穴。
126
下 合 穴 位 置 在 膝 关 节 以 下 127
合 治 内 腑
手阳明大肠合穴——曲池 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
手太阳小肠合穴——小海 足少阳胆经合穴——阳陵泉
手少阳三焦合穴——天井 足太阳膀胱合穴——委 中
所行为经(江河畅行无阻),脉气大盛。

88
经 穴 位 置 多 在 腕 踝 关 节 附 近 89
所入为合(百川归海汇合),脉气内入。

90
合 穴 位 置 多 在 肘 膝 关 节 上 下 91
井荥 输 经 合
92
主病
经脉病证 脏腑病证
93
94
荥输治外经 合治内腑
95
牙齿疼痛
足阳明经荥穴内庭
73
全身特定穴
129个
74
五输穴 郄穴 俞募穴
八脉交会穴
原络穴 下合穴
八会穴 交会穴
75
五输穴
76

五输穴是十

二经脉中分布在

肘膝关节以下的 五个特定穴位,
即井、荥、输、
经、合穴,简称
“五输穴”。
77
井 荥



78










79
《 灵枢 · 九针十二原 》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 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 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 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二十七气之所行,皆在五 输也。
近治作用
35
36
经穴 奇穴 阿是穴
近治作用
37
眼红眼肿
耳聋耳鸣
睛听
明会
膝痛膝冷
膝中 眼脘
胃疼腹痛
38
局部作用
近 治
邻近作用
39
40
远治作用
41
42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43
落枕项强
中渚 委中
(手背) (腘窝)
腰背扭伤
眼目昏花
光明 涌泉
(小腿) (足心)
舌烂口疮
44
45
上病下取 下病上取
119
郄 穴 位 置 多 在 肘 膝 关 节 上 下 120
主病
急性病证
121
孔最(手太阴肺经郄穴) —— 喘咳、咯血 阴郄(手少阴心经郄穴)—— 吐血、衄血 地机(足太阴脾经郄穴)—— 痛经、崩漏
122
养老(手太阳小肠郄穴) ——肩背腰痛 温溜(手阳明大肠郄穴)——头痛面肿 梁丘(足阳明胃经郄穴)——胃痛乳痈
项强不舒
手太阳经输穴后溪
目赤肿痛
足厥阴经输穴太冲
96
胃脘疼痛
足阳明经合穴三里
胆腑疾患
足少阳经合穴阳陵
膀胱腑病
足太阳经合穴委中
97
98
原穴
99


原穴是脏
腑原气经过和
留止的部位。
100
101
原 穴 位 置 多 在 腕 踝 关 节 附 近 102
六阳经
专 有 原 穴
103
六阴经
以 输 代 原
督脉络穴
背腰
脾之大络
胁肋
112
主病
表里经病证
113




“ 络穴正在两 经中间,……若刺
络穴,表里皆治”。
114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四总穴
面口合谷收
头项寻列缺
115
头项寻列缺
116
郄穴
117


郄穴是经 脉之气深集、 汇聚的部位。
118
十二经脉 十二郄穴
阴维脉郄穴 阴跷脉郄穴
阳维脉郄穴 阳跷脉郄穴
三阴交




















64
65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所有腧穴 十四经穴 部分腧穴
66
67
太渊
手太阴经穴
合谷
手阳明经穴
咳嗽气喘咯血
咽肿齿痛口歪
68
阴经 腧穴
阳经 腧穴
侧重脏腑病证 侧重经脉病证
69
4
特定穴
70
特定穴
要穴
71
72
特定穴
特定穴是十四经 中若干类具有特殊性 能和治疗作用,并有 特定称号的腧穴。
至中
阴脘
开窍苏厥
人气 中海
扶正补虚
57
双双双 重关相 性性性
58
天枢
便













便

59
关元



尿












Hale Waihona Puke 60内关心心


















61
百会




















62
合谷




















63
1
腧穴概念
1
2
腧 俞输
流注转输
3



4
腧穴
(全身所有穴位)
俞穴
(背部脏腑俞穴)
输穴
(肘膝以下五输)
5
孔隙 凹陷
6
腧穴
腧穴是脏腑经气输注 于体表的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