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富顺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更新)

富顺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更新)

富顺县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自隋至清,各王朝开设科目进行考试,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科举考试,既不问家世,也不需要别人的推荐,主要根据应举人的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是古代最进步,也是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起过启发和借鉴作用,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即科举考试,不仅对中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就是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士”则是科举制度、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符号,是学子经过童(府、县)试、乡(省)试、会(全国)试中试后,再参加殿试(或称廷试)并通过传胪(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而获得的最高也是最后的学位。

即“进士”必须经过殿试(或称廷试)及传胪才能取得。

有的虽经过殿试,也取得好名次,但未通过传胪也得不到进士称号。

如清嘉庆24年己卯科武举考试,徐开业、梅万青已获取一甲第一、三名,即状元、探花,因传胪未到而被出名,榜眼秦钟英被推升为状元。

明清两朝都设立有“进士题名碑”,是在殿试揭晓后(大金榜是鈐盖上“皇帝之宝”玺印后张挂於东长安门外长安街;小金榜於传胪日由奏事处进呈供皇帝御览后,交大内存档。

现存的大小金榜均藏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由礼部具题,工部给银,交国子监立石题名,石上镌刻有(与大、小金榜一样的)进士姓名及甲第和籍贯(含省、府、县三级)。

这些“进士题名碑”全部立於北京国子监左侧孔庙大成门外。

所以“进士题名碑”是查找进士姓名的最好的历史物证,“进士题名碑录”则是查找进士姓名的最有力的历史文献。

一、富顺明朝文科进士总数说富顺学子在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期间考中文科进士有多少人呢?《富顺文庙》(公元2004年王孝谦主编)说有132人,《宋志》(公元1931年宋育仁主编)说有132人,《四川通志》(公元1816年常明主编)说有107人,《叙州府志》(公元1896年王麟祥主编)说有132人。

现有人说“仅此一朝中进士139人,其中有范氏一门七进士,熊氏一门五进士,李氏一门四进士”(见徐玉才《岁月倾城》),还有人说“在明……全县就有134人,占四川进士总名额的1/10左右,居全省之冠。

特别是……万历15年间,全县共考中进士50名”(见高仁斌《富顺:另一种阅读方式》)。

而在《明代富顺进士考证》(公元2008年7月网上,作者姓名不详)说只有100名。

100个与130几个,相差30多个,差距为何这么大?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最初录入《富顺县志》者,缺乏必要的考证,或说疏于考证,把不是进士的人当成进士写入了县志,后来者照前志再录;二是写志者对“进士”概念不清,把不能认做“进士”的当成了进士;三是对“户籍在外地,而原籍(或祖籍)在富顺”的进士当成了富顺的进士;四是把外地的进士当成了富顺的进士。

把不是进士当成进士的,在《宋志》(宋育仁编《富顺县志》简称)中有:李尚、李万、彭昂、陈诏、李传、王子方、范懋和、周辰凤、杨春宇、郭庆年、张应泰、陈常、钱承扩,共13人。

这13人既在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一书中找不到,就是在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一书上也找不到。

把不应认做进士的当成进士的有范岷汇。

在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龚延明及博士研究生邱进春合写的《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一文中有“四川富顺范岷汇会试121名,未廷试卒。

”还有“未经殿试者不能得到进士的出身,其名分依然还是举人。

”可见,范岷汇还Zcx第1页不能算做进士。

(会试中式者称贡士,会试后有一个月左右时间才殿试,这期间,有的因丁忧〔父或母亡故〕或自身生病〔或死亡〕而不能参加殿试,上面说的范岷汇就是一例。

)不知前面说的12人中还有这种情况没有,即是有,也不能算做进士。

户籍在外地,而原籍(或祖籍)在富顺的(即外籍富顺人)进士,不能再算做富顺进士。

由于四川人口在历史上经过几起几落的大变化:如元末明初的第三次移民入川,大量的湖北人移民四川;明末清初的第四次移民入川,有湖广(湖北、湖南)浙江、广东、福建、安徽、江西、陕西、甘肃、山西、云南、贵州等省的移民入川,由于以湖广人最多,史上叫做“湖广填四川”。

今天的四川人,大部分是清代以后移民的子孙,少部分是元末明初移民的后裔,元代以前的土著更是凤毛麟角。

那些从外地(比如湖广)移民到四川(或富顺)的人,其原籍(或祖籍)在外地,他们的子孙考中进士,是算做四川(或富顺)的还是算做外地(比如湖广)的呢?显然应该算做四川(或富顺)的,而不能再算做外地(比如湖广)的了。

比如吴于诗,嘉靖38年进士,是富顺籍荣县人,就只能算成富顺的进士,而不能算成荣县的进士。

同此道理,那些外籍富顺人考中进士,只能算做外籍地的进士,不能再算做富顺的进士。

就说隆昌吧,按周振鹤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第八章四川布政司”讲“隆昌县:隆庆元年(1567)析富顺、荣昌二县及泸州于富顺县隆桥马驿置隆昌县,来属叙州府。

”据隆昌县人民政府招商局“历史沿革”中称:“隆庆元年(1567年)析泸县2里,荣县4里,富顺14里,置隆昌县,以隆桥驿为城址。

”(公元1985年苏铁生主编的《富顺县志》:“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划出县东百里之隆桥马驿为中心的14里之地,以代寺以东之烂泥桥为界设置隆昌县。

”这里的时间有误,应为隆庆元年〔1567年〕,而不是隆庆四年。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研究所教授江庆柏在《清朝进士题名录》的“文献概述”中讲:“明清科举考试有墨卷、硃卷。

考试者用墨笔写的试卷称为墨卷,由专人用硃笔誊录的试卷称为硃卷。

硃卷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考生履历、科份页、考生文章。

考生履历通常又由三部分内容构成:考生个人情况、考生家庭家族情况、考生师承情况。

个人情况包括:姓名、字号、排行、出生年月日时辰、籍贯。

硃卷履历都是由考生自己填写的,所以资料价值很高。

”考生自己填写的籍贯是不会乱写的,公元1567年后由富顺划出到隆昌的考生,其籍贯自然会填写隆昌。

在《碑》和《索》中都能查到的郭元柱、江应祯、钱承恩、刘时俊、郭继开、钱梦曾都是公元1577年后的进士,已是隆昌籍了,不能再算做富顺的进士。

还有陈珊、陈扬产(贵州铜仁籍富顺人),张堪(陕西褒城籍富顺人),伍文焕(宜宾籍富顺人),刘潜(荣昌籍富顺人)也都不能再算做富顺籍进士了。

郭元柱1577年万历5/2/46 (《碑》955 《索》134)江应祯1580年万历8/3/204(《碑》982《索》1026 )钱承恩1592年万历20/3/20(《碑》1045《索》2345)刘时俊1598年万历26/3/154(《碑》1084《索》2036)钱梦曾1598年万历26/3/29(《碑》1087《索》2352)郭继开1616年万历44/2/63(《碑》1174《索》139)陈珊1533年嘉靖32/3/180(《碑》814 《索》2096)陈扬产1574年万历2/3/34 (《碑》942《索》2154)张堪1622年天启2/3/79 (《碑》1215 《索》486)刘潜1631年崇祯4/3/50 (《碑》1271 《索》1999)伍文焕1586年万历14/3/247(《碑》1019《索》652)把外地进士当成富顺进士的有:李尚、陈辅、梁本茂、周惠、刘芹、宗敦一、尹从教、尹从淑、徐岱、陈嘉谟、胡克开、彭参、李傅、刘尧珍,共14人。

李尚1448年正统13/3/40;《索》1332、《碑》228页:浙江宁波府慈溪县民籍。

陈辅1490年弘治3/3/184;《索》2153、《碑》447页:四川叙州府宜宾县民籍。

梁本茂1514年正德9/2/30;《索》1113、《碑》566页:四川叙州府宜宾县民籍。

周惠1517年正德12/3/182;《索》2223、《碑》602页:四川叙州府宜宾县民籍。

刘芹1547年嘉靖26/2/46;《索》2019、《碑》769页:四川叙州府宜宾县民籍。

Zcx第2页宗敬一1631年崇祯4/3/159;《索》1009、《碑》1276页:四川叙州府宜宾县民籍。

尹从教1580年万历8/3/185;《索》615、《碑》602页:四川叙南卫官籍叙州府宜宾县人。

尹从淑1586年万历14/3/79;《索》615、《碑》1010页:四川叙南卫官籍宜宾县人。

徐岱1517年正德12/3/43;《索》961、《碑》595页:四川嘉定州威远县灶籍。

陈嘉谟1472年成化8/3/139;《索》2138、《碑》346页:四川重庆府巴县民籍。

胡克开1616年万历44/3/52;《索》1739、《碑》1177页:四川叙州府隆昌县军籍。

彭参1619年万历47/3/153;《索》1364、《碑》1200页:四川叙州府南溪县民籍。

李傅1499年弘治12/2/79;《索》1237、《碑》447页:四川叙南卫官籍。

刘尧珍1640年崇祯13/3/60;《索》2013、《碑》1276页:四川镇雄军籍。

上面“//”两斜线左、中、右的数字代表进士参考的科年、取得的甲第、名次,《碑》、《索》后的数字是进士名字在《碑》、《索》中的页码数。

明朝四川各州县文科进士名额分布表州县人数名次州县人数名次州县人数名次州县人数名次内江县107 1 温江县11+1 25 巫山县 5 35 安县县 2 39 富顺县100 2 永川县11 26 金堂县 5 35 名山县 2 39 巴县91+1 3 崇州11 26 犍为县 5 35 罗江县 2 39 泸州46+2 4 岳池县10 27 绵竹县4+1 36 珙县 2 39 宜宾县37 5 新都县10 27 营山县4+1 36 浦江县 2 39 合州35 6 合江县9 28 万县 4 37 德阳县 2 39 铜梁县33 7 青神县9 28 丰都县 4 37 大宁县 1 40 江津县27 8 荣县9 28 中江县 4 37 开县 1 40 遂宁县27 9 垫江县9 28 江安县 4 37 丹棱县 1 40 长寿县26+1 10 蓬溪县8+1 29 苍溪县 4 37 巴县 1 40 眉州25 11 双流县8 30 通江县 4 37 仪陇县 1 40 涪州24 12 邛州8 30 新宁县 4 37 乐至县 1 40 潼川州24 13 夹江县8 30 新津县 4 37 汉川州 1 40 嘉州24 13 渠县8 30 新繁县 4 37 纳溪县 1 40 华阳县21 14 隆昌县8 30 简州 4 37 南江县 1 40 绵州20+1 15 大竹县7 31 綦江县 4 37 屏山县 1 40 资县18 16 邻水县7 31 大邑县 3 38 盐亭县 1 40 广安州17 17 定远县7 31 云阳县 3 38 崇宁县 1 40 西充县15 18 洪雅县7 31 江油县 3 38 镇雄县 1 40 汉州14 19 南部县7 31 威远县 3 38 灌县 1 40 成都县14 19 剑州7 31 峨眉县 3 38 成都卫45南溪县14 20 射洪县7 31 梓潼县 3 38 叙南卫10阆中县14 21 资阳县6+2 32 彭山县 3 38 重庆卫 6井研县13+1 22 安居县6+1 33 篷州县 3 38 泸州卫 3达州13 23 彭县6+1 33 雅州 3 38 千户所11安岳县13 23 长宁县 6 34 筠连县 3 38 仪卫司9忠州13 23 梁山县 6 34 夔州 3 38 各卫8仁寿县12 24 什邡县 5 35 东乡县 2 39 各司8荣昌县11+1 25 大足县 5 35 庆符县 2 39 合计1304+16Zcx第3页上表中:“千户所”指广安、忠州、保宁、灌县千户所;“各司”指平夷长官司、泥溪长官司、永宁宣抚司、龙州宣抚司、马湖木川司;“各卫”指宁川、合州、利州、茂州、松潘卫及四川护卫、四川直部、汉州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