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PPT课件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出其端。 《灵枢·经脉》
注释: [123456781]0臑]中 络 还 胃 属 肺 腋寸臂:焦 : 口 系 下口内音: 联 回 隶:上闹上络来指属此“桡骨,腹、;贲处系动下指胃网循门统所”脉廉上脘络:部属说是搏:臂所、顺。系“动臂部带在散沿腋处内。的部络。下。上意。的”据骨思经意为当《,,是脉思顺甲指指起。着乙桡相腋于 用 走经骨连前中 如 。》。接方焦 动应廉的,词以:部其是 ,经指分穴因 义渠侧。为
经 网 肺 中 边 为脉 络 系 , 正府气 指样 棱 ,、血肺分角当云的脏布部腕门产的该。后生系处上一和带。边寸运,应处行即称。有气“赖管上于。廉胃”气,。下边应称“下廉 ”。
2、白话: 手太阴肺经:①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
回过来沿着胃上口,②穿过膈肌,属于肺脏。③ 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 ④下循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 侠白), ⑤下过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 缘(孔最),⑥进入寸口 ──桡动脉搏动处(经 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其边际,出大指 的末端(少商)。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证,多见肩背酸痛,感受风寒而汗 出,伤风,小便频数,张口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 证,多见肩背部酸痛而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 颜色异常。
小结:本经腧穴主治头面、喉、胸、 肺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二、手太阴络脉
(Collateral of Hand-Taiyin)
络名:列缺 位置:腕上分间 循行:走向手阳明大肠经;另一条并太阴之经,直 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病候: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呿,小便遗数。 治疗:取列缺穴
1、出处:
中府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 云门 《素问·水热穴论篇》
2、释名:
中云府门:云中,指云中气焦,、即中山气川;之府气,;聚门也,。指意手为太手阴太肺阴脉之所脉 起出于之中门焦户,。穴意为中肺气聚犹会如之云处雾,气又化为,肺出之 入募于,此即门藏户气,结故 聚名之。所,肺、脾合气于心,故名。
3、定位 Location
中府: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距前正中线6寸, 平第一肋间隙。 云门: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距前正中线6寸, 锁骨下窝凹陷处。
4、主治 Indication
共性: ①宣降肺气,止咳平喘:咳嗽、气喘 ②活血通络:胸痛、肩臂疼痛 特点:
中府 肺募穴(mu point of lung )
一、手太阴经脉
(Meridian of Hand-Taiyin)
(一)经脉循行(Course of Lung Meridian)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 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从肺系, 横出 腋下, 下循臑内, 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 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 上鱼, 循 鱼际, 出大指之端。
*宣降肺气,止咳平喘:咳嗽,气喘,胸部胀
满,胸痛。现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活血通络:肩臂疼痛。现多用于肩周炎,常拔
罐。
5、配伍举例
配肺俞,为俞幕的配穴法,有疏风解 表、宣肺止咳作用,主治外感咳嗽。
配复溜,有生津润燥作用,治肺燥咳 嗽。
配外关治肩背痛,如肩周炎。
6、 刺灸法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Method
向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侧深刺,防 止伤及肺脏。
7、现代研究
天府,侠白
1、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府 《灵枢·本输》 侠白 《针灸甲乙经》
2、释名:
天侠府白:侠天,与为夹上通部,指人旁之边头;、白胸,;白府色,,聚肺也之,色居。住肺之色处, 肺白为,人穴身侠诸于气赤之白府肉,筋局分天间位,,故又名开。窍于鼻,故名。
腕部支脉:⑦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 (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3、图示
(二)病候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 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 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 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 息,溺色变。 《灵枢·经脉》
3、定位
天 侠府白: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 腋前纹头下34寸处。 ,或肘横纹上5寸处。
4、主治:
共性: ①宣肺止咳:咳嗽、气喘 ②活血通络:肩臂疼痛
5、刺灸法:直刺0.5-1.0寸。
尺泽(Chize,LU5) 孔最(kongzhui,LU6) 列缺(lieque,LU7) 经渠(jingqu,LU8) 太渊(taiyuan,LU9)
三、手太阴经别
(Divergent Meridian of Hand-Taiyin)
离:腋(中府) 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 出:浅出缺盆,循喉咙 合:与手阳明大肠经合于扶突穴处
图示:
四、手太阴经筋
(Muscle Region of Hand-Taiyin)
手太阴之筋,起于 大指之上,循指上行, 结于鱼后;行寸中外侧, 上循臂, 结肘中;上内 廉,入腋下,出缺盆, 结肩前髃;上结缺盆, 下结胸里,散贯贲,合 贲下,抵季胁。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 其成息贲者, 胁急、 吐血。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Acupoints of Hand-Taiyin)
本经共11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要求掌握的穴位 7个(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余穴了解。
中府 Zhong-Fu LU1 云门 Yun-Men LU2
注释: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闷,膨膨气喘, 咳嗽,“缺盆”中间(喉咙部)疼痛;严重的则交捧 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 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穴主治“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急 ,喘息,心烦,胸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 所过处)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经络腧穴学
李燕萍
针推2004级
经络腧穴各论
要求掌握: 1、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与脏腑的络属 关系,十二经脉病候及其主治。 2、十二经穴中各特定穴等重要穴位的 定位、取法、主治及刺灸方法。
第四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of Hand-Taiyin)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