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_曹铭

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_曹铭


黄曲霉毒 素 B 是二氢呋喃氧杂萘 a f l a t o x i n B A F B 1( 1, 1) 邻酮的衍生物 , 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 曲 霉 等 真 菌 在 代 谢 过 程 中产生 , 它是毒性 和 致 癌 性 最 强 的 黄 曲 霉 毒 素 , 被国际肿瘤 研究机构 ( 列 为 ⅠA 类 致 癌 物 质 , 其致癌性比二甲基 I A C R) 亚硝胺强 7 其毒 5倍。黄 曲 霉 素 还 有 致 畸 及 致 突 变 的 作 用,
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P r o r e s s o n a f l a t o x i n r e m o v i n t e c h n i u e g g q 曹 铭 樊明涛
C A O M i n AN M i n t a o g F g-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陕西 杨凌 7 1 2 1 0 0 ( C o l l e e o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i n e e r i n N o r t h w e s t A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U n i v e r s i t g f g g, g y y,
[ 7, 8]
而且对 花 生 油 品 质 和 安 全 性 无 显 著 影 响 。 朱 佳 A F B 1 有效 ,
1 6] 0 廷等 [ 采用6 研究 C oγ 射线辐 照 A F B 1纯 品 水 溶 液 和 稻 米,
了辐照对水溶液中 及 稻 米 中 A F B 1的 降 解 效 果。结 果 显 示, 水溶液中 A 在4 F B 1 的降 解 率 随 着 辐 照 剂 量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的辐照剂 量 下 , 降解率达到9 当 剂 量 增 加 到 6k k G 5% ; G y y 时, 降解率基本维持在9 此后降解率的增长随着辐 5% 左 右 , 稻米中 A 照剂量的增加而趋 于 缓 慢 ; F B 1的 降 解 率 亦 随 着 辐 在 4k 降解率达到 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 G y的 辐 照 剂 量 下, 在 6k 降解率可达到8 当辐照剂量增至1 4 2% ; G 4% ; 0 y时 , 时, 降解率达 到 9 此后降解率的增加随着辐照剂量 8% , k G y 的增加也趋于缓慢 。γ 射线辐 照 对 A F B 1具 有 良 好 的 降 解 效
第3 1 卷第 1 期 2 0 1 5年1月
: / D O I 1 0. 1 3 6 5 2 . i s s n . 1 0 0 3-5 7 8 8. 2 0 1 5. 0 1. 0 6 0 j
OOD & MACHINERY
食 品 与 机 械
V o l . 3 1, N o. 1 J a n. 2 0 1 5
Y a n l i n S h a a n x i 7 1 2 1 0 0, C h i n a) g g,
摘要 : 黄曲霉毒素 B 被 1 是毒 性 和 致 癌 性 最 强 的 黄 曲 霉 毒 素 , 近年来寻找一种高 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列为 ⅠA 类致癌 物 质 , 安全的脱除黄 曲 霉 毒 素 的 方 法 成 为 学 者 们 的 研 究 热 点 。 效、 文章对脱除黄曲 霉 毒 素 B 化学及生物脱除技术进 1 的 物 理、 包括 : 物 理 吸 附 法、 挤 压 膨 化 法、 辐 射 处 理、 微波降 行综述 , 解、 臭 氧 降 解、 氨 气 熏 蒸、 生 物 吸 附 和 生 物 降 解 等, 并展望黄 曲霉毒素 B 1 脱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 真菌毒素 ; 黄曲霉 ; 降解
考察了活性白土 、 凹凸棒 、 沸石 、 活性 炭 和 改 性 蒙 脱 石 5 种 吸 附脱色剂对菜籽油中 A 结果表明, 在 F B 1 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 / , 相 同条件 ( 吸附脱色剂添加量 3g/ A F B 7 0μ k 1 0 0 g g 1 含量 1 · 油) , 下, 改性蒙脱石 对 A 活 F B 8 9. 0 2% ) g 1的 脱 毒 率 最 高( ; 性白土的最低 ( 当菜籽油中 A 5 7. 4 7% ) F B 0~2 0 0 1含量为 2 / 随着 A 改性蒙脱石对 A k F B F B g g时 , 1含 量 的 增 加, 1的吸 μ / ; 附量 呈 明 显 上 升 趋 势 , 最大吸附量可达1 吸附 4 0. 7 6μ g g 最大吸附 率随着菜籽油中 A F B 1含 量 的 增 加 先 升 高 后 降 低, / 率可达 9 且菜籽油中 A 2. 6 2% , F B 1 0μ k g g以 下 时 1 含量在 1 / 经改性蒙脱石吸附脱毒后其残留量可降至 1 0μ k g g 以下 。 由于物理吸附是分子间的吸力所 引 起 的 吸 附 , 其结合力 较弱 、 吸附热较 小 , 吸 附 和 解 吸 速 度 也 都 较 快。被 吸 附 物 质 也较容易解吸出来 , 而且吸附剂与被 吸 附 物 质 的 性 质 不 发 生 变化 , 因此吸附 剂 可 回 收 再 利 用 。 上 述 研 究 也 证 实 , 物理吸 附法可有效降低食物中 A 但该法选择 性 差 、 吸附 F B 1 的含量 ,
: A b s t r a c t A f l a t o x i n B s t h e b e s t t o x i c i t a n d c a r c i n o e n i c i t i n t h e y g y 1i , a f l a t o x i n a n d i t i s l i s t e d i nⅠ A l e v e l c a r c i n o e n s b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y , t u m o r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 R e c e n t l i t b e c o m e s t h e h o t s o t o n h o w y p ,s t o a m e t h o d w i t h h i h e f f i c i e n t a f e f o r a f l a t o x i n r e m o v i n . e t g g g , M e a n w h i l e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t e c h n o l o i e s f o r a f l a t o x i n r e m o v i n b g g y , , h s i c a l a e r c h e m i c a l a n d b i o l o i c a l m e t h o d s i n t h i s i n c l u d i n p p p y g g , , ,m , h s i c a l a d s o r t i o n e x t r u s i o n i r r a d i a t i o n i c r o w a v e d e r a d a t i o n p y p g , , , o z o n e d e r a d a t i o n a mm o n i a f u m i a t i o n b i o l o i c a l a d s o r t i o n b i o - g g g p , d e r a d a b l e e t c . .M o r e o v e r t h e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a f l a t o x i n B e m o - g p 1r v i n i s a l s o r o s e c t e d . g p p :m ; K e w o r d s c o t o x i n s A s e r i l l u s l a v u s; r e d u c t i o n y p g f y
1 物理脱除技术研究
1. 1 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利用多孔固体吸附 剂 , 将固体和气体或固 体和液体组成的两相体系中吸附物 富 集 于 固 体 吸 附 剂 表 面 。
[ 5] L u Z e n F B g 等 对铝铁柱撑蒙脱石 的 制 备 工 艺 及 其 对 A 1的 3+ 3+ 结 果 表 明, 摩 尔 比 为 8∶1 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 , A l e ∶F
/ , / 。A 其它 食 品 为 5. 加 1 0μ k 0μ k F B g g g g 1性 质 非 常 稳 定,
[] 热至 2 所以普通的烹调处理不 6 8~2 6 9 ℃时 才 开 始 分 解 4 ,
会对其产 生 影 响 。 因 此 , 研究 A F B 1 的 降 解 技 术 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 大。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 外 A 化学及生物脱除技术进 F B 1的 物 理、 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行综述 ,
[7] 果 。G 考察了 γ 射线对食品 和 饲 料 作 物 中 A h a n e m等1 F B 1
。该技术因具有
生产 效 率 高 、 成 本 低、 能 耗 低、 产 品 质 量 好 等 诸 多 优 点, 在食 挤压膨化加工能 品工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 近年来研 究 证 实 , 有效降解物料中的 A F B a s t e l l s等 1 。C
/ 为 2, 4, 6, 8, 1 0m k F B g g的花生油的 A 1 降 解 率 分 别 为
6 0 1 0 0% , 1 0 0% , 9 8. 3% , 9 6. 1% , 9 5. 2% 。 C o辐 照 不 仅 对 降 解
容量小 , 而且由于其作用力较弱 、 解吸较快, 因此吸附稳定性 较差 , 要将其应用于食品工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1. 2 挤压膨化法 挤压膨化 是 利 用 挤 压 机 通 过 摩 擦 、 剪切和加热产生高 高压 , 使物料 经 受 挤 压 、 混 炼、 剪 切、 熔 融、 杀菌和熟化等 温、 一系列复杂的连续化处理 。 当物料 从 挤 压 机 模 孔 挤 出 后 , 由 所以水分急剧汽化而产生巨大的膨胀 于压力骤降 至 常 压 , 力, 使物料瞬间膨化 , 形成多孔状的产 品
相关主题