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案设计
5.晕色法:方法是将所需晕色的两种色彩先画到画面上,两色中间可适当留出空 间,然后再用一支干净的、略带水粉的笔将两色来回涂抹,直至得出所求效果。 也可将两色在调色盘里调好再涂到画面中。这种晕色法的效果有柔和、过渡变化 自然、色彩层次多等优点。
(三)肌理技法 肌理——脂形象表面的纹理。形象表面结构不同的排列方式,产生不同 的肌理效果,传达不同的美感。肌理: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肌理来源 于自然和人工制作,如兽类的毛皮的的纹理,树叶树干的纹理等都属于 “自然肌理“,而用于工手法制作出的肌理效果称作:“人工肌理”。
几何法图例
几何法图例
3)、求全法
是指不完全依照素材的本身形态结构,根据自身的要求和理解刻意添加原 本不可见的物象,使图案更加的完整和充实。
内部装饰:
1.透叠法
先用简练的线条画出物象的轮廓,然后用深色或黑色 平涂成片,形成影像:也可在轮廓线外用深色或黑色 平涂成片,使物象的影像成白色。
2)、添加法:
2、素描写生法
它是以单色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和明暗层次的方法。 这种方法,工具简单,表现充分,适应性强。
3.色彩写生
一般在钢笔线描的基础上,根据对象的色彩,多以薄画法表现物象,可表现简 单的调子及明暗虚实关系。可用水彩,水粉和可溶性彩色铅笔等。
写生采集步骤: ------------先主后次,先近后远。
总而言之,基础图案是连接绘画写生和设计的一个纽带,是从物象到设汁的重要环节,因此 系统地学习基础图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分类 1、具象图案 具象图形是对自然、生活中的具体物象进行一种摹仿性的表达;具象图形 设计主要取材于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静物、风景等,其 图形特征鲜明、生动,因贴近生活而感染。
3.写生尽力做到物象 完整 4.注意特写与剖写
写生采集的方法
写生变化是图案创作的一条重要途径。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可见的,生活中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生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线描写生:使用铅笔或钢笔等,进行 线条勾勒,可采用中国传统画中的白描 用线法,利用线条的转折、顿挫、粗细、 曲直、浓淡的变化,生动地记录对象的 结构、特征和进行细部的刻画,线描写 生法由于工具携带方便,也是写生中常 用的方法。
2、写生的方法 黑白写生(慢写、速写、默写) 色彩写生(铅笔和钢笔淡彩、水粉、水彩)
3、写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领
观察、构图、取舍
写生中要注意一下 几点: 1.注意观察对象与表 现对象 仔细观察和掌握写 生对象的自然规律, 形体特征,动态, 为图案的装饰变形 设计打好基础。
2.合理的取舍与构图
写生时为了突出主次关系 与画面效果,要对物象进 行一定概括与取舍,注意 整体结构形态的提炼表现, 小的局部形体可舍去
(二)彩色装饰表现
(三)色彩处理 明度-----空间-------层次 1、浅底--深主 2、中底--深主或浅主 3、深底--浅主
(四)色彩着色方法 1、平涂底色着色法 2、直接着色法
步骤(1)设计草图:可用铅笔在一般的草稿纸上将构思 画出,并逐渐确定下来。 用透明拷贝纸将草图拷贝下来。
步骤(2)先着底色再拷印:如图形有底色,先将底色平 涂好,待干。如没有底色可直接上色,将拷贝纸上的图 形用硬铅笔(如 3H型铅笔)把图形拷印到已打好的干底 色上。用力大小视印痕清晰度来定。
二、图案艺术法则
(一)图案的形式法则 (二)图案的色彩法则 (三)图案的造型法则
(三)图案的造型法则 1、基本外形变化
抓住素材的特征进行变形
1).直线、方形的方法
2).曲线、圆弧化方法
用曲线、连贯的 弧线表现对象外 形,是其形象更 柔美、轻易、厚 实
3).综合运用方法
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这种方法会使画面表 现形式更多样、丰富。
2、外形装饰、内部装饰 外形装饰:
1)、简化法:
是指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 的部分,通过归纳、概括、省略等方法,使物 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
简化法图例
2)、几何法:
是抓住物象的特征,根据工艺制作、设计要求,把富有变化的物象 处理成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方形、折线形、弧线形等。使 其更具有理性美和逻辑美感。
步骤(3)着色:将调好的色彩用所需技法描绘到拷贝好 的底色上。
四、基础图案的素材来源
(一)写生采集
1、写生的目的
写生的主要目的是为图案创作搜集素材,同时也是锻炼描绘技能的手段。 装饰图案设计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作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在自然美的基础上经过 概括和取舍,通过艺术处理,创造出符合装饰目的,又适合生产需要的图案形象。因此, 图案写生与图案造型变化是装饰图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二)用笔技法
1.平涂法:将调好的色彩,均匀地、平整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里。调色时应注意颜
料的浓度,太干涂不开,太湿又涂不匀,颜料要浓淡均匀,否则会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2. 勾线法:在图案中用不同特点的线进行勾勒,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
协
调
画
面
的
色
彩
关
系
。
3.推移法:利用色彩的推移法,可使图形色彩更加富有层次感,整体又有变 化。方法是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或色相的转换进行多层变化。 4.水色法:利用颜色能在较多的水分中自行混合的特点,将不同的色彩着于 已有水分的图形中。经过调和的处理,可得出色彩自然混合的效果。
2、抽象图案
3、视觉错图案 视觉错误,一种特殊的审美现象。其实并非如词语说的是一种错误,而 是因外在物体在人的接受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程度接收差异的特殊现象。 在某种意义上看,错觉也是一种审美过程。至少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过程。
图案分类的方法很多。按所占空间分,有平面图案(如地毯、织锦、刺绣图 案)、立体图案 (如家具、陶瓷图案)。按历史范畴分,有原始社会图案、传 统图案、现代图案。按社会关系分,有宫廷工艺美术图案、民间工艺美术图案。 按工艺美术品的种类分,有青铜图案、陶瓷图案、漆器图案、印染图案、织锦 图案、工业造型图案、家具图案、商标图案、书籍装帧图案等。按图案的结构 分,有单独图案、角隅图案、适合图案、边饰图案、连续图案等。按装饰题材 分,有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器物图案、文字图案、自 然现象图案、几何图案以及由多种题材组合或复合的图案
A:印制技法: (1) 扑印——用海绵、粗布等蘸色扑印出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 (面对学生演示全过程) (2) 盖印——用纸团、树叶、瓶盖等蘸色盖印。
B:利用水性的制作技法: (1) 流淌——在某一形象下部涂色,然后再在其上部涂色,趁颜色未 干时将画面竖起,任其自然流淌而形成一种肌理。 (2) 吸附——将墨或色料(油墨、漆、圆珠笔等)滴入水中,形成墨 (色)流,然后将软纸盖在墨(色)流上吸附,便会产生变化万千富于 韵味的肌理效果。 (3)排水——用油画棒或蜡笔等油性笔画出某一形象,然后用含有较 多水分的水性色料涂遍,水性色遇(蜡)便被排离,从而显露出油画棒 或蜡笔所画的形象。 (4)吹动——将含水较多的颜料涂在纸上,用吸管吹出发射状的纹理, 当未干的颜料相互交叉时便会产生色彩交融的韵味。
2、线绘法:将色彩用线的形式描绘在形象上,线的不同方 向与粗细的结合,使画面产生线纹感。
3、面绘法:一幅画面由单个或多个形象组合而成,将这些 形象归纳成不同的块面来描绘,使画面形象更加明确。
4、线、面结合法:将形象用一种颜色的线勾画出来,其中 形成的面用另外一种颜色填上,形成线面结合,形象分明的 画面。
基础图案设计
主讲人:
(一)定义
一、概述
(二)重要性
基础图案课是艺术设计学习中的基础课程。它为各门专业设计课的学习与提高起到重要的 “铺垫”作用。因而在学习基础图案设计的过程中观察事物的方式、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设计 的方法等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基础“铺垫”知识。
在学习基础图案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察事物的方式。常规适用于素描色彩绘画的观 察方式局限性大,由此观察方式得出的造型一般情况下不适合使用于设计当中。艺术设计所需 要的是一个全方位的,突破时间、空间约束的观察方式,由此改变正常的形象思维模式,最终 解决造型问题,并对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着重学习艺术设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美”是感性的、模糊的,而“法则”是理性的、清晰的。在这里我们所需要做到的是用明确、 简单的方法归纳表达美的形式,使我们能真正地认识美、表现美。再次,必须了解设计方法, 掌握物体的形象是如何提炼成设计形象,又是如何组织运用到设计中去。
C:弹刮——将牙刷蘸色后反过来,用硬物向人身方向拔动刷毛,将色 弹射在画面上,可产生雾状柔和的过渡效果。
图案的表现: (一)黑白装饰表现 黑白装饰是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画面主题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 来得以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利用黑与白以朴素、纯净的 对比来展现事物的作画。
黑色-------白色-------灰色
毕加索的牛
从第一幅写实的公牛素描到最后符号化的公牛造型,其中经历了大胆的 概括、夸张、变形和删减,公牛的形象从膘肥体壮的块面演变成了几根 简洁的线条,而公牛的精神特征却愈加鲜明、典型。这个变形过程可以 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应依照对动物的观察、理解和感受,运用装饰 性的手法去表现各类动物的独特神采,创造理想中的动物形象。
(二)从优秀艺术中采集
五、基础图案的组织形式和装饰 创作范例
(一)基础图案的组织形式 1、基础元素变形 2、单独纹样组织形式 3、适形纹样组织形式(3个) 4、连续纹样组织形式 5、黑白装饰画组织形式 6、彩色装饰画组织形式
谢谢
创作图例----优秀作品欣赏(书本)
• 是为了使图案的纹样更加丰富,更加理想的一表现技法。 在提炼概括的基础上,根据设计需要添加装饰纹样,以增 加图案联想的装饰情趣和浪漫色彩。
添加法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